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齊國霸業在齊桓公晚年時逐漸褪色,真的跟他昏庸寵信奸臣所致嗎?

齊國霸業在齊桓公晚年時逐漸褪色,真的跟他昏庸寵信奸臣所致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當一提起齊桓公總會想起電視裏面的那位,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齊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齊楚兩國於召陵訂立盟約,楚國從表面上對周天子(實際是齊國)表示服從。

夏,楚王使屈完將兵扞齊,齊師退次召陵……乃與屈完盟而去。

齊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與各諸侯國在葵丘會盟,周天子向齊桓公賞賜祭祀用的肉,這是周天子對諸侯的最高獎賞,也是後世史學界所認爲的,齊桓公霸業的巔峯。

三十五年夏,會諸侯於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無拜。

但從此之後,齊桓公的霸業似乎就開始走下坡路,因爲在齊桓公的身上發生了一系列令人耳熟能詳的故事:隨着年齡的增大,他變得越來越昏庸。

我爲什麼說齊桓公年老昏庸是一個“故事”呢?因爲史書在提及齊桓公晚年經歷的時候,最喜歡給大家講故事。

齊國霸業在齊桓公晚年時逐漸褪色,真的跟他昏庸寵信奸臣所致嗎?

據說,齊桓公從來沒吃過人肉,覺得非常遺憾,於是一個奸臣(易牙)就把自己的兒子宰了,烹製成美食獻給齊桓公;

據說,齊桓公喜歡某位小鮮肉(豎刁),希望他能經常陪伴在自己身邊,於是那位小鮮肉就把自己給閹了,進宮每日陪伴齊桓公;

據說,某位外國王子(衛開方)愛齊國甚於愛自己的國家,連續十五年沒有回去,父母死了也不奔喪,齊桓公認爲他忠於齊國。

面對此情此景,齊桓公對這三人好得不得了,認爲他們是世間難尋的大忠臣。

桓公病,五公子各樹黨爭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宮中空,莫敢棺。桓公屍在牀上六十七日,屍蟲出於戶。

如果我們信了這個邪,自然會覺得齊桓公前後反差太大,沒有了管仲就是昏君一個。但在我看來,這種記載非常不負責任,就是在用民間故事的講述方式,胡亂演繹利益集團之間的平衡與博弈。

在這個故事裏,誰都知道那三個奸臣不是好東西,就齊桓公不知道,甚至還不聽管仲的臨終遺言,這不是老糊塗是什麼呢?

可問題是:如果我們把齊桓公去世之後,齊國內亂的客觀背景分析一番,自然會得出不同的答案。

在齊桓公春秋鼎盛之時,他爲了避免子嗣與自己爭權奪利,所以非常看重子嗣之間的力量平衡。

換言之,在齊桓公時代,沒有哪位公子特別強,甚至太子都沒有獨佔鰲頭的實力。太子和公子們依託自己的母族,成爲齊國的實力派之一。

初,齊桓公之夫人三:曰王姬、徐姬、蔡姬,皆無子。桓公好內,多內寵,如夫人者六人,長衛姬,生無詭;少衛姬,生惠公元;鄭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華子,生公子雍。

齊桓公有十多個兒子,其中實力接近,都有機會繼位的兒子就有五個。

齊國霸業在齊桓公晚年時逐漸褪色,真的跟他昏庸寵信奸臣所致嗎? 第2張

到底應該由誰來繼承齊桓公的霸主之位呢?史學界到現在都沒個定論,因爲這五個兒子各有所長,他們手中的實力也不相上下。

在這種背景下,不管齊桓公有沒有明確指定誰接班,剩下的四個都是不會服氣的。到了那個時候,自然是齊桓公一涼,這五個兒子就開始“友好切磋”。

第一個繼位者是齊桓公的長子公子無虧,但他繼位僅三個月,就被三弟公子昭給砍死了;

面對這種歷史事實,誰敢說這是齊桓公任用奸臣所導致的?哪個奸臣有那麼大的能量,讓一個原本強盛的國家亂上半個世紀?

面對這種歷史事實,別說是三個奸臣,就是管仲活着又能如何?

是的,在這五兄弟奪位的過程中,三個奸臣都曾出鏡,但我們同樣很難說,他們的做法有什麼錯誤。

比如說易牙和豎刁,他們在齊桓公去世之後擁立公子無虧,這種做法是不是錯誤的呢?顯然不是。因爲在談及接班人的時候,齊桓公中意的到底是公子無虧還是公子昭?這事根本說不清楚。

桓公與管仲屬孝公於宋襄公,以爲太子。雍巫有寵於衛共姬,因宦者豎刀以厚獻於桓公,亦有寵,桓公許之立無詭。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

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諸侯兵送齊太子昭而伐齊。齊人恐,殺其君無詭。

在這種背景下,誰敢說與公子昭競爭的公子無虧更有資格當國君?那麼齊國和宋國立刻就要開戰,而此時的齊國正處於內亂之中,一旦開戰勝負難料,而且史書明明白白地寫着“齊人恐”。

