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常遇春當初沒有死的話 藍玉最後還會不會死

常遇春當初沒有死的話 藍玉最後還會不會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常遇春和藍玉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若常遇春沒死,藍玉還會被殺嗎?

通過對朱元璋的瞭解,大家對明代歷史應該也有一定的瞭解,尤其是差一點就要成爲明代皇帝的朱標,作爲朱元璋親自培養的儲君朱標,雖然他最後沒有當上皇帝,而且早早的就去世了,但是因爲他的死,徹底擾亂了朱元璋的計劃,也徹底讓整個朝廷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動。

首先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藍玉一案,隨着朱標的死亡,朱元璋再怎麼傷痛也沒有辦法,爲了明代的延續,只能另立皇帝。那麼原來支持朱標的黨羽,也是被朱元璋盡數除去,而這一黨派的主要領導者就是藍玉。

但其實伴隨着朱標的死亡,朱元璋並不是只有這一個處理辦法,但惋惜自己身邊的一個重臣常遇春死了,這才導致朱元璋沒有辦法,出此下策,但常遇春若沒死,他最後也會像藍玉一樣被殺嗎?恐怕就沒有朱棣和朱允炆什麼事了。

常遇春當初沒有死的話 藍玉最後還會不會死

01朱元璋和常遇春的友誼

在朱元璋當上皇帝以後,朱元璋身邊最信任的兩個人,分別是常遇春和徐達,先看看朱元璋和徐達之間的關係

我們都瞭解朱元璋是一個草根皇帝,在朱元璋還沒有當上皇帝時,徐達就已經跟隨他了,兩個人是一個地方的人,也是從小一直玩到大的好兄弟,後來朱元璋起義,徐達就跟隨着朱元璋一起打江山。

徐達算的上是爲數不多的瞭解朱元璋的人,即使朱元璋當上了皇帝,兩個人之間的感情還像從前那般,有一次徐達和朱元璋喝酒喝醉了,朱元璋就將徐達擡到了自己所睡的牀上。

徐達醒來後,發現自己睡上了龍牀,也是十分害怕和惶恐,即使他倆是再要好的兄弟,朱元璋畢竟也是當今的皇上。

雖然是朱元璋本人讓他擡到了牀上,事後朱元璋也並沒有表示在意,但是徐達依舊認爲他倆之間要遵守君臣的禮儀。於是爲了不落人口舌,徐達不顧朱元璋的阻攔,對着朱元璋扣首,高呼有罪,徐達的這一行爲也讓朱元璋心中十分滿意,認爲徐達是一個明事理的人。

而相比於和朱元璋一起長大的徐達,常遇春是半道才投奔朱元璋的,在投奔朱元璋以後,他和朱元璋之間也發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

常遇春當初沒有死的話 藍玉最後還會不會死 第2張

常遇春在和徐達共事時,經常不等徐達詢問朱元璋的意見,就自己私自動手,被朱元璋瞭解後,經常挨一頓責罵,但有些時候,因爲常遇春等待朱元璋的意見,沒有輕易殺人,又會得到一頓誇獎。

朱元璋與常遇春之間,少了朱元璋和徐達一起長大的這種關係,朱元璋無論是罵常遇春,還是誇常遇春都非常的肆無忌憚,也可以看出二人之間的關係,沒有絲毫的隔閡,後來,朱元璋還特地將常遇春的女兒嫁給了大兒子朱標。

到這,不僅有人好奇,既然朱元璋對常遇春這麼好,而藍玉又是常遇春的妻弟,那麼,若是常遇春沒死,藍玉是不是就不會慘遭剝皮之刑呢?

常遇春當初沒有死的話 藍玉最後還會不會死 第3張

02常遇春沒死藍玉是何結果

有人覺得,常遇春最後是否活着,都無法改變藍玉的結局,因爲藍玉被殺的根本原因在於他自己。在朱標沒有死還是當朝皇太子時,藍玉作爲朱標背後最大的支持者,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得到了朱元璋的認可,可這樣的狀況持續的久了,藍雨漸漸的忘記了自己的身份,總覺得自己可以和朱標平起平坐。

爲人處世也開始傲慢無禮,這也讓朱元璋漸漸開始對他有所提防和厭惡,但礙於朱標的面子,朱元璋一忍再忍,可見,只要朱標在一天,朱元璋就不好動藍玉,只是後來朱標死了,朱元璋自然也就不會再容忍藍玉了,而且朱元璋另立太子的話,藍玉的存在也會是一種妨礙,所以藍玉自然就留不得了。

但換種思路,如果常玉春沒有死,以常遇春的態度,估計會時常鞭策藍玉,警醒他搞清自己的定位,以此來看,若常遇春活着,藍玉的性格,應該會有所收斂,朱元璋對他的厭惡,也就不會那麼難以緩解。說不定,可以逃過一劫。

03常遇春沒死不會發生靖難之役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就是如果常遇春如果沒死,靖難之役會發生嗎?

從常遇春在朝中的地位,以及他與朱元璋的關係,再加上朱元璋對他的信任程度來看,或許在朱標死後,朱元璋會選擇立朱允熥爲皇太子。

常遇春當初沒有死的話 藍玉最後還會不會死 第4張

這樣,即使朱元璋死後,也有常遇春和手底下的藍玉爲朱允熥進行保駕護航,朱棣也自然不敢造反,也就沒有後來發生的靖難之役,朱允熥自然就可以穩坐皇位,也就沒有朱允炆什麼事了。

但很惋惜,帝王的用意永遠不是尋常人能猜測的,而大明代的命運,從朱標暴斃開始,就走入了另一條極端,若是朱標沒有那麼短命,想必可以挽救藍玉在內的幾萬人的命運,惋惜,歷史沒有如果。

04總結

所以如果常遇春沒有死,不僅不會像藍玉一樣被朱元璋殺害,反而還會被朱元璋重用,或許還會就藍玉一命,有常遇春在朝中的地位,皇太孫之位或許都不會落到朱允炆手中,更不會被後來的朱棣所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