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代中興名將郭子儀,他有哪些功績?

唐代中興名將郭子儀,他有哪些功績?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郭子儀,唐代中興名將,曾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又多次抵擋了外族入侵,爲維護唐朝穩定立下汗馬功勞。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如果在封建王朝歷史中,尋找一個遺憾的話,那便是王朝內憂外患之際,朝中缺乏中興之將。自古以來,傳統的封建王朝,多以文治國,而以武戡亂,這樣的情況下,形成了兩種選拔人才的方式,一種是以文選拔人才,而另一種是以武選拔將領。郭子儀就是武舉出身,他一生的時間歷經唐朝七位皇帝,一生多次挽大廈於將傾,救唐王朝於水火,甚至在死後被皇帝賜號爲“尚父”,他是唐王朝的中興名將。

隋朝開創的科舉制度,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有着非凡的意義。科舉制度的誕生打破了以往世家大族掌握朝政的局面,同時也給予了許多寒門出生的子弟,通過文治武功建功立業的機會。此舉的受益者,其中就包括郭子儀。早年的郭子儀,參加武舉考試,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唐王朝的重視。如果,歷史僅是一條極其平緩的直線,沒有任何波瀾曲折的話。那麼郭子儀只會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亂世出英雄,恰在這個時候,安史之亂的發生將郭子儀推上了歷史的舞臺之上。

平“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爆發,似乎超出了那個時代所有人的預料。因爲,安史之亂爆發之際,正是“開元盛世”的頂峯。安史之亂的叛將安祿山憑藉着三鎮兵力,在強盛的唐帝國掀起了巨大的風暴,並且在不久之後,便徹底攻克了當時的長安,玄宗皇帝被迫遠遁於蜀地。

唐代中興名將郭子儀,他有哪些功績?

此時,正在守孝的郭子儀立馬被唐肅宗緊急召回,並且被任命爲朔方節度使。公元757年9月,郭子儀率領唐軍,從鳳翔出發,在長安城南大敗叛軍,並且順勢一舉收復故都長安,郭子儀以此爲起點,繼續追擊叛軍,十月便收復洛陽。這就是被稱爲傳奇的“手提兩京還天子”。

二復長安

平定安史之亂後的郭子儀,曾受到了宦官的讒言,從而被皇帝解除兵權,賦閒在家。即使身在家中,遠離朝堂之上,郭子儀的心中掛念的依然是大唐江山的安危。安史之亂後的唐王朝,國力陷入了嚴重的衰退之中,內有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外部則有來自吐蕃與回紇的強大軍事壓力。

公元763年,吐蕃犯境,慌亂之際,唐朝皇帝倉皇出逃,長安陷落。這個時候身在家鄉的郭子儀,身邊僅有20餘名親兵,對付吐蕃簡直以卵擊石,郭子儀也深知這一點的。於是,他急忙召集各地唐軍,誓師大會之中,流下眼淚說道要雪國恥,光復長安。最終,在郭子儀的率領下, 唐朝軍隊僅憑几千人的孤軍,便順利的收復了長安。這也正是,郭子儀人生中第二次收復長安。

唐代中興名將郭子儀,他有哪些功績? 第2張

在這之後的郭子儀,成爲了整個大唐王朝的中流砥柱,後來吐蕃聯合回紇再次進攻唐王朝,在這樣形勢危急的情況之下,郭子儀隻身一人,前往回紇軍隊營帳之中,說服了當時的回紇首領,放棄進攻唐朝的想法,並且約定共同對付吐蕃。在此之後郭子儀常年負責邊關,當時的吐蕃懾於郭子儀之威,久久不敢輕易犯境。

我們回顧這位大將的一生履歷,我們或許會發現,郭子儀不愧於名將之列。一生中,平安史之亂,數次大破吐蕃,兩次收復長安。郭子儀一生經歷了唐朝七個皇帝,雖然手握重兵,卻總以匡扶江山社稷爲己任,並且居功從不自傲,也不以武力稱雄一方,以至於《舊唐書》中,也這樣描述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世而上不疑。"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