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乾隆南巡一共有幾次?目的是什麼?

歷史上乾隆南巡一共有幾次?目的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弘曆,雍正帝第四子,清朝第六位皇帝,年號“乾隆”。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春雲欲泮旋濛濛,百頃南沏一棹通。回望還迷堤柳綠,到來才辨榭梅紅。不殊圖畫倪黃境,真是樓臺煙雨中。欲倩李牟攜鐵笛,月明度曲水晶宮。”

乾隆帝的《煙雨樓用韓子祁詩韻》描寫了一幅煙雨繚繞、花紅柳綠的江南美景圖。江南山水美如畫,細雨綿綿,撫摸着青石板鋪成的小路上;連風都柔情似水,靜悄悄地漫步在小巷子裏,徘徊在少女的青絲間隙,時不時在額頭上輕輕地落下一個甜甜的吻。

難怪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常常心嚮往之,每次都陶醉其中,並忍不住寫下大量詩句感嘆江南的美好風光。

衆所周知,乾隆南巡聲勢浩大,花費驚人,所需銀兩並非都是由國庫支撐,其主要財政支柱是兩淮鹽商。由此可見,爲了迎接乾隆南巡,鹽商積極捐銀,豪擲千金,同時也側面表現了鹽商財力雄厚,江南經濟發展十分可觀。

乾隆十四年八月,有官員上奏表示乾隆曾經西巡至五臺山、東巡至曲阜,還舉行了木蘭秋獮典禮,唯獨沒有下江南。江南地區物資豐饒,氣候宜人,當地百姓十分渴望皇帝的來臨,因此懇請乾隆南巡。

同年九月,江南地區多名官員聯名上奏,懇請皇帝南巡。乾隆此時將南巡一事交予大學士九卿商議。乾隆十四年十月,南巡之事得以決定。

乾隆十六年,乾隆開始第一次南巡,途徑直隸、山東到達江蘇,隨後先後渡過黃河與長江,最終到達杭州。總共歷經四個月,返回京城。

那麼,江南究竟有多大的魅力,就算需要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也能讓乾隆皇帝一次次流連忘返呢?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究竟做了些什麼呢?

一、興修水利,體察民生

歷史上乾隆南巡一共有幾次?目的是什麼?

乾隆元年,孫濩孫上奏揚州水患之事,乾隆表示這件事會聚集相關事務的大臣速速商議。由此可見,乾隆皇帝一直十分重視水利。乾隆六次南巡,都是效仿康熙皇帝治水的做法,並說“南巡之事莫大於何工”。

乾隆在南巡的途中,一邊體察民情,一邊琢磨興修水利的方法。當他看到高郵地區的河岸堤壩幾乎高於民衆房屋時,忍不住感嘆水災無情地吞噬人們的生命,使百姓生活艱苦貧窮。

而後決定開挖太平河,使車邏壩地區的水流入長江,免遭水災侵擾。

第二次南巡時,乾隆想要實施“抽薪之計”。

何爲“抽薪之計”?就是減少排水量,降低水位,再使相關官員遵守法律法規,從而實現河流下游水流平緩,避免河畔良田被淹的現象。乾隆二十七年,乾隆終於實施了“抽薪之計”,在此後二十餘年,實現了河流下游沒有被淹的願望。

綜上所述,乾隆皇帝可以說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好皇帝,他講究實地考察,親自到水災氾濫的地區,調查後親自做出決策,有效地緩解了沿江沿海地區的水災問題。

乾隆六次南巡,每次都深入民間,體察民情,解決實際問題,實在是值得稱讚。

二、拉攏人心,留名千古

乾隆總共六次南巡,他說是效仿祖父康熙安定江南,維護穩定局面,六度南巡是對康熙的“敬而法之”。其實,康熙時期和乾隆時期的社會情況早已大相庭徑。

康熙時期,當時的江南地區,因慘烈的戰爭導致殺戮、損失嚴重,康熙帝爲了收攏而心生怨恨的江南人士之心而南巡,以維護社會穩定,平定亂象。

乾隆時期,江南地區早已平定,社會安定,經濟也得到發展,人們生活富足,雖然乾隆南下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安慰民心的作用,但最重要的是籠絡了士大夫一族和商人之心。

