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張飛遇刺案到底是怎麼回事?背後的主謀是誰?

歷史上張飛遇刺案到底是怎麼回事?背後的主謀是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勇武過人,與結拜兄弟關羽並稱爲“萬人敵”。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在三國正史中,張飛遇刺的原因,並不是因爲讓範強(正史爲強,演義爲疆)張達三日內趕製白旗白甲,而是在即將出發時,莫名其妙地被刺殺了:“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

演義小說當然不能作爲依據,正史記載又極其簡略,但就是這段簡略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了五個疑點,而這五點也會讓人對五個人產生懷疑,至於誰最可能指使範強張達對張飛下手,就有待讀者諸君慧眼明辨了。

《三國志·卷三十六》簡練描述張飛遇刺後,還記載了劉備的怪異反應:“飛營都督表報先主,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

歷史上張飛遇刺案到底是怎麼回事?背後的主謀是誰?

張飛的部將向劉備報信,劉備還沒打開就已經知道張飛死了,莫非劉備有未卜先知之能?

按照常理,確實是閬中有事確實應該由張飛上奏,但張飛可能臥病,也可能受傷,甚至是部將與張飛有不同意見,都可以由其他人給劉備單獨彙報,奏報人不是張飛,並不代表張飛已經不在了。

於是第一個疑點出現了:沒有人能未卜先知,諸葛亮不能,劉備也不能。劉備沒打開信(甚至還沒看到信封)就斷言張飛沒了,這一點十分可疑,於是有人把劉備列爲嫌疑人——這一點咱們然後再討論。

除了劉備“未卜先知”,張飛遇刺還有第二個疑點:張飛作爲一軍主將,中軍大帳爲何連個站崗放哨的都沒有?以張飛那個級別,即使是睡覺,身邊也是要有人伺候的,範強張達怎能輕鬆潛入,又怎能在刺殺之後攜帶首級千里逃往東吳?

讀者諸君都知道,閬中在今天的南充,建業就是今天的南京,南充到南京直線距離將近一千五百公里。水路彎彎繞三千多裏地,即使範強張達是順流而下,沒有十天半月也到不了——這就是張飛遇刺案的第三個疑點:接應者是誰?

一般來說,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西鄉侯張飛遇刺,對蜀漢來說是驚天大案,那自然是要全力緝拿兇犯的。但是範強張達三千里出逃卻平安到達孫權坐鎮的建業,要沒有一幫人提供有力的支持,這倆傢伙可能早就餓死了。

除了前面所說的三點,還有第四點筆者一直也沒弄明白:蜀漢集團怎麼知道行刺者就是範強張達?

如果無人目擊,那麼行刺者是不是範強張達就要畫一個問號了,如果有目擊者,那麼目擊者報信之後,範強張達就是長八條腿也逃不掉。

範強張達逃掉了,而且逃得輕鬆安逸,於是第五個疑點也出現了:這兩個傢伙爲東吳立下如此大功,爲什麼不見孫權賞賜?這兩個人最後到哪兒去了?孫劉聯盟恢復,糜芳還在東吳當將軍,雖然經常被虞翻諷刺挖苦,但畢竟還能帶兵替孫權打仗,也沒有像小說中寫的那樣被妹夫劉備幹掉。

糜芳沒有被交還蜀漢,範強張達不知所終,以至於我們有理由懷疑:在正史中只出現了一次,殺了張飛逃往東吳就消失了,範強張達這兩個人是不是真的存在?他們很可能就是兩個背鍋俠或郵差——刺殺與他們無關,他們的任務就是運送首級並掩護真正的殺手。

歷史上張飛遇刺案到底是怎麼回事?背後的主謀是誰? 第2張

歷史事件,尤其是歷史謎案,需要大膽推測小心求證,有人把劉備列爲刺殺張飛的幕後主使之一,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們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劉備絕無可能:劉備與張飛情同手足,而且他傾盡全力伐吳,正需要張飛這樣有勇有謀的大將——關羽被害後,劉備最信任的人就剩下張飛諸葛亮魏延趙雲了,魏延鎮守漢中走不開,趙雲明確反對伐吳,諸葛亮的態度正史沒有記載,只有張飛跟劉備意見一致,劉備幹掉張飛等於自斷臂膀。

