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陳友諒當初沒有鄱陽湖一戰的話 朱元璋會不會還是最後的贏家

陳友諒當初沒有鄱陽湖一戰的話 朱元璋會不會還是最後的贏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陳友諒和朱元璋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朱元璋不能贏,甚至會陷入被動。陳友諒錯就錯在選擇在鄱陽湖與朱元璋決一死戰,對自己的水軍盲目自信,實際上,在當時朱元璋的實力要大大強於朱元璋,溯長江而下直取金陵纔是取勝之道。元朝末年的兩股最強農民軍力量非朱元璋和陳友諒莫屬,特別是陳友諒,自殺害徐壽輝之後,便稱霸長江中下游,據有江西大部、湖北湖南安徽局部,手握近百萬大軍,並自稱皇帝建立漢國。當時在整個長江以南只有陳友諒部最強,他是元末衆梟雄中第一個稱帝的,朱元璋要想平定天下,消滅各方割據勢力,陳友諒成了他心頭之患,最大的絆腳石。鄱陽湖大戰,陳友諒身死,朱元璋曾感慨地說到:“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

陳友諒當初沒有鄱陽湖一戰的話 朱元璋會不會還是最後的贏家

”可見陳友諒在當時已然成了他統一天下成就霸業最大的威脅。陳友諒自稱帝后,也把朱元璋當成了他最大的對手,在當時,形勢對他是很有利的,陳友諒有一支驍勇善戰的水軍,且裝備精良,基本都是大船鉅艦,當時,他已經盡佔江西、湖廣之地,兵強馬壯,具備爭奪天下的實力。而在江南,對他能構成威脅的,也不過是吳王朱元璋、吳王張士誠和割據浙東的方國珍。張士誠與朱元璋素來不合,且因爲地盤相鄰,故兩人經常一言不合就開戰,陳友諒只要能爭取張士誠,集中兵力一起對付朱元璋,想必朱元璋的日子都不好過了。事實上,陳友諒已有溯長江而下奪取朱元璋大本營應天府(即今南京)的想法,這也是朱元璋最擔憂的,陳友諒的水師非朱元璋所能敵,如果加上坐鎮平江(今蘇州)的張士誠作爲內援,兩股勢力合力攻取,則應天府必定危殆,考慮到陳友諒會與張士誠聯合,朱元璋爲此憂心忡忡,幸好謀士劉基出良策,建議遣胡大海率軍攻打廣信府(今江西上饒),斷其後路,則陳友諒必分兵回援。

陳友諒當初沒有鄱陽湖一戰的話 朱元璋會不會還是最後的贏家 第2張

同時,又設計讓陳友諒的老朋友康茂才寫信給他約期相見共商大事,老友約見,陳友諒不疑有他,果然率水師東下,到達江東橋呼叫康茂才,卻無人應答,始知被誆騙了。陳友諒中計,兩軍於是大戰於應天城郊的龍灣,由於準備倉促,陳友諒軍大敗,加上潮落,船被擱淺,死者無數,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只得坐小船逃走。不給陳友諒以喘息的朱元璋命馮國勝率五路大軍乘勝追擊,陳友諒又再一次兵敗採石磯,不得不放棄太平逃往江州。此番陳友諒攻打應天遭到慘敗,完全是自己沒有分析時局,盲目相信他人,過度自信造成的。第一次攻打應天遭到的慘敗好像給他蒙上了一層陰影,此後便不再執着於攻打應天,而是轉而攻打朱元璋在江西的最後一座重城洪都(南昌),正是因爲他的這一決策,才導致了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一次水站鄱陽湖大戰,雙方投入的兵力達到了80多萬人。

陳友諒當初沒有鄱陽湖一戰的話 朱元璋會不會還是最後的贏家 第3張

誠然,陳友諒第一次攻打朱元璋的老巢應天府便遭到了慘敗,但這一次的失敗最大的問題便出在陳友諒身上,剛愎自用、輕敵冒進,攻打應天府的策略並沒有錯。三國時期,曹操與袁紹決戰於河北的時候,袁紹的謀士許攸便勸他應該直取曹操的老巢許都,將漢獻帝奪過來,袁紹沒有聽許攸之言,而是逞匹夫之勇,與曹操決戰於河北,官渡一戰終遭大敗,至此便一蹶不振。如今,陳友諒再犯袁紹之錯誤,鄱陽湖大戰60水軍折損過半,自己也中流矢而死,這是血淋淋的教訓啊。洪都不過一座孤城,只需重兵包圍,待其彈盡糧絕、軍心渙散,必然降之。而應天卻不能不打,應天是朱元璋的老巢,攻下應天府,朱元璋該何處去?陳友諒水陸有80萬大軍,是朱元璋軍力的兩倍強,加上割據平江的吳王張士誠作爲外援,應天何期不克?無論兵力還是裝備,陳友諒的漢軍都要大大強於朱元璋,更何況漢軍本來就擅長水戰,要攻下應天並不是問題。

應天一破朱元璋無立足之地,再回安徽就很難了,再加上實力本身就弱於陳友諒,最後被陳友諒與張士誠聯合剿滅是必然的結局。很可惜,陳友諒強硬而多疑的性格害了自己,一盤好棋打的稀巴爛,選擇在遠離應天的鄱陽湖與朱元璋決戰,最終使身死國滅,直接爲朱元璋統一天下掃清了最大的障礙。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