明清時期,經濟空前繁榮,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新思想隨即出現。士大夫羣體敢於挑戰權威,具有憂患意識,崇尚科學、實際的社會風氣也逐漸出現,對社會影響深刻。

尤其是清朝初年,許多知識分子或許受到明代滅亡的刺激,亦或是激烈的戰爭剛結束,即將迎接太平日子,崇尚實際的學風進一步發展。

歷史上乾隆南巡一共有幾次?目的是什麼? 第2張

後來由於實行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我國與西方國家聯繫逐漸減少,西方思想對儒家思想衝擊微弱,士大夫羣體思想固化,不敢發表過多言論。因此,乾隆下江南,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士大夫羣體的憂慮心理。

除此之外,清朝經濟較弱,人口減少,乾隆時期人口恢復到兩億,加之實行開墾荒地、種植經濟作物,以提高產量,滿足衆多人口的糧食需求,手工業、商品經濟都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南北商人多聚集於此進行商貿。

乾隆下江南,吃穿住行都十分講究,而且乾隆每次出行所帶人馬衆多,開銷定然巨大,這就爲江南商旅提供了許多的生意,帶去了大量財富,極大的促進了商業的發展,自然實現了收攏商人之心的目的。

綜上所述,乾隆六次南巡,安撫士大夫,收攏人心,龐大的需求極大的刺激了沿途城市的商品消費,爲商人帶去了豐厚的利益,許多中心城市繁榮之極。

三、暢遊山水,尋歡作樂

江南地區物資豐饒,地大物博,美女如雲,山水如畫,無疑是個尋歡作樂的好地方。即便是普通人,也會抓住機會好好遊玩一番,乾隆作爲一代帝王,自然驕奢之極,更不會錯過這個享樂的機會。

前文提到,乾隆南巡的主要財政支柱是鹽商捐銀,除此之外,鹽商還大量建築園林,從揚州城到平山堂,處處亭臺樓閣,號稱“一路樓臺直到山”。

有詩記載:“當時各大商所造園林,甲於天下。”

乾隆六次南巡,揚州鹽商六次建造園林,供皇帝觀賞。另外,《揚州行宮名勝全圖》上顯示,爲乾隆建造的行宮中,總共5154間樓廊,196座亭臺。

由此可見,乾隆南巡所經之處皆是物華天寶,樓閣華麗,風景絢麗,急劇繁華,所花費的銀兩,可謂巨大。

不得不說當地鹽商爲乾隆的到訪既花盡心思,又耗盡錢財。除了捐銀、修建奢侈行宮和大量華美園林,掩上鹽商們還斥巨資邀請花、雅兩部戲曲班子,在河沿岸搭臺唱戲。此番舉動,取得乾隆的歡心的同時,在客觀上也推動了戲曲文化的發展。

江南地區,除了風景美如畫,美女更是撩人心絃,溫婉動人。名人古蹟,魚米之鄉,青山綠水,配上婀娜多姿的江南女子,簡直是所有人嚮往之地。

乾隆作爲一代帝王,所見到的美女數不勝數,可還是對面容姣好、儀態優雅的江南女子念念不忘。

歷史上乾隆南巡一共有幾次?目的是什麼? 第3張

綜上所述,乾隆南巡,在江浙地區生活的確滋潤難忘,沉浸在溫柔鄉中,漫步於青山之間,遊曳在綠水之上,簡直是神仙般的日子。

小結:

總而言之,乾隆六下江南,的確是有遊山玩水、尋歡作樂,但並不僅僅是遊玩取樂,最主要的是視察民情,減少賦稅,興修水利,造福百姓。乾隆時期,國家財力雄厚,逐漸興起享樂、奢華之風氣。

南巡的途中,大量商人、戲子、文人騷客聚集於皇帝途徑的主要城市,同時,鹽商大量建築園林、行宮,各地官員也修繕道路,江南地區一時急劇繁華,極大的帶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戲曲文化的交流。

南巡花費巨大,對百姓生活有所影響,民衆有所哀怨,此後的江南地區經濟開始沒落,繁華景象有所削減。乾隆皇帝對自己評價說,一生爲國爲民,沒有苛捐雜稅使百姓生活困苦,努力做個好皇帝,只是六次南巡確實勞民廢財,由於自己的到來,各地官員沿途接待,實在是奢侈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