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在唐朝想考上秀才到底有多難?

在唐朝想考上秀才到底有多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唐朝想考上秀才到底有多難?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在你們眼裏,“秀才”就是古代普通的“書生” 吧?那你們可大錯特錯了。“秀才”自古以來指的就是那些才能優秀的人,最初只是一種泛稱,並不專指飽讀經書之人。

“秀才”之稱在春秋時就有了,管仲說過:“是故農之子常爲農,樸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爲士者,則足賴也。”也就是說,只要是有秀異之材,生而知之,不習而成的人,都可稱爲“秀才”。所以“秀才”也可以泛指才能優異的人。

從漢朝開始,“秀才”便與官員的察舉制度有了聯繫。漢朝地方各州推舉上來的的優秀人才均稱之爲“秀才”。從漢武帝 時開始,察舉分成了“歲舉”和“詔舉”兩種類型。歲舉就是每年對地方上通曉儒家經書的儒生進行推舉,推舉的科目有“孝廉”和“秀才”兩科。一個人被舉薦上了“孝廉”,就可以到中央擔任郎官,從此步入仕途。“秀才”和“孝廉”都是由州郡推舉,但秀才人數比孝廉少得多。一旦成爲“秀才”,則可以直接擔任地方上的縣令,比孝廉前途要好得多。東漢光武帝時,因爲皇帝叫“劉秀”,所以“秀才”也改了名,稱爲“茂才”。

“秀才”和“孝廉”也有區別,“秀才”重才,“孝廉”重德,所以秀才的才能遠高於孝廉,人數也遠遠少於孝廉。漢代“以孝治天下”,孝廉比較普遍,許多官僚家庭相互爲對方子弟舉薦,哪有真材實學的秀才高貴!

隋朝正式科舉取士,分進士、明經和秀才三科,被錄取者統稱“秀才”。我大唐雖然將科舉由三科拓展爲秀才、進士、俊士、明經、明法、明書、明算等十餘科,但“秀才科”始終都是常科,選拔的要求高於“進士科”。 是的,你沒看錯,是高於“進士科”。我所在的武德年間,每年全國錄取的秀才不超過兩位,這個比例是不是嚇倒諸位了?

當然,“秀才”科如此難考,每年有勇氣來考的人廖廖無幾(秀才科於高宗年間停止,這一點武德年間的王生是不知道的)。這些來考“秀才”的讀書人分爲兩類,一類是各地官學的“生徒”,他們按照規定完成了功課,通過地方上的考察,便可參加“秀才考試”;還有一種叫做“鄉貢”,就是其中特別優秀者,由州縣發給特別的符牘以做證明,叫做“投牒自舉”,可以極大的增加秀才的通過率。聽說從我大唐建立以來,“投牒自舉”者還沒有不錄取的,而我的懷中,就有這樣一份符牘,您說,我怎麼會不開心?

當然,我也只是一個普通人,這個符牘並不是走後門弄來的。我從小就天資聰明,七歲就會做詩,連太守大人都誇獎過我。爲了拿到這個符牘,我經過官學、縣裏和州里三層考試,成績優異,這才取得了“每年十月隨物入貢”的資格,由“鄉貢”綠色通道來到京城參加考試,基本上獲得秀才稱號是十拿九穩了。

我能有這種待遇,首先要感謝皇帝大人,也就是你們口中的唐高祖李淵。是他在唐朝建立伊始發佈了一道詔書,稱:“朕受命應期,所以捃摭遺逸,招集散亡,諸生胄子,特加獎勵。。。。方今宜下四方諸州,有明一經已上,未被升擢者,本屬舉送,具以名聞,有司試策,加階敘用。其吏民子弟有識性開敏,志希學藝,亦具名狀,申送入京,量其差品,並即配學,明設考課,各使勵精,琢玉成器,庶其非遠。州縣普更頒下,早遣立修。”

