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拓跋燾作爲北魏皇帝爲穩定政權做出重大貢獻,爲何會死於非命?

拓跋燾作爲北魏皇帝爲穩定政權做出重大貢獻,爲何會死於非命?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拓跋燾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北魏拓跋燾的時代,可以說是英雄一戰著功名的時代。拓跋燾在位期間,勤耕政務、勵精圖治、政治開明,榮獲北魏一代明君尊稱。同時,他還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傑出軍事家,屢次南征北戰、鎮壓地方起義、大破柔然,最終統一北方,結束了五胡十六國這樣一個混亂的時代,擴大了北魏的軍事版圖,爲北魏政權的穩固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儘管拓跋燾晚年性情大變,誅戮過多,推行嚴酷刑罰,惹得百姓怨聲載道,引發政局混亂。但他統一北方,爲北魏後世的發展奠定基礎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拓跋燾作爲北魏皇帝爲穩定政權做出重大貢獻,爲何會死於非命?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驍勇善戰的國家獨裁者,卻在晚年備受孤獨的煎熬,最後死於自己寵信的宦官宗愛之手。這其中到底有多少彎彎繞繞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晚年孤獨,寵信閹人,終是養虎爲患

宗愛,是拓跋燾晚年最寵信的太監。儘管他因犯了罪被閹割送進宮成了閹人,且自身出身低賤,來歷不明。但他爲人八面玲瓏、最擅察言觀色,幹活麻利又極其諂媚。因此在宮中混得風生水起,並不斷得到升遷,官至中常侍(皇帝的顧問),常常伺候拓跋燾左右,甚至跟隨拓跋燾南征,侍候其生活起居。很快,因爲宗愛的種種出色表現,拓跋燾對其信賴漸增,故而在瓜步山大賞羣臣之際,封宗愛爲秦郡公。

其實,拓跋燾此舉也是有道理的。在位期間,拓跋燾因重用漢人崔浩,縱容其屢次挑釁鮮卑舊貴族權威,間接把鮮卑貴族勢力得罪了。而後又利用崔浩推進滅佛運動,導致政局發展到不可挽回之際,禍水東引,下令滿門抄斬崔浩及其姻親平息衆怒,寒了親信漢臣的心。由此,到了晚年之時,失去了政治上的導師和軍事上的主謀的太武帝拓跋燾,無一人可交心,無一人可親近,真正嚐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

而這也是殺伐果決、屠戮多人的帝皇無法避免的悲哀。就連生前一言九鼎,殺伐任己,稱霸天下、實現大一統的秦始皇亦是如此,在死後屍首臭氣熏天也沒人理睬。由此,晚年的拓跋燾開始困惑、迷失政治方向,開始亂吃藥、亂殺人,身邊朝臣無一不畏懼他,隨侍左右的太監宗愛就自然而然的成爲了親近可心的人。宗愛深受寵信,權力日益膨脹,這就成了拓跋燾日後死於非命的悲劇源頭。

拓跋燾作爲北魏皇帝爲穩定政權做出重大貢獻,爲何會死於非命? 第2張

斡旋官場,不得不剷除異己,以求苟命

宗愛作爲宦官,爲人陰險狡詐、性格暴躁,常常借拓跋燾交予他督辦的軍政事務的機會幹一些不法勾當。在拓跋燾親征、太子監國之際,宗愛的不法行爲被精明的拓跋晃察覺,爲苟存性命,宗愛開始了一系列的剷除異己的謀劃。

宗愛蒐集仇尼道盛和任平城的把柄,尋覓時機惡人先告狀。在拓跋燾出征結束返宮之時,宗愛在他耳邊添油加醋地控訴仇尼道盛和任平城二人的罪行,極力詆譭太子及其門下衆人。而被接窘而來的政治、軍事重挫搞得焦頭爛額的拓跋燾本就心情煩鬱、異常煩躁。他聯想到近來北方各遊牧民族因不滿自己稱霸一方,內心蠢蠢欲動、小動作頻頻,一個稍不謹慎很可能就會斷送掉自己多年來苦心經營的基業。

