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元朝皇帝元順帝簡介:他的名字在蒙古語中意爲什麼?

元朝皇帝元順帝簡介:他的名字在蒙古語中意爲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Toghon Temür,蒙古語意爲“鐵鍋”,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國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爲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元明宗長子,元寧宗長兄。生母是邁來迪。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於察合臺汗國境內,天曆二年(1329年)元明宗繼位後回到元朝,將妥懽帖睦爾流放到高麗大青島與廣西靜江(今桂林)。元文宗、元寧宗相繼駕崩後,妥懽帖睦爾被太后卜答失裏下令迎回,至順四年(1333年)六月八日即位於上都。

元朝皇帝元順帝簡介:他的名字在蒙古語中意爲什麼?

至元六年(1340年),妥懽帖睦爾扳倒權臣伯顏而親政。親政初期,他勤於政事,任用脫脫等人,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統治危機,史稱“至正新政”,包括頒行法典《至正條格》,以完善法制;頒佈舉薦守令法,以加強廉政;下令舉薦逸隱之士,以選拔人才。

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積弊已久的社會問題,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發了元末農民起義。後期逐漸怠政,沉湎享樂,元廷內鬥不斷,外部民變迭起,無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閏七月,明軍進攻大都,妥懽帖睦爾出逃,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對全國的統治結束。

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二十八日,妥懽帖睦爾駕崩於應昌,享年五十一歲。廟號惠宗,蒙古汗號爲“烏哈噶圖汗”。明朝爲其上尊號爲“順帝”,民間又稱其爲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等。

元末明初文人權衡:“帝在位三十六年,當元統、至元間,帝受制權臣,相繼或死或誅,帝恐懼之心弛,而寬平之心生……向使庚申帝持其心常如至正之初,則終保天下,何至於遠遁而爲亡虜哉!……庚申帝豈昏愚者哉?觀其欲殺是人也,未嘗不假手於人,外爲不得已之狀,內實行其欲殺之志。其問甲則曰:‘乙與汝甚不許也。’”

元朝皇帝元順帝簡介:他的名字在蒙古語中意爲什麼? 第2張

“問乙則曰:‘甲與汝甚不許也。’及甲之力足以去乙,則謂甲曰:‘乙嘗欲圖汝,汝何不去之也?’乙之力足以去甲,則亦如是焉。故其大臣死,則曰:‘此權臣殺我也。’小民死,則曰:‘此割據弄兵殺我也。’人雖至於死,未嘗有歸怨之者,豈昏愚者所能爲之也?……庚申帝豈優柔不斷者哉?自至正改元以來,凡權臣赫赫跋扈有重名者,皆死於其手,前後至殺一品大官者,凡五百餘人,皆出指顧之間,而未嘗有悔殺之意,此豈優柔不斷者所能哉!然則竟以何者而失天下?曰:由其陰毒故也。且自古有天下之君,蒞九五之位,惟秉陽剛之德、總攬陽剛之權者,爲能居之。若操陰毒之性者,適足亡天下耳!”

清朝宗室昭槤在《嘯亭雜錄》:“元順帝亡國之君,無足置議,然有二三政事遠勝前人者。巴延擅權,舉國依附,帝能識托克托於行間,密與之謀,一旦立解兵柄,貶謫遠方,頗有英颯之姿。明宗被弒多年,帝首發其逆謀,將雅爾特爾穆子孫鹹置於法。雖遷逼太后,謀害皇弟,不無太忍,然較唐敬宗敬禮陳宏敬,明天啓之不究詰方從哲、崔文升,反將劾奸諸臣屈陷成獄者,不啻霄壤矣。又能任漢人賀惟一爲相,改革蒙古勳臣專擅之風,亦良能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