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伍子胥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是如何爲父報仇的?

歷史上伍子胥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是如何爲父報仇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伍子胥,楚國人,也是吳國的大夫。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東周春秋時期,列國紛爭,周天子威嚴掃地,中央沒有集權之力,天下諸侯爲權爲名爲利,兼併互攻,是那個時代的政治常態。在當時的長江以南有實力的主要諸侯國有三,其一便是政治中心地處荊襄之地的楚國,也稱荊國,國都在郢都,也就是現在的湖北江陵地界,楚國的先君因事奉過周文王,被西周天子封爲子爵,後來西周成康之治後,周昭王南征身死,楚國開始對周天子漸漸有了不滿和輕視,向周天子請求晉升爵位不得,便停止了對周朝進貢釀造祭祀御酒用的茅草,還自立爲王,從此不服周天子的號令了。一直到楚平王在位,佔據着長江中上游的南方楚國都是周朝和中原諸國十分忌憚的一個千里大國。

而在楚國的東面,也存在着兩個使天下諸侯不敢小覷的國家,一個是地處山東以南,江浙以北的姬氏吳國,吳國的先君和周天子是同宗親族,因避位讓賢,南遷至江東一帶,教化了當地土民,建立了吳國,後被周天子封爲子爵,但吳國君也像楚王一樣不服周朝的封爵,竟也自封爲王,定都在姑蘇,現今蘇州是也。另外在楚國的東南面,吳國的正南面,還有一個越國,越國君主姒氏,是夏朝大禹的遺族,據說是少康王庶子無餘被封於此而立國,越國君也被周天子封爲子爵,同樣也不滿如此低等爵位,對內對外自稱爲越王,都城在會稽,今浙江紹興。

吳、楚、越三國在江漢一帶也像中原諸國一樣,相愛相殺,愛的是他國的土地財帛,殺的是他國的兵力國力,起先是楚國不停向東擴張,一心想削弱比較強悍的吳國,便不斷對吳用兵,以致吳國視楚國爲最可怕的勁敵,也不斷想方設法與楚國對抗。楚平王一面壓制着同在南方的吳國,一面又準備與中原諸國一爭高下,便拉攏着西北方同樣被中原諸國視爲蠻夷的強大秦國。於是,便有了和秦國的聯姻,西北秦國爲了達成強強聯手共同對抗中原諸國的戰略,當即答應了楚平王爲其太子請婚的要求,以親女出嫁,促成秦楚之盟。

歷史上伍子胥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是如何爲父報仇的?

不想,楚平王竟爲準兒媳美色所迷,將秦公主據爲己有,使太子憤然出走,後又被楚平王殘忍殺死。太子謀臣伍奢爲報太子知遇之恩,親到楚平王面前力陳太子之冤。楚平王惱羞成怒,又將伍奢與其長子伍尚殺死,不想次子伍員(伍子胥)卻逃到了吳國。

伍員爲報父兄之仇,便投靠了吳王姬僚的堂弟姬光,又助姬光派遣刺客專諸殺死了吳王僚,姬光即位爲吳王,自號吳王闔閭,以伍員爲相國,統管吳國軍政大權,伍員爲了借吳國軍力徹底擊垮楚國,以報大仇,又爲闔閭極力引薦齊國大賢孫武,以孫武的兵法十三篇上呈闔閭,闔閭大喜,便以孫武爲軍師,統領吳國全部軍馬。

經過一番精心有力的準備,吳國大軍以精銳之師分兵輪番不斷地消耗楚國的兵力國力,以致楚國只好對機動能力極強的吳軍保持着只守不攻的被動姿態。闔閭、伍員、孫武商議之下,都覺得滅楚之機成熟,由闔閭親率全國精銳,伍員、孫武同行,輕裝疾進,直搗楚國郢都。楚國國力本已疲憊,又因大部軍力都固守在吳楚邊境,不想吳國精兵突破一處防線,深入空虛的腹地,一路如入無人之境,楚軍措手不及,無力回援,吳軍五戰五捷,僅用了十幾天時間便攻入郢都。

