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的弱點分別是什麼?

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的弱點分別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五虎上將一般是指漢末三國時期,跟隨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的五位將軍。分別爲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說起這個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這五位名將名垂青史,自然都有過人之處,但是我們翻看三國正史,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而這個致命的弱點,也影響了他們的人生軌跡:關羽死於驕,張飛死於暴,趙雲難以封侯——雖然有救主之功而且忠心耿耿,但劉備一直沒有封趙雲爲侯,這其中的原因,還真值得我們好好琢磨一下。

要是按照左西右東前南後北的方位換算,我們甚至可以說金庸筆下的“射鵰五絕”,其實是從蜀漢五虎上將衍生而來的:張飛做事全憑個人好惡,對手下暴而無恩,頗像弄殘所有徒弟的東邪;馬超心狠手辣,連父親和弟弟都坑,堪稱西毒;關羽假節鉞坐鎮荊州,也是一方諸侯,其地盤和權力不比南帝段智興小;黃忠老邁年高鬚髮皆白,而且大半生未遇明主,混得比北丐還慘;最後的中護軍趙雲趙子龍,在《三國演義》中是無敵高手。

蜀漢五虎將的優勢和戰功,讀者諸君耳熟能詳,咱們就不浪費時間去討論了,而他們的弱點,卻能爲我們提供寶貴的經驗教訓。

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的弱點分別是什麼?

當然,關羽張飛的弱點,也是明顯到盡人皆知的,看過《三國志》的都會記得在卷三十六中有這樣兩句話:“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關羽之驕,讓很多部下離心離德,襄樊戰役前後,關羽的驕傲,先後得罪了孫權、糜芳、傅士仁、劉封、孟達,所以纔有了敗走麥城的悲劇,關羽被擒斬於臨沮,而當時的臨沮都督,正是關羽想入川挑戰的左將軍馬超馬孟起——馬超沒有落井下石之心,但卻難免見死不救之嫌。

關羽的驕傲,讓他除了劉備張飛之外沒朋友,這可能也是劉備放心讓他鎮守荊州的主要原因:人緣不好的屬下,只對老闆忠心。

事情總是過猶不及,關羽太過驕傲,最後兵敗如山倒而無一支友軍馳援,關羽過早犧牲,還是吃了驕傲的虧。

而張飛的性格,也有點太過暴烈,連劉備都不能不爲他你一把汗,千叮嚀萬囑咐讓張飛收斂一點,但是暴躁的張飛根本就聽不進去:“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飛猶不悛。”

張飛遇刺的時候,已經是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西鄉侯,屬於三公級高官,但卻被兩個低級將領範強(小說中叫範疆)張達輕鬆刺殺,而且這兩個殺手還能帶着張飛首級千里奔逃,說明不是張飛的防衛形同虛設,就是部下都對張飛有意見。

關羽張飛爲自己的性格弱點,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黃忠的勇猛,則被時間迅速帶走了——時間不但帶走了黃忠的威猛,還帶走了他的生命:黃忠在受封后將軍後就病逝了,具體時間是建安二十五年,並沒有熬到劉備稱帝,當然也就沒有參加伐吳之戰,更不會被馬忠射成重傷。

五虎上將咱們說完了三個,本來接着應該說馬超,但是咱們還是把他放在最後——筆者一向不肯對有爭議的問題下結論,那是因爲這個結論應該由讀者諸君來下,這就是一人計短,衆人智長,大家說好纔是真的好,筆者一個人說的不算。

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的弱點分別是什麼? 第2張

關羽驕、張飛暴、黃忠老,那麼趙雲的致命弱點是什麼呢?筆者認爲,趙雲之所以被劉備雪藏十年,就是因爲趙雲太過剛直。

從建安十九年(214年)漢中之戰贏得一身是膽、虎威將軍的美名,直到劉備章武三年(223年)駕崩,趙雲原地踏步十年,而按照趙雲入川的戰功,當年就應該封侯:“趙雲自江州分定江陽、犍爲,飛攻巴西,亮定德陽。”

正史中這個排序是按照戰功大小來的:趙雲確實是排在了首位(下兩城),其次是張飛(下一城,收一將),最後是諸葛亮(定一城)。

連下兩城應封鄉侯,但是趙雲連個亭侯都沒撈着,就是因爲性子太直得罪了人:“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先主即從之。”

趙雲破滅了戰友們的發財夢,劉備順水推舟沒有得罪人,有人說這是劉備暗中安排趙雲跟自己唱黑紅臉,但不管怎麼說,趙雲是啥好處都沒撈着,而其他人則大發了一筆橫財:諸葛亮、關羽、張飛、法正,每人得到了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

趙雲直性子得罪人,還真是不止一次,劉備打着替關羽報仇的旗號伐吳,正史中諸葛亮並沒有提出反對,真正反對的只有趙雲和秦宓。

事實上諸葛亮也不可能反對劉備伐吳,因爲劉備眼下這口窩囊氣是不可能的,這一點連曹魏的侍中劉曄都看出了劉備伐吳的必要性:“關羽與備,義爲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爲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即使諸葛亮看出劉備此行不妥,也不會公開站出來反對,因爲大戰在即,丞相必須跟皇帝保持一致,如果帝相不和,那對軍心士氣可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更何況諸葛亮比誰都清楚,荊州是必須奪回來的,否則自己的“隆中對”就成了空中樓閣,興復漢室的希望也會化爲泡影。

諸葛亮不公開反對或根本就不反對,只有趙雲站出來講了一番大道理:“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

且不論趙雲這番“滅魏則吳自服”的推論有沒有道理,就是換做我們處在劉備的位置上,也不可能聽進去,但是劉備不能把趙雲怎麼樣,只好把不開眼的秦宓關進了監獄。

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的弱點分別是什麼? 第3張

趙雲不但硬頂劉備,還曾經讓諸葛亮很下不來臺。

按照正史記載,諸葛亮首次出祁山伐魏,是被張飛的手下敗將張郃給擊潰的,並沒有擺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司馬懿當時正在荊州前線訓練水軍準備打孫權呢。

初出祁山打了個開門黑,諸葛亮在全線潰敗時發現了一個亮點,那就是作爲疑兵的趙雲保全了軍隊和物資:“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衆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衆固守,不至大敗。”

按照“喪事喜辦”的古代官場規矩,趙雲應該被捧成此戰的英雄,所以諸葛亮就想重賞趙雲,給慘敗之後的愁雲慘霧添一點喜氣,沒想到卻被趙雲當衆駁回:“軍事無利,何爲有賜?”

在趙雲看來,這次戰役就是打輸了,沒必要搞什麼表彰大會,但是諸葛亮的一番苦心變成了弄巧成拙,心中肯定是不舒服,於是沒有要賞賜的趙雲受到了處罰:“貶爲鎮軍將軍。”

在被貶之前,趙雲是爲中護軍、徵南將軍(遷鎮東將軍),被貶爲鎮東將軍之後,一直也沒有官復原職——趙雲雖然戰場失利,但卻臨危不亂全軍而退,應該是有功者受獎,但是魏延等人跟着諸葛亮一路被人家追着屁股打回來,啥事兒都沒有,偏偏趙雲被貶官,這豈不是吃了說話太直的虧?

趙雲這三次直言,第一次肯定是百分之百正確的,但是反對劉備伐吳、拒絕諸葛亮賞賜,可就值得商榷了。

至於趙雲第二次和第三次直言是否正確,是否有利於提振蜀漢集團的民心士氣,還需要讀者諸君見仁見智:趙雲難以封侯是因爲經常犯顏直諫得罪人,那麼馬超鬱鬱而終,又是因爲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