而在這外內交困的特殊時期,底下的官員還那麼不省事,闖禍連連,思慮至此,拓跋燾勃然大怒,猛地將酒杯一擲,怒吼道:“太子整天都在想些什麼?聚貨斂財那是一個太子該乾的事嗎?如今四海不靖,文教不興,國家若是亡了,哪還有什麼金銀珠寶?仇、任二人不知傾心輔佐太子修身治國平天下,偏教唆他幹些不法勾當,是活得不厭煩了。擬詔,將仇、任兩人斬首,徹查此事。凡參與此事的東宮黨羽,不論官職大小,皆一概論處!”

拓跋燾作爲北魏皇帝爲穩定政權做出重大貢獻,爲何會死於非命? 第3張

此次拓跋燾的震怒,引發了一場牢獄大災。以太子拓跋晃爲首的一衆黨羽悉數被牽連其中,仇尼道盛、任平城被斬首示衆,大批東宮官員被捕入獄。太子一支多年來栽培的勢力被連根拔起,失去庇佑的拓跋晃惶惶不可終日、提心吊膽,恐受牽連,最終因憂慮過度,積怨過深而英年早逝,時年二十四歲。在這一場官宦內耗中,宗愛再次憑藉其陰謀詭計剷除異己,放眼整個朝堂,幾乎已經沒有可以與他相抗衡的力量了。宗愛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這也爲他後來祕密謀殺拓跋燾埋下伏筆。

宗教背景與政治利益的糾葛,將拓跋燾推向了死亡的邊緣

公元445年,蓋吳起義,太武帝拓跋燾率兵鎮壓。但在剿滅異己之時,拓跋燾在佛門淨地,竟發現了大量武器。因而拓跋燾心生嫌隙,懷疑佛教徒與叛軍勾結,密謀造反,便想尋求機會重新整頓社會的思想領域。

但佛教在魏晉時期,可以說早已經發展到空前盛世的階段。從道武帝開始,北魏的歷代統治者都十分推崇佛教,並一度用佛教習俗來教化衆人。但隨着佛教的深入發展,百姓對佛教的信仰已經達到不可抑制的階段,而社會各方勢力更是經常利用佛教來擴充黨羽、充盈門庭,爲自己謀權奪利。這一局面直接導致了社會的僧侶數目日漸龐大,各地自願參軍的隊伍人數銳減。長此以往,保證社會穩定的軍事補給力量來源將得不到保障,恐生社會禍端。

除此之外,佛教在發展過程中宣傳的一些理論,間接挑戰了最高統治者的權威,這讓拓跋燾深感不安。再加上崔浩在世之前,曾多次表達對佛教的厭惡之情,讓自己對佛教的最後一絲好感消耗殆盡。在多重考慮之下,拓跋燾正式下令在全國開展滅佛運動。

拓跋燾作爲北魏皇帝爲穩定政權做出重大貢獻,爲何會死於非命? 第4張

但是,英明一世的拓跋燾卻沒有想到自己開展的此次滅佛運動,將最大的禍端遺留在了身邊,那便是宗愛。作爲一名對佛教抱有極高信仰的佛教徒,宗愛是不能容許拓跋燾如此毀滅佛教的。再加上,自己在設局殺死太子一黨之後,拓跋燾已經漸漸察覺到真相,時常在自己面前流露懺悔之心。何況晚年的拓跋燾性情大變,喜怒無常,極嗜殺戮。說不定哪天他想起已逝的太子來,會怪罪到自己身上,把自己給殺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宗愛決定先發制人,在452年謀殺了太武帝拓跋燾。

真是世事難料啊!統一北方的一代驍勇善戰之神拓跋燾既沒有馬革裹屍,也沒有戰死沙場,卻死在了自己寵信的無恥宦官宗愛之手。悲乎!小夥伴們,關於拓跋燾晚年死於太監之手的原因,你們怎麼看呢?歡迎關注並在評論下方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