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大才子紀曉嵐參加考試有過哪些趣事?

大才子紀曉嵐參加考試有過哪些趣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才子紀曉嵐參加考試有過哪些趣事?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乾隆九年,紀昀已經二十一歲了,結婚也已近四年,對紀昀來說人生四大喜事,就差金榜題名了。長子汝信也已咿呀學語,初爲人父的紀昀也變得越來越精神煥發。在當年的童試中,他表現得非常突出,順利通過二月的縣試、四月的府試,順利參加了河間府舉行的由學政大人主持的科試。

學政的主要職責是“掌一省學校士習文風之政令”,三年一任,於子、卯、午、酉年八月由皇帝親自選派,“一經領敕,次日即行赴任”。到任之後,學政就要依次巡視所屬學校,第一年舉行歲試,第二年舉行科試,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和基本任務就是從童子生中選拔優秀的生員。紀昀這年參加的正是直隸學政趙大鯨蒞任第二年所舉行的科試。

趙大鯨也是屬於那種慧眼識珠之人,發現了聰明伶俐、智力超常的才子,他想,紀昀將來必定能成爲一匹馳騁萬里的“千里駒”。趙大鯨特別選拔紀昀爲本次科試第一名,從而讓他成爲郡庫裏面的高才生。

優異的成績,沒能成爲激發紀昀前進的動力,反而使他變得驕傲自滿起來,趙大鯨給予紀昀科試頭名後,飄飄然的紀昀彷彿如一股勢頭正勁的旋風迴旋在空中。他沒有了方向和目標,學習的勁頭頓減,昔日狂飆轉眼變成了一縷弱流。

乾隆九年九月,趙大鯨任直隸學政整整一年後便離任而去。繼任直隸學政的是工部侍郎呂熾。呂熾,字克昌,號暗齋,廣西臨桂人,雍正五年進士。呂熾接過趙大鯨手中學政的擔子,同時也瞭解了學子們的概況,本年科試頭名紀昀不可能不引起他的注意。

獻縣有名的才子紀昀只考了個四等。袁枚在他的《隨園詩話》中雲:“少年紈絝,無惡不作,嘗考四等,爲乃父所逐出。”民國時期的《獻縣誌》卷五也講紀昀於鄉試取得解元后,因此前應試“文不入格,列四等”,“世反謂學使無目。自此學使於四等輒審慎焉”。

清代的考試當中,歲試、科試都是通過考試依照成績分爲六個不同級別:第一等是文理平通者,第二等是亦通者,第三等是略通者,第四等是有疵者,第五等是荒謬者,第六等是不通者。依照“六等黜陟法”規定:凡考生的成績列爲四等的,原來的廩生不挨板子,暫時保留廩生名分,每年國家提供的四兩紋銀的助學金就要被扣留,限期再讀半年,然後進行補考。

沒有了童子試時的榮譽,紀昀從頭名飛速直下到四等。紀昀下滑得也太快了,這使得望子成龍的紀容舒大發雷霆。考試成績列爲四等,是紀昀自己一手造成的,過錯應該由他本人承擔,埋怨學使沒有道理。還好,紀昀能知錯改錯,沒有枉費趙大鯨的伯樂之選。

大才子紀曉嵐參加考試有過哪些趣事?

三年的府學生活很快又過去了,轉眼又是一個大比之年。《周禮·地官·鄉大夫》中有“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的句子,因此,人們把鄉試看做是大比之年。清代的科舉考試製度規定,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在於、卯、午、酉年舉行,被稱爲正科。遇到皇帝登基、萬壽等慶典活動,特別舉行的一次考試,被稱爲恩科。紀昀的父親紀容舒就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萬壽恩科舉人。乾隆十二年(1747年)是丁卯年,這次是正科。

和紀昀一起參加此次鄉試的還有他三叔家的堂兄紀昭。清代鄉試第一場定在這年的八月初九日,第二場是十二日,第三場是十五日。這次鄉試,第一場考試的題目爲《四書》、《五經》方面的八股文,第二場考試內容有試論一篇、表一通、判五條,第三場考經、史、時、務、策共五道。

大才子紀曉嵐參加考試有過哪些趣事? 第2張

我們從《紀文達公遺集》中的《擬賜宴瀛臺聯句並錫賚謝表》《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論》兩文可以看出,紀昀的才華集中展示在賦體上面,他極盡鋪陳排比之能事,發揮得淋漓盡致。首先發現這匹千里馬並給予熱情推薦的是陳鍔。陳鍔浙江錢塘人,乾隆四年進士,十二年,以吏部員外郎任順天鄉試同考官。

