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孫臏爲了設計除掉龐涓,他都用了什麼辦法?

孫臏爲了設計除掉龐涓,他都用了什麼辦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孫臏的文章。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衛國,打下了兩個地方。但魏國一直想吞併衛國,現在趙國想來分一杯羹,魏國當然不答應,於是就派龐涓帶兵攻打趙國的國都邯鄲。趙國不是魏國的對手,向齊國和楚國求救。齊威王問大臣的意見,鄒忌說不如不救,有個人叫段幹朋說:“不救趙國對我們沒有好處。現在魏國的主力在邯鄲,如果我們到邯鄲去救援,並不一定能救下來。不如向南去進攻魏國的襄陵,這樣使魏軍來回奔波疲憊,即使邯鄲被攻下,我們也可以利用魏軍的疲憊打敗它。”齊威王接受了他的建議。這裏還有個緣由,鄒忌跟田忌的關係不好,所以有人對鄒忌說:“您應該讓田忌帶兵討伐魏國。如果他打勝了,那是您的計謀正確;如果他打敗了,那麼他不是戰死就是受處罰。”鄒忌於是向齊威王建議,派田忌進攻襄陵。

孫臏爲了設計除掉龐涓,他都用了什麼辦法?

齊威王派一路軍隊與宋國、衛國一起進攻魏國的襄陵,派田忌與孫臏帶另一路救趙國。齊威王想讓孫臏擔任主將,孫臏說:“受過刑的人不能擔任主將。”於是讓田忌做主將,孫臏做軍師。田忌想直接去救趙國,孫臏說:“想要解開亂掉的絲線,不能生拉硬扯;解開鬥毆的人,不能捲進去亂打。要扼住爭鬥者的要害,爭鬥者因形勢限制,不得不自行解開。如今魏國攻打趙國,精銳部隊一定在趙國,國內的部隊就是些老弱殘兵。所以不如馬上帶領軍隊進攻大梁,魏國肯定會放棄趙國而回兵自救。這樣就解了趙國之圍。”田忌聽了孫臏的意見。龐涓果然中計,孫臏在桂陵這個地方設伏,大敗魏軍。這就是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

不過趙國的邯鄲還是被魏國佔領了。過了兩年,秦國打下了魏國的安邑,魏國不能兩面作戰,所以魏惠王和趙成侯在漳水邊會盟,講和,魏國把邯鄲還給了趙國。

孫臏爲了設計除掉龐涓,他都用了什麼辦法? 第2張

公元前342年,魏國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問:“早去救好還是晚去救好?”鄒忌說:“不如不救。”田忌說:“如果不救,韓國就要併入魏國,不如早點去救。”孫臏說:“如果早去救援,魏國的軍隊還沒有疲憊,這樣我們是代替韓國受魏軍的攻擊,回過頭來反倒聽從韓國的指揮。況且魏國有滅掉韓國的打算,我們晚一些去救援,韓國必定對齊國感恩戴德,我們趁機與韓國結下親密的關係,這時魏軍也疲憊了,對於我們來講能就獲得更大的利益。”齊威王聽從了孫臏的建議。韓國依仗有齊國救援,五次與魏國交戰,結果五次都失敗了。這時齊國趁勢出兵,派田忌爲將,孫臏爲軍師。魏國於是大量增兵,讓太子申做上將軍,龐涓爲將軍。魏軍經過外黃的時候,有個人叫徐子,對太子申說:“我有百戰百勝的辦法。”太子申說:“可以讓我聽聽嗎?”徐子說:“本來就是要獻給您的。太子領兵,即使大勝,富也不過擁有魏國,貴不過做魏王。如果打敗,太子之位卻可能不保了。這就是我百戰百勝的方法。”太子申說:“好,我一定聽你的意見回國去。”太子走後,徐子說:“太子雖然想回去,已經不可能了,那些勸太子打仗,從中得利的人太多了。”果然,太子想回去,給他駕車的人說:“將軍領兵剛出來就回去,和打敗仗是一樣的。”太子只好出兵。

孫臏爲了設計除掉龐涓,他都用了什麼辦法? 第3張

孫臏這次還是用“圍魏救趙”這招,龐涓於是撤兵回魏國。孫臏對田忌說:“三晉的軍隊一向悍勇,所以看不起齊國的軍隊,認爲齊兵膽小怯懦。善於指揮作戰的將領,就要利用這一點。兵法上說:‘急行軍百里以求取勝利,可能損失上將軍;急行軍五十里以求取勝利,可能有一半的士兵逃跑。’命令軍隊進入魏國後第一天砌十萬人吃飯的竈,第二天砌五萬人的竈,第三天砌三萬人的竈。”龐涓也熟讀兵法,所以每天去看齊國人留下的竈,看了三天,很高興,“我就知道齊軍膽小,到了我國境內才三天,逃跑的人就超過了一半。”於是放棄了他的步兵,只帶精銳部隊日夜兼程追擊齊軍。孫臏估計龐涓的行程可以追到馬陵,於是在馬陵埋伏。馬陵這個地方道路狹窄,兩旁多是高山險阻,孫臏讓一萬善射的士兵埋伏在馬陵道兩旁,對他們說:“一看見火光就射箭。”他又把道路上的一棵樹挖去樹皮,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下。”當晚龐涓果然到了,見樹上有字,舉火來看,還沒看完,萬箭齊發,魏軍大亂。龐涓自知逃不了,於是拔劍自刎,臨死前說:“這下倒成就了這小子的名聲!”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魏國大敗,太子申被俘。魏國因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