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韓信的政治覺悟有多差?有哪些不智之舉?

韓信的政治覺悟有多差?有哪些不智之舉?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韓信有哪些不智之舉才導致最後被殺?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韓信領軍打仗是把好手,但是在政治上太過幼稚,這才導致了他的親兵來不及救他。

韓信一直沒意識到:自己必須死

韓信必須死,這並非危言聳聽。因爲劉邦從一開始就沒有信任過韓信,只是將他當做奪取天下的工具罷了。

一旦天下盡入劉邦手中,韓信就沒用了,他的存在對於劉邦來說只是威脅,說白了還是缺乏信任。

這主要和劉邦的用人方針有關,劉邦用人,忠心第一,至於能力反而並沒有那麼重要了。是不是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樣?但這就是事實。

我研究了漢朝幾十位開國功臣的經歷,發現劉邦的功臣主要分爲三類。

第一類人是從劉邦起兵之前就認識的熟人。這些人以沛縣人爲主,比如蕭何、曹參、夏侯嬰、樊噲、周勃,還有劉邦的發小盧綰。

對於他們,劉邦知根知底,大家相處了幾十年,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劉邦心知肚明。

因此,對於他們,劉邦給予了無條件的信任,他們便是劉邦集團核心中的核心。

而他們之中,除了蕭何,真沒什麼有大才的人。他們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嗎?沒有。

那麼他們爲什麼會那麼有名?因爲劉邦信任他們,給他們最多的出場機會。

打仗打多了,只要不死,即使是庸才也能成爲一個二流武將,運氣好點立下大功,甚至可以成爲一流武將。

說白了,他們的能力是日積月累磨練出來的。天知道劉邦爲了磨練他們,吃了多少次敗仗,這些事情屬於黑歷史,史書也不會記下來的。

韓信的政治覺悟有多差?有哪些不智之舉?

最好的例子就是夏侯嬰了,他以前就是個車伕罷了,後來跟隨劉邦起兵,當個武將是不可能的,他沒那本事。

但是劉邦是怎麼安排他的?讓他駕駛戰車,指揮車兵部隊作戰。

於是,擅長駕車的夏侯嬰便以名將的身份被後人所知,但是實際上呢,他武功很差,只不過駕車水平高罷了。

第二類人是中途投奔劉邦、忠心經過考察的人。

由於光靠沛縣的班底,不足以完成征戰天下的偉業,因此劉邦集團還需要吸納大量核心人員。

於是劉邦在部隊發展到一定規模後,開始吸納新的成員。

對於這些人,劉邦不敢輕易委以重任,都是將他們放在身邊好好考察,當確定對方的忠心後,纔剛將其放出奇歷練。

這些人中,以張良、陳平、灌嬰、靳歙、王吸、薛歐、周昌、周苛比較有名。

以張良爲例。

張良原本不是劉邦的人,他輔佐的是當時的韓王成。由於都是反秦的義軍,他與劉邦共事了很長一段時間,劉邦對其信任有加。

後來項羽請劉邦參加鴻門宴,項伯因爲欠張良一個天大的人情,於是冒死統治張良鴻門宴是個陷阱,不要和劉邦一同前往。

張良是怎麼做的呢?他將此事告知了劉邦,並讓其籠絡項伯在鴻門宴上爲其打掩護。

正是有了張良相助,劉邦才得以從鴻門宴全身而退。

然而當時張良還不是劉邦的人,卻如此關心劉邦的安危。後來項羽殺死韓王成,張良投奔劉邦,自然不會懷疑其忠心。

韓信的政治覺悟有多差?有哪些不智之舉? 第2張

第三類人則是非核心成員。

這些人大多自身就有一定勢力,因爲各種原因投奔劉邦。劉邦收留他們只是爲了壯大自己的勢力。

然而他們並非劉邦集團的核心成員,劉邦從未信任過他們,而韓信就屬於這第三類人。

畢竟韓信到了劉邦軍中也是做個管糧草的小官,並未呆在劉邦身邊。劉邦對他並不瞭解,但是因爲時局需要,不得不火速提拔他委以重任。

由於這第三類人隨着時局變化叛降不定,因此劉邦對於韓信從未有過信任,反而是處處提防。

此時如果韓信能夠表現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麼多半會被劉邦當做第二類人對待,接納其成爲核心成員。

