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東漢時期何進爲何會宦官所殺?真相是什麼?

東漢時期何進爲何會宦官所殺?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是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王朝,對此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發生東漢的“十常侍之亂”,打破了東漢局勢的平衡,從那以後,由董卓與地方勢力之間的武裝對抗,將東漢帝國推入軍閥割據時代,統一的中央政權徹底垮塌,東漢名存實亡。那麼,身爲大將軍的何進,又是何太后的至親,十常侍爲何敢殺何進呢?究其原因是,東漢末年,外戚和宦官之間的黑暗鬥爭無休無止,導致雙方勢均力敵,針鋒相對,權力的天平已經被打破。期間,十常侍假傳太后旨意,伺機殺了何進。

一、東漢末年宮廷亂象

十常侍是皇權的依附品,是皇權刻意培養的第三方勢力。倘若沒有宦官勢力,恐怕東漢帝國早就進入了門閥士族輪流坐龍椅的時代。所以說,十常侍與士族集團是一對天敵。然而,東漢末年宦官專權,漢靈帝偏信宦官張讓、趙忠等十常侍,他們橫行朝堂、權傾朝野,他們的親戚、子弟等放到各州郡,獨佔財利,侵奪百姓,讓老百姓苦不堪言。

東漢時期何進爲何會宦官所殺?真相是什麼?

何進,是漢靈帝的小舅子,被封爲大將軍,一時間這個外戚也大權在握。爲了制衡權力、收回權力,漢靈帝任命十常侍爲元帥,牽制何進,所以導致二者水火不容,矛盾百出。隨着漢靈帝駕崩,天下大亂,黃巾軍起義,何進身爲大將軍不斷鎮壓黃巾軍,期間不乏有曹操、袁紹等部下爲之效力。

二、外戚與宦官之間的較量

宮廷亂象一直在歷史的不同時期上演,劇情相似,主要的政治勢力的較量,要麼文臣武將,要麼外戚宦官,總之皇帝有時候會被這些人玩弄於鼓掌之間,沒有自己的主政策略。

隨着十常侍權力的不斷擴大,加之何太后與何進這些外戚勢力的擴展,二者之間的矛盾變得不可調和,一觸即發,經常上演明爭暗鬥,各自放冷箭的情形。何進明目張膽地調動州牧董卓進京專門誅殺十常侍,明的暗的一起來。十常侍也不示弱,暗地裏幾個人一直在密謀搞事。尤其是漢靈帝去世以後,兩個兒子,太子劉辯何皇后所生,次子劉協王美人所生。本來劉辯即位順理成章,可是漢靈帝生前不這麼想。

漢靈帝認爲,劉辯年齡小能力弱,外戚勢力又太強大,這不又走入外戚專政的節奏嗎?劉協雖然也年幼,但是他更聰慧,又沒有外戚勢力掣肘,他當皇帝可以獨立行使皇權。思來想去,他決定冒險,叫來小黃門宦官,上軍校尉蹇碩,將劉協託孤於他。

漢靈帝本以爲他已經將軍權交給蹇碩,應該可以控制得了何進。豈知蹇碩離開了皇權的支撐就不靈,何進根本不聽蹇碩指揮。蹇碩除了自己的上軍,其餘七校尉指揮不動。更可怕的是,漢靈帝駕崩,十常侍選擇了投靠以何氏爲代表的皇權。

東漢時期何進爲何會宦官所殺?真相是什麼? 第2張

最終,十常侍假傳太后旨意宣何進進宮議事,不料他落入十常侍的圈套,最終何進將軍被十常侍所殺。

三、權力的天平一旦失衡,搶佔先機主沉浮

一直都是暗流涌動的風雲詭譎和干戈戰火。有的表現的十分明顯,有的則很模糊,讓人難以分辨真僞。

十常侍和何進之戰沒有誰對誰錯、孰是孰非。何進是大將軍,站在國家的角度上來說,他曾立下赫赫戰功,包括後來成功鎮壓黃巾軍,算是有功之臣;十常侍是一羣宦官,他們基本上是擾亂朝廷的角色,不得民心。

話說回來,十常侍之亂的始作俑者,就是以袁紹爲代表的豪門士族,是他們逼着何進選邊站,以誅殺十常侍,作爲入夥的投名狀。所以,嚴格來講,這場動亂不應該叫“十常侍之亂”,而該叫“袁紹之亂”。而且,外戚集團內部意見的不統一,也是造成十常侍之亂的一個重要原因。最終,何後選擇了宦官,而何進則選擇了士族。

不難看出,何進本可以輕鬆誅殺十常侍,可是在內部決策分歧的情況下,何進優柔寡斷,犯了一系列錯誤,被逼上絕路的十常侍打了個防守反擊。所以,爲了搶佔先機,爲了活命,十常侍不得不先下手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