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方孝孺:大明的一代忠臣,被誅十族了卻一生

方孝孺:大明的一代忠臣,被誅十族了卻一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方孝孺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封建社會,各式各樣的刑法確實是非常的令人髮指的。其中有這麼的一個刑法就是誅九族了,誅殺所有的家人和親戚,誅殺人員之廣確實是令人髮指。

但是歷史上確有這樣的一個人,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株十族之人,死法也是非常的慘烈。

他就是明代的一代忠臣,方孝孺。

在我看來,這樣的一句話是對他一生最全面的概括。面對不公平,他迎難而上仗義執言,挑戰帝王權威,死之壯烈,敢於面對誅十族之刑罰。

筆者認爲,他確實也是纔能有限的一個人,風骨和節操,並不能讓他在歷史上從此震名。

據後人更多的推敲與探測卻發現,也許他這樣的一個壯烈之死,並非是成就了自己的風骨。

其中還有許多探究之地,他的死還是存疑的。

方孝孺:大明的一代忠臣,被誅十族了卻一生

年少成名,精敏絕倫

方孝孺從小就是一個非常聰明伶俐的孩子,自幼非常的好學。明初的大學問家,翰林院宋濂就曾經是他的老師,所以說也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小神童了。傳聞他每天閱讀書厚度超過一寸,在鄉間有小韓愈之稱。明代哲學家李贄曾記載方孝孺,

"方孝孺自幼精敏絕倫,雙眸炯炯,日讀書積寸。爲文雄邁深醇,鄉人呼爲小韓子"。

確實是非常的厲害。作爲宋濂非常驕傲的學生,他不僅注重寫文章,同時注重文章裏面道義的宣揚。

在《方孝孺傳》裏曾經就有這樣的記載,

"孝孺顧末視文藝,恆以明王道、致太平爲己任"(《明史·方孝孺傳》)。

可見他對忠義的重視。其實在我看來,這在冥冥之中,也已經奠定了之後他悲劇的人生了。

不注重物質生活,但是卻非常的注重名節,不怕貧困,但是卻知天下爲己任。在老師的看重下,也是在朝堂上面,得到了宋濂的進一步提攜。

方孝孺血石

進入朝廷,平步青雲

在恩師的引薦下,方孝孺很快就接觸了朝廷的相關政務,並且被朱元璋看中。被引爲器重之人才,25歲的時候就被朱元璋召見,並且非常欣賞。朱元璋死後,繼位之人爲朱允炆,而其重視方孝孺,他也是從小看着長大的學生。

作爲帝王之師,在當時他一路高升進入了翰林院,在朝堂上確實是有着很大的權力的。

建文帝對他非常的尊重,也聽從了朱元璋的建議,無論是文學上的問題還是國家的政治大事都要向其詢問,甚至由其定奪。

在我看來,這是方孝孺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平步青雲的一面。

作爲一名帝師,他企圖利用自己的學生朱允炆實現自己的終極抱負,也成全了自己一代儒家的大名。正在他全心全力準備輔佐新皇帝的時候,有了當時的朱棣之亂。

在我看來,而在朱棣之亂裏,註定了方孝孺這一輩子再也沒有辦法成爲其他儒家一樣一世清白,成爲一個絕對的君子。

影視劇中的方孝孺形象

機智用計,畢生之恥

當時的燕王之亂朱棣已經領兵南下,甚至已經來到了南京。當時的朱允炆就只能丟棄首都,逃亡在外了。

建文三年五月,朱棣派屬下向當時的皇帝求和,在軍事實力遠遠低於他的情況下。朱允炆殺死了使者,但作爲帝師的方孝孺並沒有阻止這件事,似乎還在暗中默許。

我們都知道,兩國爭戰不斬來使,方孝孺爲什麼眼看着這麼大的失誤出現了?