奈何韓信的野心和他的能力一樣強,關鍵還不帶掩飾,這就犯了大忌。

劉邦自己吸引項羽的注意力,和項羽硬剛,派韓信率領大軍四處攻城掠地。

此時的劉邦其實是對韓信很不放心的,奈何自己手下實在是沒有拿得出手的帥才,能夠統帥大軍委以重任的只有韓信。

無奈之下,劉邦只能一邊分權一邊想辦法遏制韓信發展個人實力。

別看韓信手握幾十萬大軍,他連一個自己的幕僚或者心腹將領都沒有,他的手下全是劉邦的人,而且都是那種對劉邦忠心耿耿的人。

於是,劉邦兩次因爲兵源不足,輕輕鬆鬆奪了韓信的兵。

特別是第一次,劉邦來到韓信軍中,拿了他的兵符,將他的兵調走。結果韓信還在睡覺,對此全然不知,可見他的手下全是劉邦的人。

然而情況都到這一步了,劉邦的不信任昭然若是,韓信不僅不裝孫子,還將自己的野心暴露無遺。

就在攻下齊地不久,韓信就派人去向劉邦報告戰果,順帶提了一句。

說齊地太亂,叛服不定,需要有個齊王來管轄齊地,使齊地能忠於劉邦。然後韓信毛遂自薦,自己先暫時做個代理齊王,幫劉邦管理齊地。

別人毛遂自薦都是主公有需求問誰能解決這個問題,然後那些能人異士才自薦的。

韓信倒好,劉邦什麼都沒說,他就巴拉巴拉了一大堆,最後才表明意圖,告訴劉邦自己想當齊王。

韓信的政治覺悟有多差?有哪些不智之舉? 第3張

劉邦當時氣得直跺腳,恨不得給那使者幾個大嘴巴子。還是張良等人制止了他,讓他以大局爲重,乾脆封韓信當齊王好了,事情才告終。

然而,在劉邦的心裏,已經給韓信打上了“天生反骨”的標籤,對他處處提防。要不是他功勞太大,不好下手,劉邦很可能稱帝后第一個就把韓信給殺了。

韓信的不智之舉

本來吧,即使劉邦對韓信恨得牙癢癢,但是隻要韓信低調做人,不給人把柄。憑藉他此前立下的不世之功,做一輩子楚王問題不大。

壞就壞在韓信心裏沒點數,一方面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危機,另一方面沒有意識到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此時早已不是諸侯的時代了,這個天下皇帝說了算。

於是在韓信的一頓操作之下,最終將自己的最後一絲生機也給斷送了。他的所作所爲,簡直可以堪稱經典反面教材了。

失誤一:收留鍾離眛。

鍾離眛是誰?項羽身邊的四大心腹之一,楚漢爭霸期間他可是給劉邦添了不少麻煩。

漢朝建立後,劉邦滿天下的通緝鍾離眛。由於以前和韓信關係不錯,於是鍾離眛便投奔韓信,希望得到庇護。

韓信果然沒有讓劉邦失望,他果斷收留了鍾離眛,這無異於給了劉邦拿她問罪的機會。畢竟在當時,鍾離眛可是逆賊,犯的是十惡不赦之罪。

就在韓信收留鍾離眛後不久,劉邦便收到了消息。很明顯,韓信身邊有劉邦的人在日夜監視他。

劉邦採取陳平的計謀,打着外出巡遊的幌子,“順路”途徑韓信所在地。

按照禮制,身爲楚王的韓信必須要前往面聖。

然而韓信做賊心虛,懷疑劉邦是不是知道了什麼,所以要對付自己?(還算有點腦子)

正在猶豫不決時,有人向他建議,用鍾離眛的腦袋去向劉邦請功,這樣就可以化險爲夷。

韓信有些心動了,鍾離眛到是條漢子,一看韓信這樣,也不囉嗦,直接自刎了。

於是韓信便拿着鍾離眛的腦袋去見劉邦。

韓信的政治覺悟有多差?有哪些不智之舉? 第4張

這無疑是不打自招。鍾離眛之前都躲在哪裏?劉邦滿天下找他都找不到人,你韓信怎麼突然就有他的人頭了?是不是你窩藏了鍾離眛?