當時楚平王已死,繼位的楚昭王,本是秦女所生,便向西北的秦國方向奔逃求援。吳王闔閭不想強大的楚國與吳國相爭百年,卻如此輕易地就被自己一舉攻陷國都,不由地自大起來,見了楚國的美女財帛,歡喜得合不攏嘴,便任由大軍到處瘋狂劫掠,以彰顯勝利者的得意。一向治國有方,治軍嚴明的伍員卻因得知仇人楚平王已死,其子楚昭王又成漏網之魚出逃無蹤,不由地悲憤難抑,也就顧不上對軍紀加以嚴明,對闔閭縱兵劫掠的情形視而不見,自己也一心催促兵士四處瘋狂地搜索楚平王的墳墓所在。

而唯一尚存理智的軍師孫武,見上至吳王、相國,下至吳軍士兵都殺紅了眼,也只有搖頭,嘆息道:“吳國本可以徹底征服楚國,可現在如此殘暴,毫無仁義,楚國還有千里的疆土,千百萬楚民聽聞吳軍在其國都的所作所爲,必定對吳國反感失望,還不得對逃亡在外的楚昭王心存盼念,等到楚昭王招集殘部,請來外援,凝聚了人心,吳軍就不能在楚國呆下去了。”後來的局勢,也正如孫武所料,孫武又想到吳軍深入楚地,殺戮如此之重,都是他一手謀策,唯恐留在吳國不得善終,後來居然不告而別,飄然隱退,真可謂是個大智大謀者。

而伍員費了不知多少精力,才使人在一處湖泊底下找到了楚平王的棺槨所在,便命人急速將湖水引渠泄盡,涸湖挖底,掘出了楚平王棺槨,便立馬親自手擎利斧剖棺,取屍倒掛,執鐵鞭一邊兇狠無情地鞭撻,一邊百般哀嚎哭罵,直至楚平王屍骨粉碎稀爛方纔罷休,終於得報父兄慘死之仇,縱觀古今能忍辱負重,復仇雪恨,遂願得志者,也真的再無出其右了!

吳王闔閭一雪吳國百年之恥,伍子胥也快意恩仇,復仇之餘得報闔閭知遇大恩,內心幾十年的鬱積也得一掃而空,心中不由覺得暢快淋漓。君臣二人在楚王宮大殿縱情歡飲,可謂快哉!這時孫武卻悄悄來到伍子胥身邊,將他內心隱情一一相告,伍子胥面色大變,既而又嘆息道:“命也!數十年仇怨,焉能不有此失乎?”

伍子胥也知自己沒有在最後勝利時節,控制好軍隊的暴行,若再孤軍停留在遼闊的楚國境內,時間一長,吳軍銳氣盡失,楚國聚哀兵來圍,若再得秦軍鐵騎相助,吳軍恐怕就不是能不能脫身而去這麼簡單了。於是,伍子胥便急忙勸吳王闔閭見好就收,闔閭雖然好勝,但幾十年來對伍相國真心做到了言聽計從,便下令大軍席捲財帛,迅速退出楚國國都,再有條不紊地從楚國境內全身而退。

楚昭王后來不久也得以還都復國,但楚國經此一戰着實元氣大傷,數年間確實再也無力與吳國全面抗衡,僅僅得以防禦守國,不敢東顧。而吳國乘着戰勝楚國的漲天威焰,兵鋒又指向南面蠢蠢欲動,不服吳王天威的越國。此時,楚國謀士文種、范蠡一來厭棄了楚昭王昏暗的統治,二來卻又不忍楚國可能面臨着吳軍再來的滅國之危,便先後投入吳國又一勁敵越國的政局當中,以圖借越之力抗衡強吳,以存楚國運祚,從而又演繹出了一幕比伍子胥復仇更爲動人心絃的春秋爭霸之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