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淩統:合肥之戰中痛擊張遼,最後結局怎麼樣?

淩統:合肥之戰中痛擊張遼,最後結局怎麼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歷史長河中,淩統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麼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這是魏文帝曹丕一道聖旨中的幾句話,對魏國名將張遼、李典在合肥之戰中的表現給予高度評價。從此,張遼就留下了“八百破十萬”的千古英名。事實上,合肥之戰中,吳國武將也有上佳表現,只是被人忽視而已。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中,曹操遭遇孫劉聯軍激烈抵抗,因爲曹軍不習水戰,加之軍中疫病流行,孫劉聯軍戰術得法,使用火攻計,最終大破曹軍。曹操南下統一江東的進程被迫中斷,不得不帶領主力部隊撤回北方。

淩統:合肥之戰中痛擊張遼,最後結局怎麼樣?

孫權乘勝追擊,吳軍渡江北上,企圖把江淮地區廣大區域盡收囊中。曹操卻寸土不讓,牢牢把襄陽、樊城等軍事重鎮控制在手中,作爲日後進軍江東的據點。孫權在襄樊一線攻擊受阻,馬上調轉矛頭,攻擊曹魏防禦較爲薄弱的合肥。

公元209年,孫權親自帶兵出征合肥。合肥軍民在蔣濟指揮下,萬衆一心堅守城池,孫權圍攻多日,難以攻克。後因曹操派來的救兵逼近,孫權主動撤兵而去。第一次合肥之戰結束。

公元214年,心有不甘的孫權,再次帶領大軍出征合肥。此次孫權對合肥志在必得,帶了超過十萬人的部隊。而合肥城中僅有曹魏守軍七千人。力量對比懸殊,局面對曹魏十分不利。更爲糟糕的是,曹操本人帶領主力部隊遠在漢中,指揮對馬超和張魯的戰事,遠水不解近渴,根本抽不出兵力援救合肥。

萬幸的是,曹操深知合肥的重要性,派遣名將張遼、李典、樂進等人坐鎮合肥。擊退孫權守住合肥的千斤重擔,就落在主帥張遼身上。張遼久經戰陣,沒少打惡仗硬仗,他臨危不亂,以免督促將士整飭城防嚴加戒備,另一方面密切關注孫權部隊動向。

孫權人多勢衆,他抵達合肥後,立即指揮部隊把合肥團團圍住,切斷內外聯繫。孫權的如意算盤是全殲城中守軍,如果遭遇敵軍強烈抵抗,就改爲長圍久困,等城中糧盡援絕,再一鼓而下。反正曹軍主力部隊遠在漢中,一時半會都難以趕到,有的是時間。

張遼看出了孫權的用心,合肥城中存糧並不太多,一旦糧草耗盡,部隊不戰自亂。張遼思之再三,制定了一個十分大膽的作戰計劃:孫權雖然兵力衆多,但分散在合肥周圍,並不集中。張遼決心採用攻勢防禦,趁孫權立足未穩,主動出擊,打幾個勝仗,一來可以挫傷敵軍銳氣,二來可以堅定守軍信心。

淩統:合肥之戰中痛擊張遼,最後結局怎麼樣? 第2張

張遼精心挑選了八百個突擊隊員,都是驍勇善戰、悍不畏死的勇士。張遼傳令殺牛宰馬,讓這些勇士們痛飲飽餐一頓。次日凌晨,張遼親自披甲持戟,帶領八百勇士突然殺出城外,直撲孫權中軍大營。

張遼一馬當先,勇不可當,“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孫權措手不及,吳軍也亂做一團。危急時刻孫權縱馬狂奔,逃到一座丘陵之上,勉強躲過一劫。張遼在吳軍大營中縱橫馳騁,所向披靡,最後又帶領突擊隊全身而退。

吳軍受此挫敗,士氣低落。孫權也感到張遼很不好對付,膽落心寒無心戀戰,幾天後立即主動撤退。誰知張遼卻不依不饒,吳軍正在撤退時,張遼再度帶兵大舉追擊。亂軍中張遼再次發現了孫權的蹤跡,指揮部下直撲孫權。

孫權見勢不妙一路狂奔,在逍遙津北被張遼指揮士兵包圍,險象環生。就在這時,潰散的吳軍中衝出一員猛將,他帶領三百騎兵殺入重圍,讓部下掩護孫權突圍而去,他帶領十幾個士兵留下斷後。

此人就是東吳猛將淩統。淩統抱定必死之心捨命苦戰,給張遼迎頭痛擊。但因爲兵力懸殊,淩統“左右盡死,身亦被創,所殺數十人”,最後只剩他一人,血染徵袍遍體鱗傷。淩統估計孫權已經脫險,這才撤退。

但逍遙津上唯一的渡橋已被張遼部隊拆毀,淩統已無路可走。他毅然縱身跳入河中。由於渾身鐵甲,淩統沉入水底。但他水性極好,“被甲潛行”,硬是從水底一步步摸到對岸,成功脫險。淩統堪稱是合肥之戰中吳國唯一的亮點,如果沒有他這個戰鬥英雄的拼死掩護,孫權有極大可能就此報銷。瞭解更多合肥之戰的梗概,請閱讀《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