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皇太極曾經主動的和崇禎和談 爲什麼崇禎要拒絕呢

皇太極曾經主動的和崇禎和談 爲什麼崇禎要拒絕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崇禎爲什麼要拒絕皇太極的和談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在清朝以前,一個個先輩用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告訴皇太極——漢人所說的“胡無百年運”,絕對是真的。在清朝之前,“胡無百年運”這句話被一次次的證實,所有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等待他們的結果無非兩個——留下,被同化,不同化,被打跑。從西晉時期的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羯族都曾經建立統一中原的政權(哪怕時間很短暫)。結果就是匈奴被同化,鮮卑被徹底漢化,羯族在民族革命中被冉魏和東晉聯手滅族。

之後的契丹,只是佔領了中原北部的幽雲十六州,就把漢人的毛病學了一身,民族特性磨的差不多了,契丹族消失在歷史長河裏。滿清的老祖宗金國呢?十二年滅掉遼國和北宋,入主中原何等豪邁?結果入主中原以後,老家被人蒙古佔了,被蒙古和南宋聯手滅掉,堵在中原回家都回不去,亡國的時候那叫一個慘烈。女真族百年的努力,全因爲入主中原毀於一旦,重新變回了原始部落。

皇太極曾經主動的和崇禎和談 爲什麼崇禎要拒絕呢

強大如蒙古,倒是兵強馬壯,也拒絕漢化。結果不到一百年就被朱元璋打了回來,而且被打的屁滾尿流。之後就是明朝長達百年的經濟封鎖,生生讓成吉思汗的子孫們退化到成吉思汗統一之前的狀態,堂堂蒙古後裔,居然向滿清稱臣。

所以,這麼多前車之鑑的面前,皇太極要是還想入主中原,那纔是腦子有病。事實上,別說他,就是兩年之後的多爾袞,在吳三桂打開山海關之後也完全是懵逼的,不知道自己要幹啥,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當時的滿洲貴族裏,主張在進關之後大搶一筆回老家的不在少數。

皇太極曾經主動的和崇禎和談 爲什麼崇禎要拒絕呢 第2張

所以,1642年雖然清朝贏得了鬆錦之戰,但當時的清朝和明朝講和,是真心的。清朝滿足於自己在關外的地位,同時清朝上下也根本不認爲一百萬人的滿族人能夠統治一億人的明朝,所以他們不過是想讓明朝承認他們的地位和既得利益,順便撈點好處。

明朝方面的背景是什麼呢?從太祖朱元璋時期就立下了規矩,對於那些關外的少數民族,只能打不能談,除非他們投降。之所以明朝如此強硬,因爲歷史包袱很沉重。明朝是消滅了蒙元建國的。蒙元之前的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軟弱的王朝,稱臣納貢割地賠款一樣不差。所以朱元璋教導子孫,一定不能走趙宋的老路。

皇太極曾經主動的和崇禎和談 爲什麼崇禎要拒絕呢 第3張

事實證明,歷代的明朝皇帝忠實的遵守了老祖宗的教誨,十幾代明朝皇帝中,從來沒有任何一個跟少數民族講和的,哪怕土木堡之變後,也先押着明英宗來講和,明朝都是隻打不談。所以,崇禎要與滿清講和,心理壓力和輿論壓力是很大的。崇禎這個人好面子,對於想做“聖君”的他,這個名聲傳下去,他是很沒面子的。至於朝臣,可以說除了兵部尚書陳新甲出於現實考慮支持和談之外,大臣們都是一邊倒的反對。

皇太極曾經主動的和崇禎和談 爲什麼崇禎要拒絕呢 第4張

說起來,這也怪崇禎。因爲這個皇帝是出了名的反覆無常愛甩鍋,一旦發現自己辦了錯事就推給大臣,之前被他殺掉的大臣很多都是無辜背鍋的。和談這麼大的事,可以判定未來崇禎100%會後悔,而他後悔之後就要找人發泄——“誰當初支持我和談了?”,到時候清查下來,弄個滿門抄斬都不意外。

所以,對於明朝大臣來說,反對和談是政治正確,皇帝就算不高興,也不可能因爲這個事兒處罰你。相反,如果支持和談,那就等於把自己往鬼門關裏送了,就算皇帝不殺你,滿朝文武的口水也能淹死你。這是明朝的背景。

