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向敏中:北宋時期公認清官,包拯都崇拜他

向敏中:北宋時期公認清官,包拯都崇拜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向敏中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說起宋朝的清官,我們肯定都會想起包青天,沒辦法,此人實在太有名了,以至於忽略了其他清官。實際上,北宋清官很多,不止包青天,下面這位也是,他就是向敏中。

向敏中可以說是北宋公認的廉政模範,公認的清官,連包青天和海瑞都崇拜,是其崇敬的偶像。

向敏中出身一般,他的父親向瑀雖然是個當官的,曾在後漢政權當過縣令,不過父親也是個清官,所以,家境並不富庶,靠工資維持生存。向敏中是家中獨子,所以,父親向瑀對其期望很高,從小就手把手的教育,父親甚至還預言說:將來光大咱們向家的,就是這寶貝兒子了。

可惜他的父親沒有等到這一天,因爲在向敏中20歲那年,父母親都相繼去世了。父母去世後,家境也越發貧寒。但向敏中不畏貧寒,相信讀書改變命運,依然認真學習,終於在太平興國五年,也就是公元980年,向敏中31歲那年考上了進士,改變了命運。

向敏中:北宋時期公認清官,包拯都崇拜他

從此,向敏中開啓了長達40多年仕宦生涯。他最初在外地做官,後入朝出任著作郎編修國史。宋真宗即位後,向敏中升任戶部侍郎,又改任樞密副使。後升任兵部侍郎、參知政事。三年後,升任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公元1012年,大中祥符5年,進升爲兵部尚書。公元1019年,天禧三年,向敏中升任左僕射、昭文館大學士。次年去世,享年72歲。

在他40多年的爲官生涯中,向敏中繼承了父親清官家風,一生廉潔爲民,工作兢兢業業。而且向敏中性情淳厚,平易近人,多智多謀,善於處理繁雜的政務。他德行高尚,時人都很敬重他,宋真宗對他更是優厚有加,稱讚說:“向敏中淳厚恭謹,溫和善良。”

向敏中向來持正守法,不徇私情。辦案重證據輕口供,查冤析疑,官府上下稱頌向敏中斷案如神,號稱青天大老爺。在向敏中一生中,最拿得出手的案例就是巧斷和尚冤案。那時向敏中還是西京留守。西京就是洛陽。

事情是這樣的,話說有一年的秋天,一位遊方和尚路過西京洛陽郊外王家莊,眼看日暮西山,而且即將下雨,於是就到一戶人家處投宿。按道理,和尚求宿,一般人家都會收留,誰知這戶主人平生最討厭和尚,認爲雲遊的和尚不誠心向佛,到處騙吃騙喝,於是拒絕了和尚的請求。

可是,天色已晚,風雨將至,和尚沒辦法,只好苦苦相求,看到門外有一個破舊的車廂,於是請求留宿。主人不得已同意了。

到了晚上的時候,一幕發生了,一個青年男子和女人從這戶人家翻牆而出,還拿着包袱。這一幕剛好被和尚看到。和尚心想肯定不是什麼好事,說不定吃上官司,於是連夜逃走。結果因爲着急趕路,沒看路,掉進了一口枯井。

掉井枯井後,又發生了一幕,裏面有一具屍體,和尚大驚,心想完了。由於天黑看不到,將就了一夜。第二天大早,天亮,和尚醒來,發現屍體正是昨夜出來的青年女子。這時和尚心想,這下百口莫辯了。

向敏中:北宋時期公認清官,包拯都崇拜他 第2張

很快人就來了,大家把和尚和屍體從枯井中撈了出來。人羣中當然也有昨夜借宿的戶主,戶主發現家裏人少了,自然出來找。戶主一看這種情形,還用解釋嗎?當場把和尚五花大綁,送去了洛陽府衙。

和尚知道自己有理說不清,乾脆承認了,說:“我與那女子通姦,引誘她帶着家中財物一起私奔。由於擔心事情敗露,便起歹念一刀結果了她,將她的屍體扔進枯井裏。忙亂之中,自己也失足落入井中不能爬出,所以被擒。”

官府又追問兇器和包袱在何處,僧人稱拋屍時將刀和包袱順手放在井旁,如果沒有找到,也許是被過路人撿走了。

合情合理,所以,案子很快就審理結束了,就此結案,並將此案上報至西京留守向敏中。

我們說了,向敏中此人是個清官,而且辦事極其認真仔細負責,他詳細閱讀了報來的案卷,越看越感覺疑點頗多:一是枯井位於荒草叢深處,平日人跡罕至,贓物何以憑空消失;二是女子爲兇器所傷致死,但現場並未發現兇器;三是和尚如何在短時間內勾搭女子?

雖然此案看起來順理成章,但未能查獲兇器和包袱,漏洞百出,證據不足,於是將案子壓了下來,並且決定親自審理此案。

隨後向敏中多次召見和尚,但和尚就是承認自己是殺人兇手,不鬆口。和尚越是承認,向敏中就越是疑惑,認爲和尚肯定不是兇手。所以,向敏中繼續百般勸解,以言語反覆誘導。最終在向敏中的堅持努力和誠心下,和尚和盤托出。

向敏中:北宋時期公認清官,包拯都崇拜他 第3張

之後,向敏中馬上派出多名衙役,讓他們喬裝打扮,到案發地的村莊附近調查案件真相,有何發現,迅即回報,不可遲延。

衙役們受命後,連夜從省城出發,趕到案發地附近,分頭明察暗訪。一日,一個衙役訪至一村落,在一家小店用飯,店中老婦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聽說他從府城來,於是問起僧人謀財害命一案有何進展。

衙役假稱僧人昨日已被鞭打致死,此案業已了結。老婦聞之,不勝嘆息,又問倘若僧人並非兇手,之後再抓到真兇,又當如何。衙役見老婦如此言語,料其必是知情之人,便說眼下官府已經判決,且僧人已然抵命,即使日後發現真兇另有其人,爲了維護官府聲名,也只能將錯就錯,不再追究。

在衙役的一番巧語下,老婦人信以爲真,於是說出真兇即是此村某少年。衙役又問住處,老婦人爲其指明住處。

衙役聽畢,欣喜若狂,趕緊向向敏中作了彙報,向敏中立即授命衙役們前往村中抓人。此時青年正暗自慶幸躲過了災難,誰知衙役來了。贓物和兇器也被查獲了。

向敏中親自審理,青年供認不諱,承認了全部事實。原來此人是這一帶有名的拈花惹草之人,又生性好賭,與那戶主的兒媳早已暗中私通。

那天夜裏偷盜了一大宗財物,拐騙她遠走高飛。但行至途中,女子不願將財物交於青年,情急之中,青年一不做二不休,一刀結果了她的性命,將屍體扔在枯井裏後逃之夭夭。

至此,真相大白,和尚被無罪釋放。向敏中由此名聲大振,整個洛陽府都讚揚他斷案如神。由此可見,向敏中的確是個人才啊,僅憑少了一樣證物,就破了奇案,難怪包拯都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