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失敗的原因是什麼?他有一個致命缺點

諸葛亮失敗的原因是什麼?他有一個致命缺點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諸葛亮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小編認爲這是因爲他有一個致命缺點,下面就爲大家詳細講解一下,一起看看吧。

劉備死後,諸葛亮走上了蜀漢政治前臺,於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凡是曾被劉備重用的人物,都相繼落魄失意;諸多被劉備貶抑的人物,卻相繼走上了重要領導崗位!——這不能不讓諸多高度評價劉備、諸葛亮這對“最佳拍檔”的人士大跌眼鏡!

先被劉備重用,爾後落魄失意的人物,除了前文所述趙雲、李嚴之外,最具代表性的當數魏延。魏延這位“叛臣賊子”其實很值得同情,甚至值得有人爲他平反。他應該算作草根集團的傳承人——“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所謂“部曲”,就是劉備的私人軍隊,而且是帶有人身依附性質的軍隊。

諸葛亮失敗的原因是什麼?他有一個致命缺點

劉備對魏延十分重用,“先主爲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衆論以爲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爲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不拘一格提拔任用,重用度有時甚至超過了張飛!魏延其實可稱爲蜀漢最有勇有謀的一員戰將,尤其是他隨諸葛亮第一次出征北伐,提出以精兵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的作戰計劃,可行性很強,勝面也比較大。

但是,“亮以爲此危計,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最終因爲指揮謀略和用人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北伐不成、兵敗街亭——孰不知三十五年之後,鄧艾父子“以萬人入江油之危險”,鑿山通道七百餘里,直抵成都城下,一舉滅蜀,其奇襲策略與魏延如出一轍。

史料還記載了魏延與荊州集團成員、襄陽人楊儀的嚴重不和、互相傾軋,諸葛亮的態度是“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兩種可能性:一是諸葛亮無能。自己統領導的北伐軍中,最重要的謀臣和最重要的武將勢如水火,卻無力調和,豈非無能?二是諸葛亮利用楊儀抗衡和牽制魏延。而從當時的局勢來看,我認爲第二種可能性大一些。

諸葛亮死後,魏延大言“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事邪”?堅持繼續北伐,不同意撤軍,而且他還“欲殺儀等,冀時論以己代諸葛輔政”,但他沒想到諸葛亮臨死前還算計了他一把:“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最終魏延被夷三族,腦袋砍下來之後,“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可憐!可悲!可嘆!

諸葛亮失敗的原因是什麼?他有一個致命缺點 第2張

在劉備死後交上好運、“鹹魚翻身”的,大都是荊州集團成員,尤其是蔣琬和馬謖這兩位荊州集團的後起之秀。蔣琬前文已述,因爲失職而引得“先主大怒,將加罪戮”,此時“一生行事唯謹慎”的諸葛亮挺身而出、捨身相護。劉備死後,蔣琬飛黃騰達,數年之內就被諸葛亮內定爲接班人,並“密表後主曰:‘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繼諸葛亮死後,蔣琬如願成爲第二位蜀相。

馬謖其實早就被劉備看死了:“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是,諸葛亮早年與襄陽籍馬良兄弟交好,尤其對馬謖情若父子(謖臨終與亮書曰:“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因而違背劉備的遺願重用馬謖:“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爲宜令爲先鋒。而亮違衆拔謖,統大衆在前,與魏將張郃戰於街亭,爲郃所破,士卒離散”,其後果是“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之後上演了一幕揮淚斬馬謖的千古悲劇——我們除了懷疑諸葛亮的識人慧眼之外,對他的政治胸襟、“山頭主義”是否也可以質疑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