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德宗李適決定武力削藩,最後卻以皇室退讓結束

唐德宗李適決定武力削藩,最後卻以皇室退讓結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適,即唐德宗,在唐代宗駕崩後,身爲太子的李適遵父皇遺詔柩前即位,時年38歲。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李適出生於天寶元年,正是玄宗開元盛世的頂峯,見證了大唐帝國昌盛繁華的輝煌歲月,隨着安史之亂的爆發,吐蕃入侵,藩鎮割據,一系列的盛衰變遷中,他飽嘗了戰亂和家國之痛,親身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和考驗 ,他決定革舊布新,崇尚節儉,罷免地方歲貢,釋放宮女百餘名,想有一番作爲。

登基不到二個月,李括便祕密召見宰相崔祐甫,略施小計就不動聲色的從宦官之中奪回了禁軍兵權。半年後,重用中唐時期,著名的財政大臣楊炎,進行了一項重大的財政改革。徹底廢除了已經在唐朝實施了一百多年的“租庸調法”,代之以一項全新的賦稅制度。

這就是中國經濟史上著名的“兩稅法”。

唐德宗李適決定武力削藩,最後卻以皇室退讓結束

將以前各種名目的正稅、雜稅及雜徭全部取消,只徵收兩稅,以穀物方式徵收地稅,《土地稅》。以現金方式徵收戶稅,《財產稅》。

在見識了新君施展的一系列雷霆手段後,朝野上下頓時充滿了信心。然而在李適的深處,最讓他憤懣難當的是肅宗、代宗期間對河北諸鎮的妥協和縱容。他決定用武力削藩。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正月,成德節度使病亡,其子李惟嶽自立爲留後,要求朝廷封他爲節度使。而李適就只回了兩個字“不準”。這下可就嚇壞了河北諸鎮的藩王們,一場席捲大半個帝國的藩臣叛亂,一觸即發。

五月,成德、魏博、淄青、山南東道四鎮聯合發動叛亂,李適命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河東節度使馬遂、神策軍兵馬使李晟、幽州節度使朱滔等人出兵平叛,朝廷軍節節勝利。

唐德宗李適決定武力削藩,最後卻以皇室退讓結束 第2張

可惜李適算錯了一件事情。利用節度使攻打節度使,只會讓節度使的勢力日益壯大,欲獨霸一方。十一月,叛亂諸藩全部稱王,朱滔、李希烈相繼打出反旗,這讓李適萬萬沒有想到的。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八月,李希烈進攻襄城,李括只得徵調關內的涇原軍隊緊急救援。奉調出關的涇原五千士兵經過京師時,天寒地凍,疲憊不堪,原以爲京兆尹會犒勞官兵,沒想到京兆尹僅準備了一頓清冷的粗飯菜羹,抱怨、騷動開始了,憤怒的士兵發生了譁變。他們砸開了皇宮大門,蜂擁而入。

而李括身邊卻沒有一名軍士。只有宦官竇文場和霍仙鳴。召集了100多名宦官侍從擁着德宗、太子、公主等從大明宮北門倉皇逃出。史稱“涇原兵變”。

唐德宗李適決定武力削藩,最後卻以皇室退讓結束 第3張

長安城的皇宮被洗劫,隨後亂軍擁立賦閒在家的朱滔之弟太尉朱沘爲首領,進入含元殿,自稱權知六軍,建中四年十月初八,朱沘自稱大秦皇帝,爲了立威,決定屠殺唐朝皇族,李唐的郡王、王子、王孫共77人,被無情的屠殺。隨後親率大軍進攻奉天,決意滅掉德宗。圍城一月有餘,史稱奉天之難。

十一月中旬,前線李懷樂、李晟、馬遂等從河北撤軍,入關勤王。迫使朱沘撤回長安。公元784年正月,德宗改元興元,並頒佈《罪已詔》,宣佈除朱沘之外,對叛亂諸藩及所有脅從者一概赦免。至此,削藩之戰以皇室退讓結束。而朱沘被李晟所殺,長安收復。這種叛亂的起因和終結方式,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經歷這些後,李適開始意識到錢財的重要性和宦官對自己的忠誠,委任宦官竇文場和霍仙鳴爲左右神策軍禁軍統帥,開啓了宦官分典禁軍的先河,同時勒索地方官進奉物資,在長安施行宮市,徵收茶葉等稅,導致民怨晶深。

公元805年正月,太子李誦突患風疾,不能言語,德宗悲傷過度而臥病不起,二月二十五日,大明宮會寧殿,李適駕崩,享年六十四歲,羣臣上諡號曰:神武孝文皇帝,廟號:德宗。九個月後,葬於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