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騫對漢朝的貢獻有多大?促進漢朝對外的交通

張騫對漢朝的貢獻有多大?促進漢朝對外的交通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張騫對漢朝的貢獻有多大的文章。

張騫是西漢時期的列侯,他是漢武帝時期最爲出色的外交使節,曾經出使西域各國,建立了漢中央與西部、西南各國及境外各國的聯繫,打通了河西走廊,開闢了絲綢之路,並且因此而封侯掛印,名揚天下。張騫出色的外交才能,在他第一次出使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漢武帝識人用人的水平極高,他把張騫放到了適合他的位置上,不僅僅是成全了張騫,更是成全了漢朝。他一生都在爲漢朝的外交事業奔走,是當之無愧的外交家。他在漢朝所做出的成就也方便了後世。

一、張騫出使,漢朝與西域相通

張騫對漢朝的貢獻有多大?促進漢朝對外的交通

漢朝與西域各國的交通都是始於張騫的第一次出使西域。張騫出使了近十個國家,返回漢朝的時候把他所去過的這些國家的地形、產物、風俗人情等情況都一一向漢武帝進行了陳述。自西漢以來,玉門關和陽關以西的地方稱爲西域。原本西域有三十六國,後來分裂到五十多個國家,都位於匈奴都西邊,烏孫的南邊。

自玉門關出西域,有兩條路徑。一條經塔里木盆地東端的樓蘭,折西向南,沿着肯論山麓向西行至莎車,稱爲南道。南道向西到蔥嶺至中亞的大月氏和安息。另一條則經由車師前王庭,沿着天山南麓向西行至疏勒,稱爲北道。北道向西出蔥嶺,至中亞的大宛,康居和奄蔡。

西域諸國一般都定居在一個地方,不隨着牲畜遷移。有城郭、牲畜,與匈奴、烏孫風俗各異,所以都役屬匈奴。匈奴西邊由匈奴日逐王置童僕都尉統轄西域,常常在北道那邊向四周的小國徵收賦稅,榨取財富。出使大月氏,匈奴賜妻

漢武帝建元年間,有投降到漢朝的匈奴人說,匈奴已經攻打併且戰勝了大月氏國,還把大月氏國王的頭骨當作飲酒的器皿,所以 大月氏已經逃到遠處去了。大月氏雖然已經逃走,但是對匈奴的怨恨很深,但是又苦於沒有什麼別的國家能夠幫助他們攻打匈奴。

而就在這時,漢武帝正有想要攻打匈奴的意思,於是在漢武帝聽到這一說法以後便想趁機派人出使大月氏,以此來聯合大月氏一同攻打匈奴。但是通往大月氏的道路必定要經過匈奴,於是漢武帝便招募有才能的人作爲使者去出使。於是張騫便以郎的資格應召,出使大月氏。同行的還有堂邑氏,原本是匈奴奴隸的甘父。

張騫一行人從隴西出發,經過匈奴時毫無意外地被匈奴人所抓獲,並且把他們押送到了匈奴單于那裏,匈奴的單于便把張騫等人扣留了下來,並且對他們說,大月氏在匈奴的北邊,漢昭這時候派使者前往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我們也想派使者去南越,漢朝能答應嗎?

張騫對漢朝的貢獻有多大?促進漢朝對外的交通 第2張

就此匈奴人扣留了張騫等人十多年,還找了一個匈奴人嫁給張騫作爲妻子,並且還給張騫生了一個兒子。然而張騫一直保留着漢朝使者的符節,常年貼身帶着。張騫在匈奴所待的時間越長,匈奴人對他們的監管也就越來越鬆懈,這樣,張騫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和屬員逃向大月氏的機會。他們向西走了幾十天,終於到達了大宛。

大宛北與康居、南與大月氏接壤,土地其後風俗產物都與大月氏、安息國相同。大宛屬於遊牧民族,隨着牲畜移居。其附近的人都以葡萄爲酒,富人藏酒多達萬餘石,葡萄所制的酒長達數十年都不會壞。當地的民俗也是嗜酒。大宛有七十多座城池,盛產良馬,馬一出汗,像血滴一樣,因此人們說這種馬的祖先是天馬之子,也稱這種馬爲汗血寶馬。