通過外國勢力的干涉,公子昭順利修成正果,而公子無虧、易牙和豎刁三人則成爲衆人唾罵的國賊,這怎麼看都像是成功者朝失敗者潑的污水。

齊國霸業在齊桓公晚年時逐漸褪色,真的跟他昏庸寵信奸臣所致嗎? 第3張

再說衛開方,他既沒有支持公子無虧,也沒有支持公子昭,而是支持齊桓公的四子公子潘。如果按照齊桓公臨終前的看法(不是立公子無虧就是立公子昭),那麼公子潘哪條都不佔,繼承人跟他毫無關係。

按照這樣來說,衛開方支持公子潘奪位,顯然是野心家擾亂齊國統治秩序的行爲。可結果呢?公子昭順利繼位之後,並沒有追究公子潘和衛開方的責任,公子潘後來殺了公子昭的繼承人,還是衛開方動的手。

十年,孝公卒,孝公弟潘因衛公子開方殺孝公子而立潘,是爲昭公。

由此可見,公子昭雖然在宋國的武力支持下成爲齊國國君,但他頂多也就幹掉淪爲“首惡”的公子無虧三人,根本沒能力收拾其他公子,這也爲齊國後來的動盪埋下了伏筆。

那麼問題來了:難道公子潘的強大勢力是衛開方帶來的嗎?難道沒有衛開方,公子潘就沒心思爭奪國君寶座了嗎?答案顯然都是否定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三個奸臣,其實都不過是爪牙或打手一流的人物,說他們主宰齊國朝堂進而禍亂天下,顯然有些高估他們的影響力了。

齊桓公晚年之所以會落得如此下場,齊國之所以會在齊桓公去世之後動盪近半個世紀,主要是因爲他生前過於在意權力制衡,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大家可以想一想,有哪位帝王或國君像齊桓公這樣,同時重用五個兒子,讓他們權力相當,最後卻安然無恙的?

我隨便舉幾個例子:孫權這麼玩,兒子造反;李世民這麼玩,兒子造反;康熙這麼玩,兒子造反……

讓衆多兒子相互制衡,其結果必然會有人鋌而走險,即使沒有在老皇帝生前鋌而走險,等老皇帝走了之後,這幾個兒子肯定也會打成一團。

仔細想了想,似乎沒有例外。

齊國霸業在齊桓公晚年時逐漸褪色,真的跟他昏庸寵信奸臣所致嗎? 第4張

從這個角度來看,什麼齊桓公吃了廚子帶來的人肉,什麼某位小鮮肉爲齊桓公現身,什麼某位精神齊國人大唱讚歌之類,實在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

如果齊桓公不搞出這種衆多兒子相互制約的格局,要殺這幾個所謂的奸臣,還不是新國君一句話的事?

從這個角度來看,齊桓公去世之後,齊國之所以會大亂,完全是因爲齊桓公操作失誤。

最後一個問題是:齊桓公爲什麼要這樣做呢?他難道不知道衆多兒子爭權奪利的結果嗎?

齊桓公肯定是知道的,因爲齊桓公本人之所以能上位,就是因爲齊國發生內訌,齊襄公被殺,齊桓公又在奪位期間殺了兄弟公子糾,他比誰都清楚衆多兒子爭權奪利的害處。

但齊桓公依然這樣做了,主要原因還是因爲:如果齊桓公不這樣做,他就沒有安全感。

如果只培養一個兒子,等這個兒子勢大之後,難保他不會鋌而走險火併自己,就算兒子沒有這種想法,難道還不會有人攛掇他嗎?

當羣臣只需要在老國君和壯年太子之間做選擇時,恐怕沒什麼人會選擇老國君,因爲隨着他年齡的增長,投資潛力自然會越來越小。

而壯年太子則不然,在他沒有成爲國君之前率先投資,將來就很容易吃個飽。如果再撩撥他出兵幹掉老國君,自己在其中充當劊子手,恐怕更有機會賺個盆滿鉢滿。

再者,如果只培養一個兒子,萬一這個兒子出現什麼意外,而老國君年事已高,沒多少時間培養新的接班人怎麼辦?

到了那個時候,恐怕就是一衆外戚和權臣把持朝政,老國君的接班人只能當個傀儡,運氣差點直接被幹掉,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戰國時期的田氏代齊和三家分晉,其實都是由於國君一脈弱勢,引發的羣臣犯上作亂。

齊國霸業在齊桓公晚年時逐漸褪色,真的跟他昏庸寵信奸臣所致嗎? 第5張

不止是戰國時代如此,翻開史書,從春秋到唐末,類似的事情從來都不是什麼新聞,因爲在貴族政治時代,這種情況是無解的。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史書在講述歷史的興衰成敗時,一方面會客觀記述它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會加入各種民間故事。

比如西周的滅亡,史書會記錄周幽王廢長立幼;齊桓公之後齊國大亂,史書會記錄齊桓公五子爭寵,其實寫到這一步就夠了,因爲這纔是國家分裂混亂的主要原因。

但或許是因爲這類內容過於冷血,也沒什麼傳唱度,所以史書在記錄了主要原因之後,還會把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和齊桓公寵幸三個奸臣的故事寫上。

讀者們津津樂道於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和齊桓公寵幸三個奸臣之類的故事,卻對主要原因輕描淡寫地略過,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損失。

那些喜聞樂見的內容,除了給我們帶來一些廉價的優越感之外,實在是沒有其他價值。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