其實參照方孝孺後來的行爲,也可以窺見,在這件事情過去不久。方孝孺就向帝王獻計,反間朱棣的長子朱高志,造成家族內部混亂。

在筆者看來,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實際上在歷史上對於方孝孺本人也是一個很大的污點了。

雖然說反間計正是作爲36計中的一種,但是確實是一種比較卑鄙的手段。

作爲一代儒家,帝王之師方孝孺本應是以忠義屹立於歷史之上,以風骨影響世人。

在筆者看來,他的這個行爲確實是在他的人生中留下很大的污點。但即使如此積極的獻計並沒有挽回當時的朝廷,朱棣大軍實在是太過強大,不久就攻破了都城。

在朝堂上穿孝服的方孝孺

方孝孺:大明的一代忠臣,被誅十族了卻一生 第2張

壯烈赴死,成全忠烈

皇帝棄城而逃的時候,方孝孺卻並沒有跟隨。

他是一代儒家,當時的那個時代對於儒家而言,臣隨君死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也是一件可以名留青史的事情。

他堅決的請求,帶着爲數不多的守衛等待援軍,同時也是做好了隨時爲社稷而死的準備。

敵軍入城的時候,朱允炆選擇自焚,而方孝孺卻被敵軍所獲。其實一直對於方孝孺都是非常的重要的,有着朱元璋在前面的認可。

所以說他想請方孝孺爲其撰寫登基詔書,如果方孝孺有響應的話,其實也是對於他的門生以及天下的儒家子弟有一個交代。

但是實際上方孝孺選擇一種最壯烈的死法,同時他的死法也是在我們的情理之中的。

影視劇中方孝孺大罵朱棣的情節

在受到帝王召見的時候,他穿上了一身喪服跑到的皇宮,爲朱允炆哭喪。帝王知道之後怒氣叢生,方孝孺不僅不答應,隨即開始窮盡畢生之文學功力,破口大罵。

帝王以九族之性命威脅,方孝孺答曰:滅十族又何妨?

繼續大罵。

在筆者看來,他確實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書生,在紙上大寫的逆臣賊子4個字。

這件事情着實是觸怒了帝王,讓他死的非常的慘烈,同時也滅掉他十族。

一共殺了7天,整整873人,當時的明史曾記載。

《皇明表忠記》中記載:"孝孺十族之誅,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殺,愈殺愈激,至於斷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顧。

孝孺之死在一時確實是被傳爲了佳話,但是他的死確實是值得的嗎?在筆者看來,如果從他所接受的正統儒學思想來探討的話,他的死確實是必要的。

因爲在儒家所標榜的,就是一個文人的風骨,德行則是在首位。

孟子就曾經提出捨生取義的思想,爲了國家大義,是可以不顧自己的性命的。而如果參照方孝孺祖上,其父方克勤也是因爲一件冤案,選擇了捨生取義,在獄中中被殺。

無論是從小接觸的教育來看,還是從家族傳統來看,方孝孺的捨生取義彷彿都是順理成章的。

在我看來,如果我們再回到這件事的本身來看的話,他的選擇,卻是讓人覺得有一點殘忍了。

民間曾有一句名言,一人做事一人當,方孝孺選擇一人的忠義,想要成全自己的氣節。但是卻連累了無辜的700多個人爲自己陪葬,這樣的選擇確實是不智。

胡適先生曾說過:我們的聖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倡'有殺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這是我們的傳統……方孝孺就是爲主張、爲信仰,爲他的思想而殺身成仁的一個人"

其實也是可以看的出來,後代的一些文人,對於他的這樣的平白無故的犧牲,確實是持一個反對的觀點的。

方孝孺之墓

方孝孺臨死前曾經泣血賦詩一首;"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兮,孰不我尤!"

也許在當時那個時代面臨皇帝的威嚴和朱棣的屠刀,他這樣的大力凜然的行爲確實是值得人的崇拜的,也確實令人欽佩。

但是在筆者認爲,他僅僅是擁有一副詩人的風骨,卻並沒有一副靈活的頭腦了。

在他身上僅僅是有文人的硬骨頭,但是卻並沒有文人的內涵精神。

在沒有辦法表明自己的忠義的情況下,他選擇了無所作爲,用最沒有用的一種方法。

後人仍對方孝孺忠義敬佩

在我看來,他聲明出的是自己內心的一種憤懣,但是卻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所以說從一定程度上,方孝孺並不能算得上是一條英雄好漢。

他這樣所謂的捨生取義的義,也並非是我們所認可的一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