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東漢末年諸葛亮爲什麼要投靠劉備 諸葛亮選其他人不是更好嗎

東漢末年諸葛亮爲什麼要投靠劉備 諸葛亮選其他人不是更好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諸葛亮投靠劉備,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都知道,三顧茅廬是諸葛亮人生中最爲重要的轉折點,三顧茅廬的故事我們也都耳熟能詳,劉備爲了請出曠世奇才臥龍諸葛亮,不惜三次找到諸葛亮,請求諸葛亮出山,諸葛亮也爲劉備的誠意所打動,此後就爲了劉備最爲重要的謀士,幫助劉備獲得了三分天下。

東漢末年諸葛亮爲什麼要投靠劉備 諸葛亮選其他人不是更好嗎

當然,三顧茅廬是《三國演義》中虛構的一個故事,而在《三國志》中,對於這段事情只給了輕描淡寫的五個字:

“凡三顧,乃見。”

那麼三顧茅廬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爲什麼三顧茅廬的就一定是劉備而不是曹操或是袁紹那些大佬呢?爲什麼諸葛亮只能爲劉備所用,而不會爲曹操、袁紹或是孫權那些實力強勁的諸侯所用呢?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把三顧茅廬這個事情給搞清楚,在搞清楚了三顧茅廬這個事情後,對於諸葛亮爲什麼選擇了劉備的問題,我們就能迎刃而解了。

首先要知道的是,在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中,是劉備去找的諸葛亮呢,還是諸葛亮去找的劉備。

其實對於這個事情,不同的史書有着不同的記載,在《三國志》中,記載的是劉備去找的諸葛亮。但按照《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記載,是諸葛亮主動去找的劉備。

按照《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說法,在公元207年的時候,曹操已基本統一北方,下個目標就是荊州了,到了這個時候,荊州的形勢就危急了,於是諸葛亮就主動找到了劉備。劉備當時並不認識諸葛亮,所以就把諸葛亮當成了一般的讀書人,當時劉備應該接待過很多類似諸葛亮這樣的讀書人,就召集這些讀書人一起吃了頓飯局,飯局結束後就各自散去了,但諸葛亮沒走,他問起了劉備,當前荊州局勢如此緊張,將軍您就等着任人宰割麼?

劉備說道,當然不願意,但我也沒什麼辦法呀,那曹操兵多將廣,我手下就這麼點人,怎麼跟曹老闆對抗呢?

諸葛亮便說,現在北方有很多流民流亡到了我們荊州,只是現在還沒上戶口,如果把這些人加以管理,編上戶口,然後該交稅的交稅,該出力的出力,該服兵役的服兵役,我們荊州不就強大了嗎?

這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關於諸葛亮見劉備的說法,但這裏的問題就在於,這種說法與《三國志》相矛盾。

那麼《三國志》的說法有根據嗎?其實是有的,根據就在諸葛亮寫的《出師表》。諸葛亮寫過兩篇《出師表》,我們稱爲《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現在能確定的就是,《前出師表》確實出自諸葛亮之手,而《後出師表》則不是諸葛亮寫的,是後人的僞作。

東漢末年諸葛亮爲什麼要投靠劉備 諸葛亮選其他人不是更好嗎 第2張

PS:《後出師表》的Bug就在於其中的一句話:

然喪趙雲、陽羣、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

在這句話中,清楚明白地說了趙雲已死,但《後出師表》如果真是諸葛亮寫的話,時間是在公元228年,但趙雲死於公元229年,也就是說,公元228年的時候趙雲還活着,所以諸葛亮就不可能會說當時趙雲已死,所以我們也能由此認定,《後出師表》是後人的僞作。

而在《前出師表》中,諸葛亮就明確說過: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也就是說,三顧茅廬的事情也是證據確鑿的,那麼爲什麼《三國志》和《魏略》、《九州春秋》中關於諸葛亮如何出山的記載會出現如此大相徑庭的描述呢?按照裴松之的說法,史學家在編寫史書的時候,由於資料的來源不同,所以彼此說法出現不同,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對於諸葛亮主動去找劉備這個說法,歷史學家也給出過合理的解釋,雖然劉備非常需要諸葛亮,但諸葛亮卻更需要劉備,理由有三:

1、諸葛亮是一定要出山的,這點在《三國志》裏也說的很清楚,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那管仲、樂毅是什麼人呢?他們都是名相,這就說明諸葛亮的志向是要當一位名相,如果不出山,他又怎能成就自己的志向呢?

劉備三顧茅廬確是千古佳話,但如果劉備不去三顧呢?難道諸葛亮就不出山了?他待在隆中這地方幹嘛呢?難道要在哪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2、劉備確實需要人才,但他需要的是一羣人,而不是一個人,所以對於劉備來說,是獲得一羣人重要呢?還是獲得一個人重要呢?那自然是獲得一羣人重要了,爲此就多少會忽略了諸葛亮。

3、以諸葛亮當時的智慧和地位,他發現劉備應該比劉備發現他要早。劉備就不說了,當時已是名滿天下的梟雄,無人不識,所以諸葛亮知道劉備也不奇怪,而劉備未必知道諸葛亮,畢竟當時諸葛亮還只是個默默無聞的村夫,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是諸葛亮先去找的劉備。

東漢末年諸葛亮爲什麼要投靠劉備 諸葛亮選其他人不是更好嗎 第3張

所以從邏輯上來說,劉備主動找諸葛亮是說不過去的,應該是諸葛亮主動去找的劉備。但如果是諸葛亮主動去找的劉備,這就與《前出師表》的說法衝突了,而《前出師表》是我們無法否定的,因爲目前爲止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前出師表》不是諸葛亮寫的。

所以在此我就只能推斷,事情應該是這樣的:先是諸葛亮去找了劉備,給了劉備一些建議,剛開始的時候劉備沒把諸葛亮當回事,後來突然恍然大悟,覺得諸葛亮是個頂級人才,於是就三次到了諸葛亮所在的草廬,拜會了諸葛亮,最終把諸葛亮請出了山。

那麼這裏還有個問題,就是劉備從北方來到荊州後,到諸葛亮出山,已經在荊州待了6年,爲什麼這6年中,他始終沒有得到諸葛亮,卻在6年之後纔得到了諸葛亮呢?