大宛人素來聽說漢朝富饒,也很想派使者去漢朝看看,卻無奈他們中間有個匈奴,做不到。因此當他們看到張騫的時候十分歡喜,便問張騫去往哪裏。張騫說是爲漢朝出使大月氏,卻中途被匈奴截獲,現在逃出來想要讓大宛的大王派人護送他們過去。如果他們能夠安全抵達大月氏,待他們返回漢朝以後,漢朝回饋給大宛的財物將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大宛王對張騫的話深信不疑,於是便爲張騫派遣了嚮導和翻譯。在大宛王的幫助下,張騫一行人順利抵達了康居。康居的風俗與大月氏的風俗相同。到了康居以後,康居國又由驛站把張騫等人轉送到了大月氏。當時大月氏王已經被匈奴所殺,於是國人便立了他的夫人作爲王。

張騫對漢朝的貢獻有多大?促進漢朝對外的交通 第3張

大月氏與匈奴的風俗相同。大月氏擁有十餘萬能夠拉弓打仗的士兵。大月氏的國家強大的是hi,曾經也恃強凌弱而輕視匈奴。大月氏本來居住在敦煌與祁連之間,後來被冒頓單于攻破,導致後來老上單于殺了大月氏的國王后,大月氏人才被迫向更遠的地方遷徙。在遷徙的途中,經過大宛國,向西攻打大夏國。

’張騫在大月氏停留了一年多,最後終於平安返回漢朝。這回張騫緊緊挨着天山而行,準備從羌人居住的地方返回長安。不料在途中又被匈奴抓獲,在匈奴被扣留了一年多。這時單于去世,匈奴國大亂。於是張騫便趁機帶着自己的妻兒一同逃回了漢朝。回到漢朝以後,超體你個拜張騫爲太中大夫。兩擊匈奴,被封博望侯

張回國以後,對漢武帝奏報說明了他這一趟出使所看到的各國的情況。漢武帝聽說大宛、安息等都是大國,多產很多奇怪的物件,用土木建城居住,風俗與漢朝相同,但是兵力較弱,以漢朝的財物爲貴。大夏、安息以北是大月氏和康居,兵力較強,可以贈送財物,施之以利,誘惑他們進入漢朝,再對他們進行教化,使他們歸附漢朝,那麼漢朝的土地就可以寬廣達萬里之多。然後再通過九種不同語言的轉譯,使得中國的禮教文化傳到外國,外族的禮教文化輸入漢朝,漢朝的威德便可傳遍四海了。漢武帝認爲張騫所說的非常正確。

元朔六年,張騫以校尉的身份隨從大將軍衛青出擊匈奴。因爲張騫曾經出使過西域,知道水草位於何處,因此能夠使得漢軍不受水草睏乏之苦,有水草爲繼。後來元狩二年,霍去病作爲驃騎將軍再次出兵隴西,攻打匈奴。同年夏天漢朝對匈奴再次出擊,卻受到匈奴兵的猛烈進攻,沒過多久漢軍死傷就過半了,最後張騫趕到了匈奴軍才解圍而去。

張騫第二次去烏孫的時候,烏孫國王昆莫親自接見漢朝的使節,就如同匈奴單于的待客之禮,態度非常傲慢,不同於漢朝的風俗。這種粗俗而不禮貌的接待使上前非常難堪,於是便利用漢朝皇帝賞賜的禮物來誘使他拜謝賞賜。張騫獻上漢朝天子所賜的禮物以後傳達了天子的旨意,與烏孫結盟共同抵禦匈奴,並沒有得到承諾。直到烏孫也派使者去漢朝查探一番以後纔開始重視漢朝。

張騫對漢朝的貢獻有多大?促進漢朝對外的交通 第4張

張騫歸還漢朝的時候是元鼎二年,被拜爾大行。此後一年多,張騫又派遣漢朝的使者去往大夏等國,這些國度大多都派使者與漢朝的 使者一同往來,於是西北諸國從此開始通漢。張騫也位列九卿,一年多後去世。

張騫爲人堅強而有毅力,擁有寬宏的度量,信任別人同時也受別人的信任。蠻夷等外族人都很喜歡他。自張騫開始,中原漢朝纔開始鑿通了通往西域各國的道路。張騫在西域各國也很有影響,後來去西北的漢朝使者都自稱博望侯,借用張騫的威望取信於外國,外族也由此而信任他們。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