劉備之所以一聽有人來報信就預料到張飛報信,說明他的識人之明還真在諸葛亮之上,劉備雖然有些衝動,但絕不糊塗,他應該知道自己伐吳是沒有得到蜀漢高層廣泛支持的。反對派不會對有趙雲保護的劉備動手,但是幹掉張飛則不失爲釜底抽薪妙計。

所以劉備伐吳預備了後手,任命趙雲爲江州都督,在成都與夷陵前線之間設立了緩衝區。劉備兵敗夷陵之後並沒有撤回成都,而是在白帝城住了下來,從章武二年六月戰敗一直住到到章武三四月駕崩。在此期間,劉備和孫權恢復了聯盟關係:“二年春夏六月,黃氣見自秭歸十餘里中,廣數十丈。後十餘日,陸議(陸遜)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三國志·先主傳》”

劉備爲什麼寧死都不願意回成都?我們有理由懷疑,劉備已經覺察到張飛之死是蜀中門閥下的手,他不想回去再面對那些反骨仔。

劉備的嫌疑可以排除,各種觀點彙總得出的另外三個嫌疑人也基本可以排除:諸葛亮不可能,曹丕沒必要,孫權來不及。

瞭解諸葛亮的人都知道隆中對,更知道諸葛亮對劉備的忠誠。三國正史之所以沒有記載諸葛亮對劉備伐吳的態度,很可能是因爲諸葛亮也贊成伐吳。劉備伐吳失敗,蜀漢官員爲賢者諱,史書只好隱去了諸葛亮贊成伐吳的文字——如果諸葛亮跟劉備意見不合,是不可能成爲託孤寄命大臣的。

事實上諸葛亮也不可能反對劉備伐吳,因爲按照隆中對的構想,荊州是萬萬丟不得的,如果孫權在劉備軍事壓力下吐出荊州,諸葛亮一定會很高興的。

不管怎麼看,諸葛亮都是一位正人君子,暗殺蜀漢棟樑這種事情,他是不會做的,而且也沒能力做——讀者諸君不要被演義小說誤導,在真實的歷史中,劉備在世的時候,諸葛亮一直充當蕭何的角色,根本就沒有掌握兵權,在軍方的影響力,諸葛亮不如法正,甚至也不如魏延。

歷史上張飛遇刺案到底是怎麼回事?背後的主謀是誰? 第3張

至於曹丕沒必要,孫權來不及,這就很好解釋了:作爲吃瓜羣衆,曹丕當然希望劉備和孫權打得越熱鬧越好,留着張飛對曹魏更有好處,而且張飛跟曹家、夏侯家也算親戚,要是論起來,曹丕還得管張飛叫一聲姐夫。

至於孫權,就是有那個心也沒那個力:閬中距離建業足有三千里,而且張飛手下也沒有東吳降兵降將,想安插能夠刺殺張飛的奸細,也不是一天半天能做到的。

這時候我們就要看看第五個嫌疑人——也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也就是打心眼兒裏厭惡劉備伐吳的那一夥人。

荊州失陷,荊州軍覆沒,劉備伐吳只能帶川中子弟,而這在蜀中大佬看來,是絕對不可接受的:你們大舅哥妹夫爭奪荊州,憑啥讓我們替你賣命?

張飛遇刺的時候,法正已經不在了,蜀中坐地戶的領軍人物是國舅吳懿,當時張飛的副手,恰恰是吳懿的族弟吳班!

馬超病故,張飛遇害,蜀漢的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後來變成了吳班和吳懿,要是沒有諸葛亮趙雲魏延壓着,蜀漢江山還姓不姓劉,那就很難說了。

看了張飛遇刺的五個疑點,再悄悄五個幕後主使的嫌疑人,讀者諸君心中想必有了明斷:既然劉備諸葛亮一點動機都沒有,曹丕沒必要孫權來不及,真正的主謀和動手之人,豈不是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