於是乎,我們的兵仙韓信就這麼被劉邦給抓了,實在是諷刺。

不過,劉邦還算是個實在人,竟然把韓信丟去按正常流程會審。

會審的官員中有不少韓信的老熟人,自然不會刻意爲難韓信,最後會審的結果是因爲證據不足,將韓信給放了。

不過劉邦依然以此事爲藉口,將韓信的楚王給廢了,收回其封地封給了幾個劉姓宗室,將韓信改封爲淮陰侯。

失誤二:意圖謀反

韓信一下子從掌管封國軍政大權的諸侯王,變成了只有封地食邑,沒有實權的列侯。從此,他只能看劉邦的臉色行事。

對於劉邦來說,此時的韓信的威脅已經大大降低,如果他能老老實實做一輩子閒散侯爺,劉邦還是願意養他一輩子的。

奈何韓信到了這時候,還沒看清形勢,還在心裏埋怨劉邦。最後,他做出了一個絕對錯誤的決定,使得自己陷入了必殺之局。

當時,陳豨晨曦出任鉅鹿郡守。臨行前韓信爲他送行,交談中,韓信竟然教唆陳豨在外起兵反叛,到時候自己在京城做內應,控制住朝臣,二人合力奪取大漢江山。

當時劉邦以及一干功臣都在世,異姓諸侯王的力量已經被廢除了。這天下已經沒有力量可以威脅到大漢江山的穩固,此時反叛與作死無異。

韓信最大的失誤,以及親兵爲何沒有救他

就在韓信緊鑼密鼓地實施他的計劃的時候,卻發生了一個意外,有人竟然向朝廷告密了。

更離譜的是,韓信竟然沒有發現。作爲一個常年行軍打仗的大將,這警惕性實在是太差了,從這點也可以看出,他的計劃難以實現。

韓信的政治覺悟有多差?有哪些不智之舉? 第5張

當時,劉邦正在外領軍打仗,城中大事皆由太子、呂后以及丞相蕭何決策。

雖然太子很廢材,但是呂后和蕭何都不是普通人,什麼大場面沒見過。

他們一點也不驚慌,反而很淡定地商討如何對付韓信,最後的結論是:由蕭何將韓信騙進宮中,再由呂后將其處死。

蕭何依計找到韓信,謊稱陳豨的軍隊已經被劉邦的大軍擊敗,宮中在大擺慶功宴,要韓信一起進攻參加酒宴。

此時,韓信犯了此生最大的失誤,他竟然沒有帶親兵,就這麼和蕭何一起進宮了。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爲他對蕭何絕對的信任。而這一切都要從他們第一次見面說起。

當初韓信在項羽手下混的不如意,於是一氣之下改投劉邦,結果還是當個小兵。

當時蕭何在軍中當軍師,順便負責後勤。當時韓信負責看管糧草,因此和蕭何經常見面。

這一來二去熟絡了,自然就多了聊天的機會。這一聊,簡直把蕭何驚呆了,原來軍中僅有此等熟知兵法的神人。

於是便想找機會向劉邦舉薦韓信。

可惜蕭何還沒找到機會,韓信便因爲一直得不到重用跑路了。

於是蕭何顧不上其他,奮力追趕韓信。結果劉邦聽到的消息是:軍師跑路了。

劉邦當場呆掉了,他手下就這一個謀士,蕭何要是不在了,這仗還怎麼打?他手下那羣武將連個計謀都不會用,難道要和無敵的楚軍硬鋼?

還好過了一會,蕭何便帶着韓信回來了。劉邦問明緣由後,喜極而泣。

韓信的政治覺悟有多差?有哪些不智之舉? 第6張

剛說手下的武將連個用計謀的都不會,蕭何就給他找了個會用兵法的,於是對韓信委以重任。

在韓信看來,蕭何是自己的伯樂,他是不會害自己的。然而實際上,蕭何的舉動只是對劉邦盡忠罷了,他和韓信的關係並沒有韓信想得那麼好。

所以當韓信要威脅到劉邦的江山時,蕭何毫不猶豫地去除掉韓信。

當韓信跟着蕭何進入宮中,才發現中計了。他被重兵包圍,插翅難飛。此時,他雖然很憤怒,但是還算淡定。

因爲,當年劉邦曾向他許諾“三不殺”: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器不殺。此時天下人盡知,如果他被殺,那麼劉邦這皇帝的名聲就臭了。

他太天真了,劉邦可是流氓出身,也不想想爲什麼他要做出這麼繞口的許諾?裏面肯定有貓膩。

於是乎,韓信被人用麻袋裝起來,吊在屋檐下,用木棍給敲打死。是真正的上不見天下不着地,也沒用鐵器。

這種實在是太憋屈了,而當他的親兵得到消息的時候,爲時已晚,韓信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