等看到同考官陳鍔呈薦上獻縣紀曉嵐的文章,特別是第二場的《擬賜宴瀛臺聯句並錫賚謝表》答卷,兩位主考官被這篇文章所展示出來的才華所折服,馬上改定紀昀爲第一。

到底是何文能夠令阿克敦和劉統勳改變初衷呢?據《清史稿·高宗本紀》記載,乾降十一年(1746年)八月二十七、二十八兩日,皇上分別賜宴宗室王公、大學士、九卿、翰林、科道等大臣於瀛臺,君臣聯句賦詩,賞花釣魚,其樂融融,獎賜有別。這是清朝皇帝第二次舉行如此盛大的宴會。這次考試就是以次瀛臺宴會爲背景,要求考生,模仿宴飲時衆臣口吻,作一篇答謝皇恩的表文。

紀昀從小喜歡辭賦,一見到題目,便心中歡喜,思緒萬千,他以鋪張、渲染的筆法,把這場“千秋曠禮”描繪得富麗堂皇、盛況空前。

紀昀描繪宴會前,首先把浩蕩皇恩、太平盛世大加頌揚了一通:

伏遇皇帝陛下,虹璧當陽,龍圖啓運。澤洽四表,薰風入舜帝之琴;德訖八荒,瑞露浮高辛之甕。雲生於牖,鬆生於棟,無爲宰萬化之原;樂以爲御,德以爲車,有道識一人之慶。固已民康物阜,不殊華胥之遊;遠邇安,宛似春臺之樂。九年耕而三年食,世登含哺鼓腹之天;十日雨而五日風,人識位育中和之化。

紀昀筆下的宴會,恰如蓬萊仙境,優雅縹緲:

參差貝殿,疑浮弱水之三千;隱現珠樓,似見崑崙之十二。滄洲曉氣,化爲宮闕之形;閶闔秋風,吹入金銀之樹。

接着,紀昀描繪君臣宴會:

青龍布席,白虎執壺,四溟作環,五嶽爲豆。琳琅法曲,舜韶奏而鳳凰儀;渾穆元音,軒樂張而鳥獸駭。紅牙碧管,飛逸韻以幹雲;羽衣霓裳,驚仙遊之入月。莫不神飛而色動,共酌太和;感覺心曠而情怡,同餐元氣。

接下來紀昀這樣描繪羣臣瀛臺賦詩:

天章首煥,落一串之驪珠;御筆高標,扛百斛之龍鼎。葛天浩唱,不推羲繩以前;叢雲奧詞,漫道蝸簧而後。因之句成七字,仿漢事以聯吟;人賦五言,分唐詩而探韻。官鳴商應,俱協和聲;壁合璋分,細裁麗制。葉八伯,共依緩之華,頌出九如,齊上岡陵之祝。

隨後,紀昀又描繪起君臣賞花釣魚:

舟浮太液,驚黃鵲以翻飛;帳啓昆明,凌石鯨而問渡。指天河之牛女,路接銀潢;搴秋水之芙蓉,域開香國。尋芳曲徑,惹花氣於露中;垂釣清波,起潛鱗於荷下。檀林瑤草,似聞金谷之鬱芳;桂餌翠綸,喜看銀盤之撥刺。

洋洋灑灑兩千餘字,詞藻瑰麗,引經據典,浮想聯翩,駢散兼用,博學蘊含其中,才氣顯露於外。《熙朝新語》卷十四中講道:“文達公其時年甫弱冠,場屋中乃有此贍麗之文,洵不愧一代作手。”不要說考官了,就是皇上如果看到這樣的謝表肯定也會龍顏大悅。

是秀才就想中狀元,而連中三元則是他們最高的追求。清代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分別稱爲解元、會元、狀元,合稱爲三元,如果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連續都取得第一名就被稱做連中三元。

據統計,從實行科舉考試以來的一千三百年間,進士科連中三元的僅有十八人,概率是十分低的。只有非凡的人才會有這一想法,一般人是不敢奢望的,穩穩當當中個進士就很不錯了。聯捷進士,就是在鄉試中舉後,在隨後的會試中進士及第。

四書》文共三篇,這部分考試內容,對於考生的錄取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考生們更是想開門紅,引起考官的關注。所以,《四書》文便成爲他們追求的重中之重。

這年第一場三道《四書》文的題目是:

《大學》“好人之所惡”二節

《論語·八佾》“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二句

《孟子·盡心上》“魯君之宋,呼於埋澤之門”二句

聰明絕頂的紀昀或許認爲使用別的經文來破《四書》文題,自己更加得心應手,也更能顯示自己的才華,於是,便自作聰明地依照自己的想法寫了下去。

在《笑笑錄》一書中,有關於紀昀這次考試的故事。故事中講道,劉墉的侄兒在北京給劉墉置辦了一坐院落,好長時間不去住。有人問劉墉的侄兒,他回答說:“叔叔不很滿意。”紀昀於是集《四書》句子作破承,諷刺這個陽奉陰違的傢伙:“曠安宅而弗居,敬叔父也。甚矣,地之相去也,千有餘裏,惡在其敬叔父也。噫!爲其爲相軟!”

聰明反被聰明誤。儘管翰林院編修程景伊極力推薦他,但是,主考官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小聰明,不問青紅皁白,提筆一揮,紀昀便被擋在了進士的門檻之外。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