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張飛的家產是從哪裏來的?爲啥比劉禪還多

諸葛亮張飛的家產是從哪裏來的?爲啥比劉禪還多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仔細推敲一下“扶不起的阿斗”的說法本身就是個悖論,而劉禪似乎成了蜀漢滅亡的替罪羊。既然“扶不起”那就不是主要原因了,劉禪說白了就是個擺設,既然是擺設那就不是決定因素,既然扶不起那就壓根不用扶,或者意思意思也就好了,所以蜀漢滅亡的決定因素絕不再劉禪,而是另有他人。

我們先來看看當時蜀國的國情。根據相關的史料記載,蜀國從上刀下,從國君到平民,大家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所謂的皇家也只不過堪堪吃頓飽飯而已。當時的真實情況是,三個尋常百姓家就得負責一個士兵的吃喝拉撒還有武器輜重。

三家養一個兵,七家養一個官,一家只有三口人,蜀漢怎能不滅亡

諸葛亮張飛的家產是從哪裏來的?爲啥比劉禪還多

七個老百姓家庭就要負擔一個官員的所有開支。這裏說的家庭可不是一個大家族,而是可憐的三口之家。這是極不正常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和當時所說的“孝子不離父”有衝突了。百姓的日子這麼苦,皇帝的日子也好過不到哪裏去。當時的國庫就是鑽進一個耗子進去估計也得餓死在裏面。

劉禪想封賞一個臣子估計也只能是口頭表揚居多了。當時諸葛亮的家產都比劉禪的多。說出這句話很多讀者可能要爲諸葛亮鳴不平,他老人家可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人都是爲了國家過勞死的,怎麼可能家產比皇帝的還多,這不是造謠中傷嗎?

其實這種想法源於讀者對諸葛亮的誤解,誠然,諸葛亮一心爲公是一點疑問沒有的,但一心爲公不必非得家徒四壁。在劉備時期打了大勝仗就會經常封賞有功之臣。我們來看一下史書上的記載。

當時劉備把西川收入囊中之後賞賜了諸葛亮、張飛、關羽還有法正五百斤黃金,千金銀兩,還有五千萬錢,其它亂七八糟的暫且不算。再來看看蜀漢滅亡時候盤點的明細:金銀各兩千斤,除此之外一個鋼鏰也沒有了。由此可見,諸葛亮家比國庫富裕還是可能性很大的。

諸葛亮張飛的家產是從哪裏來的?爲啥比劉禪還多 第2張

劉備好面子,諸葛亮想立功。這兩人這麼一弄,蜀漢的國庫自然是充盈不起來。根據史料考證,當時蜀國全部人口不足一百萬,其中需要養着的人就有十六萬。那麼這不到一百萬人,去掉需要養着的軍隊和官吏,去掉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剩下的人要養活這麼多人吃喝拉撒,負擔肯定不是一般的重,難怪老百姓都窮的揭不開鍋了。

“舉孝廉,父別居”,正常情況下一家應該是五口人。因爲當時不合父母同住是不孝順的表現。但是蜀國平均一戶只有三口人,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年輕的勞動力都已經跟着諸葛亮打仗去了,家裏只剩下了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就是這些人在搞生產,苦苦支撐着前線的補給,苦苦支撐着諸葛亮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偉大理想。

要想實現這個理想也不是一點可能性也沒有?歷史上不是有很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例子麼?估計諸葛亮也是這麼想的。但問題是那些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案例成爲背景的一方要麼是廢物點心,要麼就是驕傲自大。可蜀漢的敵人是這樣的麼?曹魏號稱兵甲百萬,良將千員,軍師謀士更是舉不勝舉。

這種情況怎麼可能被投機取巧,怎麼可能輸掉一兩場戰役就會土崩瓦解。這簡直就是癡人說夢啊。諸葛亮肩負着劉備託孤的恩情和衆人,自己有想實現在隆中就已經成形的人生抱負,他必須要幻想,幻想自己可以出奇制勝,可以以少勝多,可以以弱勝強。

諸葛亮張飛的家產是從哪裏來的?爲啥比劉禪還多 第3張

結語:但是無情的現實向他證明,這一切都是一廂情願,都是他構建在自己想象中的空中樓閣。那些孤苦伶仃還在田間耕種的老人,他們怎麼能支撐起前線幾十萬將士的糧草呢?即便勉強支撐下來,那這種消耗戰能拼的國地大物博,國力遠勝於蜀國的曹魏麼?

蜀中本來是一片沃土,是天府之國,可到後來變成了民生凋敝的鹽鹼地,到底是誰的過錯呢?大家可以再想一下這個情景,劉禪不是那個開城投降的無能國君,而是要帶着子民奮起反抗。問題是已經餓的直不起腰來的老百姓有力氣反抗麼,他們多半會希望在曹魏的領導下說不定還可以吃頓飽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