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敢於直言痛罵討伐武則天,駱賓王最後的下場如何?

敢於直言痛罵討伐武則天,駱賓王最後的下場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駱賓王,字觀光,婺州義烏人,唐代詩人,與王勃、盧照鄰、楊炯並稱爲“初唐四傑”。以上問題小編將在下文爲大家一一揭曉。

武則天作爲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她的登基之路可謂是困難重重。且不說李唐後人進行的種種兵變,就是社會上的普通民衆也是議論紛紛,武則天花了大力氣來收拾這些有異議的人,最後還是如願登基。天授元年(690),武則天稱帝,但稱帝后面對的各種威脅也沒少,表面上安靜背地裏謀劃復辟的人不在少數,還有直接大寫特寫文章,直接罵到武則天面前的。駱賓王是其中佼佼者。一篇《爲徐敬業討武曌檄》慷慨激昂,痛罵武則天,震驚世人,直接流傳到了武則天手中。隨後他也堅決恪守了自己的信念,跟隨徐敬業起兵反武。這樣一個刺頭兒最後結局如何史書卻並沒有記載,難道他是被武則天記恨,之後抓住殺死了嗎?

駱賓王,字觀光,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文學家。他出身不高,只是普通寒門中的一個學子,名字和表字均來源於《易經》中的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意爲,觀察國家的成就,有利於成爲君王的幕賓。可見,這個名字中包含着他最初想要入仕,從修身走向治國平天下的志向。

敢於直言痛罵討伐武則天,駱賓王最後的下場如何?

他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爲初唐四傑,“喜居王后,恥在駱前”是盧照鄰的評價,可見在當時他的名氣就已經很大了。我們從孩提時期就背誦過的那首《詠鵝》就是他於七歲時所作,可見他確實是少年天才。少年天才也並不能讓他的生活得到改善,他的父親不過是一個小縣令,父親死後,他更是艱難度日,先是流寓博山,後又移居至兗州瑕丘縣他的早年歲月中充斥着貧困和潦倒。

駱賓王在高宗年間出仕,不久後就換了天下,武后臨朝稱制。儀鳳三年(678)爲侍御史,他多次上書諷刺武后,結果就獲罪入獄。也正是在這段牢獄生涯中,他寫出了著名的《在獄詠蟬》,“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爲表餘心?”表達自己一片向着李唐的拳拳之心,也抒發了自己的悲憤。因爲他官不大,而且事情沒有鬧大到武后那裏,所以僅僅一年後就被釋放。後來雖然被調任,但是據《舊唐書》記載,他徹底棄官而遊廣陵,並作詩明志:“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

嗣聖元年(684),武則天又廢中宗李顯自立,同年九月,徐敬業自稱爲匡復府大將軍在揚州起兵反武,駱賓王也參加了這次兵變,做了徐敬業的文書令。

徐敬業原名李敬業,是唐朝開國名將李勣的孫子。他少時就善於騎射,而且才智過人,後來更是因其父早死,早早做了英國公。他是李唐王室的堅定擁護者,所以決不能坐視武則天幾次廢立,竊取李唐江山。他以勤王救國、匡扶盧陵王李顯復位之名發兵,而駱賓王也正是在這時寫下了震驚當世並流傳千古的《爲徐敬業討武曌檄》。

這篇文章寫得可謂是慷慨激昂,令人是深受震撼。武則天在讀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這兩句時大爲震驚,連忙問是誰寫的,大臣說是駱賓王所寫,武則天便感嘆:“有如此才,而使之淪落不偶,宰相之過也!”他的文章能夠讓敵人都發自內心讚歎,可見其才華橫溢。

敢於直言痛罵討伐武則天,駱賓王最後的下場如何? 第2張

這場兵變並沒能成功推翻武則天的統治,僅僅到同年十一月就徹底失敗,主將徐敬業也被殺,駱賓王則是下落不明。後世對於他的結局也是衆說紛紜。

第一種說他是死在兵敗後,《資治通鑑》和《舊唐書》都記載他和徐敬業在是兵敗之後同時被殺,而《朝野僉載》卻記載他是投江而死。

第二種是認爲兵敗後他沒死,而是逃跑了。《新唐書》記載“亡命不知所之”。李顯重新登基後十分感念駱賓王的功績,於是專門派人去搜集駱賓王的下落彙編成冊。派下去的人四處走訪,找到當時參與起兵的士卒,詢問駱賓王的故友,隨着深入調查,結果越偏向於逃跑這一說,於是《新唐書》中有了這樣的記載。

第三種說法就更有意思了,說他是出家爲僧了。著名詩人宋之問被貶來到了杭州靈隱寺遊覽,當晚明月高懸,他挖空心思作了兩句詩 “鷲嶺鬱苕嶢,龍宮鎖寂寥。”但是怎麼也想不出下句,於是輾轉反側。這時寺內的一個老僧詢問他怎麼了,他便將自己苦惱說出,這老僧聽了上兩句後沉吟了一會兒便說;“何不用‘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這兩句呢?”宋之問沒想到老僧竟然吟出了這樣兩句絕妙的詩,回去後再一細品發現這兩句可以說得上是全詩中最好的兩句了。

第二天,宋之問十分欣喜再去拜訪老僧時就再也找不到人了,寺中有人就告訴他這位老僧其實就是當年的駱賓王。

敢於直言痛罵討伐武則天,駱賓王最後的下場如何? 第3張

最後一種說法是來源於駱賓王的家譜,他的後人們根據家譜上的記載認爲他是逃跑後來到了江蘇南通,並一直在這裏到七十歲死去。這種說法也確實有不少史學家考證過表示認同。

駱賓王的下落成迷,大家都有自己的依據,但都又虛無縹緲。甚至包括現存南通和義烏兩地的駱賓王墓經過學者考證應都只是衣冠冢。但是不論其身處何處,他的作品內所蘊含的氣勢分毫不減,通過一句句慷慨激昂的陳詞,我們依稀能窺見當年那個有着一腔熱血,敢爲常人不敢爲之事的英才。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