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胸懷天下 諸葛亮爲什麼不選擇投奔劉表

諸葛亮胸懷天下 諸葛亮爲什麼不選擇投奔劉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諸葛亮和劉表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諸葛亮胸懷天下爲何不投奔劉表?

我們瞭解諸葛亮是歷史名人,如今家喻戶曉,雖然時隔一千七百多年,至今依舊被公衆認可爲智慧的化身。那麼,諸葛亮爲何不在劉表主政的小朝廷上大顯身手,反而隱退山林靜觀時變呢?

要弄懂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理一理諸葛亮的生平。諸葛亮的祖上都是漢朝爲官者,雖然父母早亡,但是在叔父的教導與栽培下,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同時,爲了生存,不得不到處遷徙,見識到了北方的動亂與曹操的殘暴。所以,我認爲他不投奔曹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並非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曹操人才濟濟、投奔而去必然如同泥牛入海。但是,當他安居荊襄、又娶名士黃承彥女兒、在荊州文化圈中名氣漸長的時候,如何不投奔劉表謀取些許好處呢?

諸葛亮胸懷天下 諸葛亮爲什麼不選擇投奔劉表

(諸葛亮)

當時天下形勢是這樣的,北方曹操勢力逐漸壯大,儼然成爲獨霸一方的諸侯。劉表所管轄的荊州等地沒有戰亂之苦,人民豐衣足食,劉表等一衆名流癡迷於上層風雅,有偏安之心。從劉表的角度而言,他認爲風雅之士必須是經驗豐富、不被塵埃打擾的名流雅士,從這個層面諸葛亮顯然也不適合劉表的圈層條件。

另外一方面,對於二十七歲的諸葛亮來說,胸有大志,自不會安心加入一個沒有雄志的團隊。但是劉表集團儘管沒有雄心大志,可是依舊想招募所謂的雄心大志的人,畢竟被其他武裝割據勢力因此譏諷,這也恁沒有面子了。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卻又不主動入職,分明也有一種不滿的情緒在裏面。當然對於這樣的事情,劉表肯定也是略有耳聞,作爲過來人他理解爲秀才的酸楚之風也很正常。

當曹操準備軍隊南下的時候,劉表這個時候才意識到名士圈層並不能拯救荊州安危,而業已形成的人才結構也無法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調整,更何況他本身也不擅長這塊,臨時抱佛腳、效仿燕昭王,也難以有所成效。在驚慌失措之中,劉表居然因病而死,也避免了自己後面的受辱了。

如果諸葛亮投奔到劉表的小朝廷任職,恐怕也只能碌碌無爲,最後樹倒獼猴散,自身也落下不好的名聲。恐怕即便後來投奔劉備,也很難得到重用,畢竟從劉備對趙雲的任用就可見一斑。

諸葛亮屬於沒落的士族,儘管藉助當時的名士圈互捧,可是畢竟太過年輕,尚且沒有任何的從政經驗、從軍經歷等等,對於劉表、曹操等集團公司的HR來說,這就是缺乏工作經驗,不管對方如何“吹噓”,肯定難以謀得重要的職位,這對學有所成、志向遠大的諸葛亮來說,就是不得其時。

劉備準集團屬於白手起家,在各諸侯郡守的夾縫中求生存,歷經數次破產,依舊初心不改。劉備準集團雖然空缺職位衆多,但是待遇不是很好,稍有不慎還要連累跟隨者共赴失敗。這對於一般的人才來說,劉備準集團肯定不是好的選擇,但是,諸葛亮絕非一般人才,在劉備三顧茅廬之下毅然決定出山,準備成就劉備集團。

諸葛亮胸懷天下 諸葛亮爲什麼不選擇投奔劉表 第2張

(劉備)

諸葛亮跟隨劉備準集團的時候,恰逢劉備準集團將要再次覆滅,臨危受命,責任不可謂不大,然而與能力堪配,諸葛亮倒是很有成就感。經過赤壁之戰後,三分天下走勢趨於明朗,一切按照既定的戰略開始推進。如不是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連營火焚六百里,打亂了隆中對的既定戰略,天下形勢又是未知數。

諸葛亮雖然身居山林,卻心繫天下,慢慢揣摩天下大勢,腹有良策只待有緣人。這種開局即是終局的戰略眼光和縱橫捭闔的氣魄,正是他無人媲美的智慧之光。給正在創業路上迷茫失望的劉備撥雲見日,一時間茅塞頓開。

同樣的言論,如果劉表在世聽到,必然認爲是狂悖之言,乳臭怪談。而曹操多疑的性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若然聽到此語,必然朗聲大笑,山野村夫安敢妄議天下?

諸葛亮歸於劉備集團是必然,也是偶然,天下統一纔是歷史的趨勢,無可奈何蜀國弱小,一步走錯,步步就錯。關羽、劉備正是犯了兵家大忌,“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