關於這點其實有三點原因:

1、當時諸葛亮的名氣並不大,這點在《三國志》中也記載的很清楚: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意思就說說,雖然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這樣的大人物,但在當時的荊州來說,贊同這個說法的並不多,也就是說,當時諸葛亮並不普遍被人看好。而劉備在聽別人推薦的時候,也會多方聽取對諸葛亮的評價,由於對諸葛亮評價不一,劉備就猶豫了,這一猶豫,幾年就過去了。

2、諸葛亮自己有心理障礙。這是因爲諸葛亮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就是管仲、樂毅,所以他就一定是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要當劉備集團的二號人物,而劉備又與關羽、張飛的關係非同尋常,與兄弟無異,對於這點諸葛亮也要掂量。

3、年齡問題。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只有26歲,而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已經46歲,對於一個46歲的天下梟雄來說,要對一個從未有過任何表現的年輕人奉若上賓,這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時最可能的情況應該是,諸葛亮與劉備相互考察了很久,最終在形勢的逼迫下,出於共同的利益最終才走到了一起。所以如果不是曹操勢力日益壯大,如果不是曹操咄咄逼人,可能他們還會繼續相互考察下去。

而三顧茅廬,是劉備去了三次只見了一次,還是去了三次,三次都見到了,亦或是去了很多次,幾乎每次都見了呢?

在《三國志》中,對於這點說的是“凡三往,乃見”,意思就是去了三次才見到。但在諸葛亮的《前出師表》中,只說去草廬找了諸葛亮三次,沒有說去了三次只見了一次。而杜甫在《蜀相》中是這樣說的:

東漢末年諸葛亮爲什麼要投靠劉備 諸葛亮選其他人不是更好嗎 第4張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這裏也沒說,去了三次只見了一次,而這裏的頻繁其實就是多次的意思,所以諸葛亮與劉備當時的情況,很可能是劉備去找諸葛亮找了很多次,兩人也見了很多次,這裏的“三”就是多的意思,而且在古書中,三確實可以表示多的意思,比如一而再,再而三,再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等等,這裏的三其實都是多的意思。

而且在《前出師表》中諸葛亮也說過:

諮臣以當世之事。

意思就是他們之間也談了不止一次,而是很多次,兩人越談越投機,越談越對彼此感興趣,最後劉備拍板,這就是我需要的人才,諸葛亮也拍板,這就是我需要的老闆,所以這纔是最可能的情況。

因此綜合以上來說,三顧茅廬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先是諸葛亮去找了劉備,劉備在認識到了諸葛亮的價值後也去多次找了諸葛亮談話,通過兩人相互間長期的考察和了解,最終才促成了諸葛亮的出山。

而且對於劉備來說,他也是個梟雄,應該不可能如《三國演義》所說,見了諸葛亮一次就把他的地位提升到了比關羽、張飛還高的程度,也是長期的瞭解,才讓劉備決定重用諸葛亮,這樣才能說得通。

而對於諸葛亮來說呢?他的志向是當管仲、樂毅這樣的人物,劉備就是他最好的選擇。

當時的曹操、孫權已成氣候,就拿曹操來說,他身邊的重要謀士有一大堆,荀彧、賈詡、荀攸等等,都已在老曹身邊佔據了重要崗位。而孫權身邊呢?內有張昭,外有周瑜,如果諸葛亮去找曹操或是孫權的話,能得到什麼地位呢?而且當時他的名氣也不大,過去了就只能當普通人才用了,況且曹操和孫權集團已經做大,內部重要職位都有人佔了,他過去也很難佔到重要崗位,也就當不了管仲、樂毅了。

而就近的劉表呢?雖然諸葛亮是劉表的親戚,投靠劉表可能會得到重要崗位,但劉表沒有雄主氣質,投靠這樣的老闆也不會有前途。

而劉備呢?劉備當時勢單力孤,這個時候投靠劉備,如果能把劉備的勢力做大,諸葛亮就等於入股了原始股,將來升值空間自然可觀,而且諸葛亮與劉備相互間有了長期的考察,劉備也許諾會委以重用。當然,最爲重要的是劉備有雄主氣質,是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人,跟着這樣的老闆,將來也會有好的前途。

東漢末年諸葛亮爲什麼要投靠劉備 諸葛亮選其他人不是更好嗎 第5張

所以,在看了以上的分析後,我們完全可以得出結論,從很大程度上來說,並不是劉備把諸葛亮請出了山,而是諸葛亮願意追隨劉備。換了曹操、袁紹或是孫權這樣的人,諸葛亮其實也不願意投靠他們,正是出於諸葛亮自身的意願,也就註定了他就只能投靠劉備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