皇太極曾經主動的和崇禎和談 爲什麼崇禎要拒絕呢 第5張

其實明清並不是首次議和,四年前(公元1638年),內閣大學士楊嗣昌就曾經派人與清朝接觸過。只不過那一次的行動更爲隱祕——實在是不敢派朝廷大臣,楊嗣昌居然找了一個叫周元忠的算命先生去跟皇太極談,結果自然無果而終。

這一次談判也是一樣,陳新甲因爲怕被朝廷裏的言官們噴死,實在是不敢派高級官員(高官失蹤的話說不清)。只能這個叫馬紹愉的人。這個馬紹愉,只不過是洪承疇的隨員,兵部的一個七品主事。陳新甲不敢讓他以真實身份去(太侮辱人了,相當於派一個處級幹部當大使)於是臨時給了一個兵部郎中的名分(五品,相當於正廳級),讓他穿着二品朝服去談。

皇太極曾經主動的和崇禎和談 爲什麼崇禎要拒絕呢 第6張

就這麼個草臺班子,連張正式的國書都沒有。他拿去的聖旨並不是崇禎寫給皇太極的,而是類似於“皇帝命令兵部尚書陳新甲,你找個人去跟關外的人談判……”等等。雖然從各種意義上講,明朝使團都顯得很無禮,但是清朝也不在乎這個,還是熱情接待了明朝使團,並給出了自己的條件:

1:明朝每年送給清朝黃金萬兩、白銀百萬兩。

2:清朝送給明朝貂皮千張、人蔘千斤

3:兩國以寧遠與塔山之間劃定國界;在連山開闢互市。

皇太極曾經主動的和崇禎和談 爲什麼崇禎要拒絕呢 第7張

爲了表達誠意,皇太極在給崇禎的信中還表示,如議和成功,他可以不計尊卑,言外之意,清朝可向明朝稱臣。這個條件對於明朝來說,不能說是優厚,簡直是搶到了寶貝!一百萬兩銀子對於明朝來說什麼概念呢?明朝正賦五百萬兩,但是崇禎朝由於戰火連綿,屢次加稅,也就是所謂的“三餉”,其中僅僅爲了應對遼東戰事的“遼餉”就超過了八百萬兩。三餉加徵共兩千餘萬兩,如果遼東停戰,至少可以省下一半的軍費,只用花十分之一的遼東軍費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皇太極曾經主動的和崇禎和談 爲什麼崇禎要拒絕呢 第8張

而且滿清並不是完全的要錢,雙方還要開通貿易。對於明朝的生產力來說,一旦開通貿易,就是妥妥的貿易順差,明朝給滿清的銀子,還會被賺回來。至於關外的土地,鬆錦之戰之後,明朝已經組織不出任何像樣的軍隊了,本來就收不回來,割給清朝又如何?這就是明朝版的澶淵之盟,當年宋朝靠澶淵之盟獲得了百年和平,如果明朝談成,也可以獲得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和平。

那麼這個和談爲什麼沒談成呢?在遼東的明朝使團,以密信的形式將和談報告送給了兵部尚書陳新甲,陳新甲看完之後,居然順手放在了辦公桌上。結果陳新甲的文書,居然把這封密信當成一般的奏章抄在了塘報(朝廷的公開文書)中,直接公開給了朝廷大臣。

皇太極曾經主動的和崇禎和談 爲什麼崇禎要拒絕呢 第9張

消息一出,滿朝震撼!輿論大譁,你陳新甲一個兵部尚書,居然敢私自跟賊虜議和?雖然滿朝文武都知道這肯定是崇禎皇上的授意,可是沒人敢罵皇帝,大家把矛頭都指向了陳新甲,一時間“人人皆謂新甲可殺”。崇禎帝一看這種形勢,立刻故技重施,發揮看家本領——甩鍋,稱自己完全不知情,陳新甲罪大惡極,把他斬首了事。

至於和談,當然就此結束,遼東的使團沒有等到結果,灰溜溜的回來了。明朝最後一次緩解兩線作戰的機會,就此失去。兩年之後,當李自成的大軍進逼北京時,明朝最後的精銳關寧軍還在山海關前線,而山海關的部隊已經因爲欠餉十四個月而沒有了機動力,不知道崇禎在自殺之前回望一生,會不會想到自己的這個錯誤?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