看到沒有,正是皇帝大人爲了“招集散亡”,所以對我們這樣讀書特別優秀的人特加獎勵。像我這樣的未被升擢者,只要州里“具以名聞,有司試策”,便可加階敘用。當然皇帝不會在詔書裏說考試只是走走形式,實際上像我們這樣的,幾乎沒有人落榜過,這一點你們可以查閱史料去證明一下。

這項政策聽說後來也被廢止了,因爲裏面暗箱操作的餘地很大。很多有權有勢的人,通過買通一些州里的刺史太守,“假名就貢”,以次充好,來騙取秀才的功名。所以在天寶十二年廢止了投牒自舉的鄉貢,所有考生一律由官學送考。

在唐朝想考上秀才到底有多難?

整個唐朝裏,像我這樣通過“投牒自舉”得到秀才功名的,不到三十人。我們這個羣體中,名聲最大的是後來當過宰相的張昌齡,還有當過汾州刺史的徐堅。這兩人比我名聲大,很早就因爲能詩文,善策對而名揚天下,對於他們得到鄉貢的符牘,沒有人提出過異議。

其他想通過正規考試渠道獲得秀才身份的讀書人,就比較悲摧了。咱們大唐的秀才科,科第最高,要求最嚴,想當秀才考方略和策略五道,按文理分爲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只有上上等才能包中秀才。在我們大唐,通過了進士科考試的人稱爲“進士”,通過“秀才科”的稱作“秀才”。所以在我們大唐,“進士、秀才”幾乎是同一個含義,各位驚不驚喜?

令我感到悲哀的時,我大唐廢“秀才科”之後,“秀才”居然在後世變成讀書人的泛稱,真是讓人齡冷。聽說到了後世的明、清,秀才指只是獲取功名的起點,只有免除個人徭役,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這樣的待遇,和我們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明清時期的讀書人在正式的鄉試、會試、殿試之前,要經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考試合格者才能取得秀才資格。院試每年一次,目的就是從經過縣試和府試的童生中考選出秀才。童生通過了歲試,就算是“進學”,成爲國家學校的正式學生,也就是成爲了“秀才”。

明朝秀才

令我傷心的是,明、清時代的秀才居然沒有俸祿!如果他們不能通過之後的鄉試中舉,也不能當官!很多秀才只能以教書爲生,或者爲平民家中婚喪喜事寫寫對聯、記記賬,過得十分艱苦,這不是有侮斯文麼!可見我引以爲傲的“秀才”,在後世真的不值錢了。

還是回頭說說我這個時代的秀才吧。正因爲我所處時代獲得秀才難於上青天,所以也存在不少異地被舉薦“鄉貢”的情況。這倒並不一定是做弊,要知道一個州這種名額也就一兩個,像一些文風很盛的地區,那些優秀的讀書人競爭很厲害,爲了成爲“鄉貢”推薦的對象,不得不搬到異地,來取得這種資格。爲了杜絕做弊,我朝規定,在一個新地區居住四年後,纔能有被舉薦鄉貢的資格。因爲州里太守是三年一任,這樣做可以最大程度減少舞弊現象的發生。

對了,還有件事要告訴你們,我們大唐科舉有一種按出身敘階的辦法,就是你是通過哪種考試的,就相應的授予你什麼品秩的官,比較公平。我們秀才“上上第正六品上,以下遞降一等;至中上第正七品”,而很多進士初入仕途時,僅被授予從七品或者正八品的官職,你們看我們唐朝的秀才有多牛了吧!

“秀才”在歷史風雲變幻中,語義有了不少變遷,地位更是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科舉考試製度還是一種相對公平的選官方式,它用擇優錄用的原則,使寒門學子有了進入上層社會的通道,也爲國家選拔了不少治國安邦的有用之才。

好了,不說了,明天就要考試了,我也得好好休息。雖然明天的考試對我這個“投牒自舉”的“鄉貢生”來說只是走走過場,但咱們也不能馬虎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