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棣爲何不殺徐輝祖?只因徐輝祖說過一句話,朱棣聽後無可奈何

朱棣爲何不殺徐輝祖?只因徐輝祖說過一句話,朱棣聽後無可奈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徐輝祖,原名徐允恭,大明第一將軍徐達的長子,長八尺五寸,這是明清時代的尺碼,可能相當於現在的一米七八左右,“以勳衛署左軍都督府事”,就是說他年紀輕輕就在“朝廷中央軍委”擔任領導工作,這是因爲他有着顯赫的家庭背景的緣故。雖然徐輝祖屬於“官二代”,但他是“官二代”的另類,可能是因爲從小受到父親徐達的嚴厲管教,他個人天資不錯,史書說他相當“有才氣”,因此在同輩中徐輝祖的個人威望還是比較高的。

朱棣爲何不殺徐輝祖?只因徐輝祖說過一句話,朱棣聽後無可奈何

徐達病逝後,作爲徐家長子的徐輝祖就繼承了父親的爵位。洪武晚年,朱允炆被立爲皇太孫,爲了與皇太孫朱允炆相避諱,皇帝朱元璋賜名,將原名徐允恭改爲徐輝祖。在此前後,徐輝祖在陝西、北平、山東、河南等地練兵,發現燕王朱棣下屬的元朝降將阿魯臺帖木爾圖謀不軌,遂將之捕殺。後來他回到京師南京,在相當於“中央軍委”的中軍都督府裏主持工作。建文初年,徐輝祖被晉升爲太子太傅,這是相當高的一種榮譽和職位。

從以上徐輝祖的個人經歷來看,他出身於大明第一大將軍之家,又有軍隊歷練背景,相比於“官二代”典型代表李景隆(李文忠之子)來說,其軍事才能與大局觀念都是後者不能望其項背的。但明初這段歷史很奇特,朱元璋將自己的兒女與功臣們的兒女結合,雖然穩定了大明帝國的統治根基,但也造成了“朱元璋後時代”的尷尬局面,一旦“有事”,大明君臣之間、藩王與功臣之間都變成了打斷了骨頭連着皮的關係,而特殊家庭出身的徐輝祖就是處在大明特殊關係下的一個重要尷尬人物。

朱棣爲何不殺徐輝祖?只因徐輝祖說過一句話,朱棣聽後無可奈何 第2張

徐輝祖的大妹妹嫁給了燕王朱棣,二妹妹嫁給了代王朱桂,三妹妹嫁給了安王朱楹,(據說還有個小妹妹出家當了尼姑)。徐輝祖與大妹夫燕王朱棣之間原本沒有很大的政治意義關係,但在建文初年朱棣加快了謀反步伐後,徐輝祖的政治傾向就顯得格外扎眼了。從政治方面來說,徐輝祖與建文皇帝是名正言順的君臣關係,這是那個時代“三綱”中的第一大綱,換句話來說,就是那個時代最大的政治;從親緣方面來說,徐輝祖是建文帝的政敵燕王朱棣的大舅子,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叫“親不親,自家人”,在建文朝位居高官的徐輝祖要是偏向一點妹夫也可以使人理解。徐輝祖的弟弟徐增壽就是這麼一個不講國家政治,專講親緣的“人脈百事通”。可是徐輝祖不是這樣的人,可能受到父親的影響比較大,他認爲,在合法皇帝與將要謀反篡位的燕王朱棣之間,自己應該極力維護的是國家和社會的“正統”。所以當朱棣謀反的小道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時,徐輝祖就趕到明皇宮裏向建文帝作了“友情”提醒;朱元璋“小樣(即朱元璋逝世一週年)”紀念活動時,朱棣的三個兒子在南京參與了祭祀,徐輝祖又不失時機地向建文帝作了彙報,以流氓成性的二外甥朱高煦來說事,再度提醒建文帝不可輕視和大意他的政敵;李景隆北伐討燕失敗後,徐輝祖兩度受命率領朝廷軍隊援助前線,尤其是齊眉山大戰時,他與盛庸等人合力大敗燕軍,不久又被建文帝調回南京。

從徐輝祖在建文朝的作用來看,他的軍事才能並沒有很好發揮,至於是不是建文帝對他這個特殊的“尷尬”人物不信任,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史料依據。不過無論怎麼說,徐輝祖和他的弟弟徐增壽絕對是兩類人物,他對建文帝是赤膽忠心。燕軍逼近南京時,包括徐輝祖的弟弟徐增壽在內的少數建文朝臣見到建文帝大勢已去,爲了自己能擁有美好的未來,他們幹起了令人不齒的勾當;而徐輝祖則組織手下將士抵抗燕軍的入城,終因寡不敵衆,退回到南京城南的魏國公府邸內,獨守在自己父親徐達的祠堂裏。

朱棣爲何不殺徐輝祖?只因徐輝祖說過一句話,朱棣聽後無可奈何 第3張

徐輝祖的種種“不識時務”和忤逆燕王的舉動,使得朱棣惱怒不已,新皇帝下令緝拿和審訊徐輝祖。徐輝祖一言不發,拿起筆在紙上寫着“家父是開國元勳”、“我家有高皇帝頒發的免死券”等字樣。審訊官拿了徐輝祖的“墨寶”送給朱棣看,朱棣氣得咬牙切齒,但他又不敢明目張膽地破壞朱元璋所立的祖制,否則怎麼在全國臣民面前樹立自己是朱元璋好兒子的形象,所以他只好忍一忍,不過最後還是惡毒的下令,將徐輝祖削爵爲民,並永遠幽禁在魏國公府裏。

從此以後,徐輝祖再也沒有走出過自家的家門。大約過了五年之後,正值中年的徐輝祖帶着滿腔的悲憤與無奈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

萬曆年間,明神宗下令爲建文忠臣平反,在南京城裏建廟祭祀建文朝殉難的忠烈之臣,徐輝祖位列衆臣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