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爲什麼對明英宗得爭議那麼大?真相是什麼

歷史上爲什麼對明英宗得爭議那麼大?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爲什麼對明英宗得爭議那麼大,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最真實的歷史人物,探索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所謂的爭議不斷,大抵也只是“得益於”或者說肇始於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之中對朱祁鎮“好人,不是好皇帝”評價所帶來的在誤判。

作爲明宣宗朱瞻基的長子,朱祁鎮出生伊始,便被敕封爲太子,其母親孫氏也母憑子貴晉爲繼後。其弟朱祁鈺由於生母吳氏,一說爲明宣宗爲 太子時的侍女(《明史》中記載),一說爲漢王朱高煦侍妾,總之就是地位卑賤,按照禮法也只能居於宮外,這也意味着大明的皇位承祚他是毫無爭議的“正統”。

歷史上爲什麼對明英宗得爭議那麼大?真相是什麼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皇帝,雖然在即位前夕,確切的說是正統前七年,有着張太皇太后、三楊(楊榮、楊溥、楊士奇)內閣輔佐,也保證了宣宗朝的政策延續性,實現了對“仁宣之治”的延續,但隨着張太皇太后、三楊的相繼去世,朱祁鎮的昏聵逐漸暴露無遺。

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擅權專政,爲禍朝堂,甚至於王孫親故呼之爲“翁父”,即便是朱祁鎮都稱之爲“先生”,這種畸形的模式所帶來的惡果便是朝堂之上的烏煙瘴氣,而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面對瓦剌大軍的入侵,在王振的慫恿之下,朱祁鎮決心效法太宗朱棣故事,御駕親征。

就實力而言,這本無可厚非,大明王朝經過幾十年的積蓄,有着當時世界上裝備最爲精銳的三大營,可惜的是戰爭的執行者終究是人!雖然在《明史》《明英宗實錄》等典籍之中將這場戰爭的失敗多歸咎於王振的“瞎指揮”“虛榮心”,但縱覽明史,我們不難發現太監,即便是專權太監,所扮演的角色也只是皇權之下的外延,手套的角色。錯誤的行軍路線,錯誤的指揮也終致土木堡之變發生,此戰之中明軍幾十萬精銳損失殆盡,作爲君王明英宗朱祁鎮本人 也被俘虜。

歷史上爲什麼對明英宗得爭議那麼大?真相是什麼 第2張

這本是可悲之事,但更是朱祁鎮作爲國君面目可憎的明證。在被俘之後,他甘爲瓦剌充當漢奸,做叫門皇帝,叩關大同、宣府,甚至有語“朕與登有姻連,何拒朕若此?”,面對救援更有“此危事,使不得。先在土木時不曾死,我命在天,若萬一不虞,如何好?”這樣的昏君,有爭議嗎?

而在接下來大明終於在於謙的帶領之下,北京保衛戰取得勝利,王朝轉危爲安。在被俘一年多後,他被迎歸,隨即便被景泰帝朱祁鈺幽禁南宮。在當年明月的描繪中,明英宗此時與錢皇后感情深篤,日後復位更是情深意切,堅持復立眼瞎、腿殘的錢氏爲皇后,這無可厚非也基本上屬實,但是隱藏在這背後的更是在奪門之變後,他對於謙的殺害,或許有人會說明英宗本不想殺謙,“謙實有功”是徐有貞的讒言才殺的,但作爲君王,他有主觀惡意,本決意在斬刑上再加一等,是薛瑄力言於帝,乃減一等改斬!對於他的“先生”他則刻木爲振形,招魂以葬,祀之智華寺,賜祠曰精忠, 他的仇敵也先也獲此殊榮。

歷史上爲什麼對明英宗得爭議那麼大?真相是什麼 第3張

爲君者,天下爲己任,而非一人之憐愛。即便是在當年明月先生大爲褒獎的“好人”廢殉葬制中,也只是出自朱祁鎮的一己之私,爲錢皇后爾。我們爲何這麼說呢?歷史當然是講究證據的,作爲復位之君,他在上位後,隨即褫奪朱祁鈺帝號,幽禁,而朱祁鈺之死與他也是關係匪淺,談遷在《囯榷》之中更有“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兇手何人,也是一目瞭然。

而就是這位當年明月之中的“好人”,在朱祁鈺死後,賜惡諡,葬西山,更可笑的是將朱祁鈺的妃子唐貴妃等人殉葬!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