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什麼樣的?分別都是哪些人?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什麼樣的?分別都是哪些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楊家將的故事,已在歷史的長河中靜靜地流淌了上千年。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楊令公戰死金沙灘,還是楊門女將保家衛國,一門忠烈楊家將,赤膽忠心,爲了國家男人沒了就女將出馬,演繹了一出可歌可泣的故事。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什麼樣的?分別都是哪些人?

歷史上的確是有楊家將的,但與我們熟悉的故事,有着很大的出入,我們現在熟悉的很多故事,大部分都是後來杜撰的。

我們熟悉的反派潘仁美,完全是冤枉了這個北宋數一數二的名將,通常認爲,楊繼業是第一代楊家將,他的後代子孫楊六郎、楊宗保、楊文廣,個個青出於藍,把楊家聲威發揚光大。而真實的歷史恰恰相反。

楊家將成名很早,北宋還沒建國,楊繼業及其祖上就已經有了威名,楊繼業的後代反倒默默無聞。順便說一句,楊宗保和楊門女將都是虛構出來的藝術形象。

楊家將是在五代十國時期起家的。唐末大亂,軍閥混戰,西北地區出現幾個軍事家族,其中就包括楊家。後周建國時,楊繼業的父親和哥哥被後周皇帝聘爲大將,楊家就此開始發跡。

在父兄被後周重用的時候,楊繼業卻被父親送到了敵國北漢,成了北漢皇帝的養子。父子兩代分處兩個敵對政權,就是爲了保存家族香火,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在北漢的日子,是楊繼業戰功最多的輝煌歲月。北宋建國後,宋太祖和宋太宗先後攻打北漢。楊繼業武藝出衆,作戰勇猛,爲北漢堅守首都太原。同時他與遼國軍隊聯手,二十年內多次擊退大宋軍隊。直到北漢被滅,年過五旬的楊繼業才與北漢皇帝一起歸降宋朝。

楊業的確是個猛將,不過他主要的戰鬥是和宋軍作戰,楊繼業並沒有受到重用。他在北漢是“建雄軍節度使”,官居二品;降宋後卻被任命爲“鄭州防禦使”,還不許到鄭州就任,只是一個六品虛銜的閒職軍官。

驍勇善戰的大將,爲何不被宋朝皇帝重用?一是宋帝對降將不放心,二是因爲楊繼業曾經聯合遼軍重創宋軍,如果讓他當大將,會讓宋朝大將不滿。

好在楊繼業沒有被閒置太久。980年,遼軍攻宋,宋太宗想起楊繼業當年的戰績,派他駐守雁門關,他在那裏擊退遼軍,斬殺和生擒遼國大將各一人。

憑藉這次戰功,楊繼業雖然升任了“雲州觀察使”,但也只是從六品升爲五品,並沒有真正被重用。

楊繼業真正受到重用,是在入宋六年以後。986年,宋太宗大舉伐遼,其中一支軍隊由大將潘美擔任主帥,由楊繼業擔任副帥。

戲曲和影視作品將潘美刻畫成奸臣潘仁美,說他妒忌楊繼業的戰功,故意把楊家父子引入絕境。而在《宋史》上,潘美始終是正面人物。倒是一個監軍太監指揮失當,致使楊繼業被俘犧牲。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什麼樣的?分別都是哪些人? 第2張

歷史上楊家將作戰的確很勇猛,不過也不像戲曲裏演的結局那麼悲慘,楊繼業確實有七個兒子,但只有一個兒子戰死沙場。另外六個兒子都在大宋活得好好的,沒有人被俘。

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楊繼業七個兒子分別叫延朗(晚年改名延昭)、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延彬、延玉。

這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楊延昭,也就是俗稱的楊六郎,人們爲什麼都喊他“六郎”呢?

比較流行的解釋有三種:一是說,他在整個楊氏家族中排行第六。第二種解釋比較玄乎,說北斗七星的第六顆是剋星,而遼軍的剋星正是楊六郎。第三種解釋是,唐宋年間,老百姓總把帥哥叫做“六郎”。楊延昭長得帥,所以得名六郎。

最後一種大概比較可信,岳飛的孫子岳珂曾在一篇短賦中寫道:“六郎之風姿,秀於清池。”這裏的“六郎”,就是帥哥的代稱。可見楊六郎應該很帥氣。

關於楊六郎的婚姻,戲曲中是這麼描述的:楊六郎迎娶柴郡主,生子楊宗保,楊宗保娶妻穆桂英,穆桂英又生子楊文廣。而在歷史上,根本沒有楊宗保、穆桂英、柴郡主這三個人!楊文廣確實存在,不過不是楊六郎的孫子,而是親兒子。

楊六郎出身將門,打仗是一把好手,卻不通文墨。按《宋史》記載,楊六郎不知道文書該怎麼寫,起草和閱讀文件都是讓下屬代勞。下屬欺負他不識字,上下其手,從中漁利,搞得軍隊差點兒叛變。

可能就是文墨太差,楊六郎始終沒能當上高級將領。他在宋朝擔任的最高官職是“高陽關副都部署”,大概相當於一個副旅長或者正團長。

官位雖然不高,楊六郎的戰功卻不少。宋真宗在位時,遼軍大舉進攻,他不但在駐防地點擋住了敵軍,還率領一支敢死隊打進遼國,擒敵凱旋。

《宋史》上說,楊延昭把守邊疆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爲楊六郎。”遼國人都害怕他,不敢直呼其名,只敢喊他“楊六郎”。

楊六郎威震邊疆,但是後面也沒有穆桂英掛帥的故事,那些都是戲曲編造的,但就算後面的故事都是真的,宋朝在靖康之變的時候,武將也是很難發揮作用的。

北宋給人感覺總是很弱,也有人說他只不過是生不逢時,有很能打的鄰居,生不逢時是真的,但北宋弱也是真的,就他那種嚴厲打擊武將的行爲,他不弱誰弱。

整個北宋前期,本來還有很多特別能打的人物,都被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給弄下去了,剩下的將領噤若寒蟬,顫顫巍巍啥也不敢做,基本上沒有發揮的餘地和空間。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什麼樣的?分別都是哪些人? 第3張

尤其是北宋和遼簽訂澶淵之盟後,百年無戰事,儘管和西夏還有作戰,但北宋一直都不是那麼重視,西北軍以防守爲主。

好不容易出了將才狄青,還處處受到排擠,就因爲他是當兵的出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時主政西北軍事的是兩個著名的文官,范仲淹和韓琦。

兩個人都是文人領兵,軍事策略還不一樣,他們的確都是厲害人物,但戰爭自由他自身的規律,兩個從小在私塾里長大,一心只有聖賢書的人,怎麼可能打得好仗呢?

范仲淹這種都已經算是很不錯了,多少還懂點軍事,自己不懂的地方,還虛心請教,對狄青這種人才也是愛護有加,但韓琦對狄青就沒那麼客氣了。

直接對着狄青說,東華門外考中了狀元郎,騎馬遊街才叫好男兒,你這叫什麼好男兒,這韓琦在歷史上名聲還算是很不錯的,都能說出這樣的話。

其他的文人,心裏想的就更是嚴重的,對軍事那更是一塌糊塗,北宋長期的重文輕武的政策,導致了北宋初年很多名將都沉寂了,他們的後代到了靖康之變的時候,就算還有在軍隊的,也都是很低微的角色了。

北宋的國策,註定了他的弱小,也註定了像楊家將這樣將門的結局,黯淡無光有心殺賊無力迴天,大環境之下,個人的命運只能跟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