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范仲淹是如何寫出《岳陽樓記》的?他爲何能寫出如此的經典之作

范仲淹是如何寫出《岳陽樓記》的?他爲何能寫出如此的經典之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范仲淹《岳陽樓記》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范仲淹《岳陽樓記》很多人都以爲是他在遊覽岳陽樓之後,才寫下這膾炙人口的名篇的。其實,並不是這樣,范仲淹壓根兒未曾到過岳陽樓。

一個和岳陽沒有一點關係的他爲什麼能夠寫出如此的經典之作呢?

范仲淹是如何寫出《岳陽樓記》的?他爲何能寫出如此的經典之作

范仲淹2歲而孤,生母謝氏改嫁朱文翰,從宦湖南安鄉、淄州、長山等地。少年時期,他勤奮力學,“斷齏畫粥”的故事廣爲後人所傳頌。可謂“少有大節,慨然有志於天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進士及第,開始踏上仕途。歷任幕職官、地方官和朝官,其間亦曾爲將,經略陝西,主持抗擊西夏戰爭,後爲宰相,執朝政,開始變法,史稱“慶曆新政”。

范仲淹知鄧州是在慶曆新政失敗之後。新政失敗後,他自請外放,任陝西四路宣撫使兼知慶州。一年後,以疾請解邊任,遂以給事中、資政殿學士的身份知鄧州。鄧州爲中州名郡,出任鄧州者,多爲中央要員。在范仲淹知鄧州之前,宰相張永德、趙普先後任武勝軍節度使,蘇易簡、寇準、陳堯諮、劉筠、謝絳等曾任鄧州知州。在鄧州3年,范仲淹不以譭譽累其心,不以寵辱更其守,求民疾於一方,分國憂於千里。他重農桑,興水利,清積案,懲貪官,孜孜民事,政平訟理,關心人民疾苦,與民休慼與共,深爲百姓擁戴。

范仲淹是如何寫出《岳陽樓記》的?他爲何能寫出如此的經典之作 第2張

滕子京與范仲淹是同年進士,在仕宦之途中多有交集。考察范仲淹的交遊,可以說與其相知最深,關係最緊密之人,無疑首推滕子京。二人可謂是一生之摯友。滕子京曾與范仲淹同在邊疆與西夏作戰,他臨危不懼,有非凡之才。後爲御史彈劾,知嶽州,遷知蘇州,逾月而亡。滕生平好學,爲文長於奏議,尤工古律詩,積書數千卷。范仲淹對其“名以召毀,才以速累”的坎坷深爲惋惜,對其因“御史風言”,“投杼之際,遷於巴陵”的遭遇,極爲感慨。但滕在逆境中並未沉淪。在嶽州,“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之餘,重修岳陽樓,將唐宋前賢關於此樓的詩賦匯爲一編,刻於其上。與此同時,囑託同樣遭遇被貶境遇的好友范仲淹(范仲淹當時被貶在河南的鄧州)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那范仲淹是如何寫出《岳陽樓記》的呢?有一種說法是滕子京寫給范仲淹一封《求記書》,並附寄一副《洞庭秋晚圖》,範據此信中的介紹及畫意,神遊物外,心與景接,揮毫寫就;有一種說法是說范仲淹是模擬太湖而寫;還有一種說法說是根據鄱陽湖風光加以聯想而描繪以成。

范仲淹是如何寫出《岳陽樓記》的?他爲何能寫出如此的經典之作 第3張

《岳陽樓記》絕大多數內容都是范仲淹依據《洞庭晚秋圖》,憑着豐富的想象寫出來的,儘管是想象,但是絲毫沒有失真的感覺。因爲雖然范仲淹沒去過岳陽樓,但是不等於他對洞庭湖不熟悉的。在他的很多詩文中都描寫過洞庭湖,應是其到過洞庭湖的明證。全文僅三百六十八字,卻充分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抱負,激勵我們要以天下爲己任,樹立崇高的理想,擁有寬闊的胸懷。

無疑,《岳陽樓記》不僅是一篇流傳千古的勵志經典,更是想象作品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