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熟讀兵法的徐輝祖,爲什麼沒有在靖難之役中被棄用?

熟讀兵法的徐輝祖,爲什麼沒有在靖難之役中被棄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當一提起徐輝祖總會想起電視裏面的那位,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都說"虎父無犬子",可是明朝這樣開國名將的後代,一個不如一個,除了徐達之子徐輝祖。在朱元璋時期,徐輝祖多次受命在全國各地練兵,而且還在浙江練兵,用來防禦倭寇。徐輝祖可謂是繼承了徐達的優良的軍事才能,爲何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只是讓他擔任個"配角"?難道因爲他與朱棣是連襟關係?

熟讀兵法的徐輝祖,爲什麼沒有在靖難之役中被棄用?

我們先來看一下在靖難之役中徐輝祖出場次數與方式,徐輝祖第一次出場是在朱棣在白溝河打敗李景隆60萬大軍之時,當時南軍潰敗,朱棣鐵騎肆無忌憚的砍殺南軍,正當朱棣想全殲南軍時,徐輝祖帶兵趕到,正好解救了正在危局中的李景隆大軍,即便是這樣,南軍還損失了近10萬人。如果不是徐輝祖及時趕到,估計南軍損失更加嚴重。再看看徐輝祖帶來的10萬援軍,在掩護李景隆撤退後,徐輝祖的援軍還能全身而退,如果沒有過人的軍事能力,朱棣會讓他這麼輕易撤走?

徐輝祖第二次出場是在朱棣從北京直接南下攻打南京的路上,南軍大將平安追擊朱棣,雙方在宿州靈璧附近發生激戰,由於南軍爲了追擊朱棣,所帶糧草不足,堅持不了多久,朱棣發現了南軍面對的問題,覺得連夜偷襲南軍大營。果然,平安沒有任何防備,全軍崩潰,但朱棣卻在此時遇見了南軍的援軍,沒錯又是朱棣大舅哥徐輝祖率領的援軍,反而把朱棣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朱棣手下大將李斌被殺。此時的朱棣遠離北京,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軍中將士連年征戰也開始抱怨,朱棣那叫一個焦頭爛額啊!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正在朱棣不知何去何從時,建文帝朝廷傳言北軍大敗,然而朝廷不可不可無良將,將徐輝祖召回,很顯然了,徐輝祖走後,南軍被朱棣打敗,從此建文帝再也未能組織起任何有力的防禦力量。

熟讀兵法的徐輝祖,爲什麼沒有在靖難之役中被棄用? 第2張

在靖難之役中,徐輝祖出場的這兩次都是至關重要的兩次,當然徐輝祖後來還出現過一次,但南軍敗局已定,徐輝祖也無力迴天。我們來看看徐輝祖的這兩次支援,每次都是非常及時,但每次支援後都被建文帝撤回,爲何建文帝就這麼不放心徐輝祖呢?

其中原因不得不提的就是徐輝祖與朱棣的關係,朱棣是徐達的女婿,徐輝祖是朱棣的大舅哥,這層關係很近。在靖難之役前,徐輝祖爲建文帝提過很多合理意見,比如扣押前來祭祖的朱棣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徐輝祖可是他們的親舅舅,在關乎朝廷問題上他能夠做到"六親不認",確實不是一般的忠誠。即便是這樣忠誠於建文帝,建文帝也看在眼裏,但朝廷上下文武百官可不這樣認爲,特別是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在徐輝祖兩次關鍵救援中,還有人上書建文帝稱徐輝祖是燕王是至親的緣故而未盡全力作戰。你們說說,朝廷上有這樣的人在挑事,建文帝能夠放心嗎?

第二個原因,建文帝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徐輝祖帶兵打仗的能力。朱元璋死後爲建文帝朱允炆留下三個幫他處理朝政,分別是方孝孺、齊泰和黃子澄,這三個"純書生"雖然忠誠,但擅長的卻是紙上談兵,本來就年輕的建文帝,在一些重大決策上拿不定主意,然而這三位給的建議又不靠譜,致使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決策出錯。建文帝聽從了此三人的意見,重用了李景隆,然而李景隆失敗後,建文帝還未意識到徐輝祖的能力。建文帝只知道朱元璋留下來書生三人組是他最該信任的,他根本也就是沒有重用徐輝祖的想法,再加上一些大臣上書事件,建文帝更加不重用徐輝祖了。

熟讀兵法的徐輝祖,爲什麼沒有在靖難之役中被棄用? 第3張

如果建文帝重用了徐輝祖,歷史估計就會改寫了,因爲徐輝祖是一個擅長用兵之人,他可不是李景隆那種戰鬥力只有五的渣渣可比。雖然建文帝沒有重用徐輝祖,但徐輝祖卻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了他的忠心,當朱棣登基後,如果按照徐輝祖與朱棣的關係來說的話,只要徐輝祖這個大舅哥向朱棣低個頭、認個錯,明朝後續歷史上肯定能夠寫下徐輝祖的光輝事蹟,奈何徐輝祖沒有這麼做。

當朱棣在南京坐上皇帝寶座時,無數人爭相向他跪拜,但徐輝祖的雙膝一向建文帝跪拜,從此再無可跪拜之君主。面對朱棣召見,徐輝祖也是不理不睬,他的這種不妥協的行爲引起了朱棣的憤怒,一度想殺了他,但由於徐輝祖是徐達之子,元勳之後,且身爲國舅,朱棣才未殺他。不久後,徐輝祖病故,享年40餘歲。對於徐輝祖來說,如果他投降了朱棣可能是另一番天地,畢竟建文帝沒有重用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