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腿壓在皇帝身上第一人!嚴子陵和光武帝劉秀的故事!

腿壓在皇帝身上第一人!嚴子陵和光武帝劉秀的故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嚴子陵和光武帝劉秀的故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皇帝是九五之尊,喜怒哀樂都不容易揣測,歷史上很多大臣都如履薄冰,即便如此,很多人依然想成爲高官,伴君左右,實在是金錢和權力的誘惑太大了。

腿壓在皇帝身上第一人!嚴子陵和光武帝劉秀的故事!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東漢初期的嚴子陵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僅有很高的學識,同時也算是東漢光武帝的同學,他就能抵擋住高官厚祿的誘惑,成爲一個著名的隱士,不僅如此,他還曾經把腿壓在劉秀的腿上,而且還建造了半朵梅花城。

腿壓在皇帝身上第一人

嚴子陵雖說是個著名的隱士,不過也挺慘的,嚴子陵本姓莊名光,字子陵,也就是莊光或者莊子陵,這個名字一直伴隨他終生,但是劉秀有個兒子叫劉莊,後來當了皇帝,爲了避諱莊字,於是就改成了嚴子陵。

嚴子陵年輕時候的經歷,史書中並沒有記載太多,但是通過嚴子陵的記載來看,嚴子陵也是家境殷實的,嚴子陵是當時的會稽餘姚人,少年嚴子陵就讀了很多書,後來踐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想法,嚴子陵出去遊學了。

嚴子陵到京城後進入了太學,認識了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劉秀,兩個人關係非常好,還結伴一起遊學,而當時嚴子陵的名聲很高了,劉秀屬於仰慕嚴子陵的那羣人。

腿壓在皇帝身上第一人!嚴子陵和光武帝劉秀的故事! 第2張

王莽篡位以後,政局不穩,發生了農民起義,劉秀和嚴子陵分別,要去做一件大事情,走之前對嚴子陵說:苟富貴,勿相忘。

而嚴子陵則找了個地方隱居起來,他選擇的地方是富春江畔,也就是現在的桐廬,每日垂釣,經過一系列的征戰,劉秀建立了東漢,成爲了皇帝。

嚴子陵這才明白劉秀說的那句苟富貴,勿相忘是在說自己如果發達了不會忘記自己的,於是他趕緊換個地方隱居起來,但是劉秀對嚴子陵仰慕和思舊,於是命人畫了畫像,下令全國找嚴子陵。

終於在山東某個地方發現了披着羊皮在垂釣的人,可能是嚴子陵,於是劉秀就準備了可乘坐的小車來並帶了布帛來禮聘嚴子陵,結果使者去了三次,嚴子陵纔來到京城,住在客館。

腿壓在皇帝身上第一人!嚴子陵和光武帝劉秀的故事! 第3張

司徒侯霸同嚴子陵素來有交情,派人送去書信。派來的人對嚴子陵說:“侯公聽說先生到來,一心想立刻就來拜訪,但迫於職責,無法立即前來,所以希望天黑以後,委屈您過去暢談。嚴子陵並沒有回答,而是給了一片竹簡給來人,並且讓他傳達口信:“君房足下:職位做到宰相,很好。身懷仁愛,輔佐正義,天下太平富足,阿諛奉承,順隨旨意,腦袋就要搬家。”侯霸得到回信,封好呈給劉秀。

劉秀看過之後笑着說:子陵還是老樣子啊,於是當天就去了嚴子陵的住的客館,嚴子陵正在睡覺,知道劉秀來了也不起來,劉秀只好到嚴子陵的臥室,摸着嚴子陵的肚子說:子陵,你就不能幫助我治理國家嗎?嚴子陵繼續裝睡,好一會纔對劉秀說:人各有志,皇上爲什麼要勉強我呢。劉秀嘆了口氣:我竟然不能讓子陵順從,於是就走了。

後來,劉秀又找了幾次嚴子陵,兩個人敘舊,也聊了國事,劉秀突然嚴肅地問嚴子陵:我比過去怎麼樣?嚴子陵機智地回答說:陛下比過去胖了一些。劉秀哈哈大笑,於是兩人一同睡覺,嚴子陵睡覺不老實,還把肚子放在了劉秀的肚子上。

腿壓在皇帝身上第一人!嚴子陵和光武帝劉秀的故事! 第4張

第二天,太史上奏說有客星冒犯帝座很緊急。皇帝笑着說:“我同老友嚴子陵在一起睡覺了。”

之後,劉秀授予嚴子陵諫議大夫一職,嚴子陵不接受,向劉秀請辭,並提了一個要求,日後若遇滿意的地方,要在那造個莊園式的圍城,劉秀就答應了。

嚴子陵建造梅花城

嚴子陵離開京城開始遊歷,主要還是在會稽郡一代遊歷,有一天,嚴子陵來到錢塘江上游,看見一處由富春江、蘭江和新安江三江交匯的地方, 邊上還有東西兩個清純碧綠的平湖,嚴子陵知道自己遇到了風水寶地。

於是就開始修建圍城,嚴子陵看測過地形,請教了當地的建築師,將圍城規劃成了梅花的樣子,由於嚴子陵的修建圍城是劉秀同意的,於是當地老百姓也熱情高漲,很快三年過去了,城池很快修建好了,當地的鄉民根據圍城的形象,給它取了個漂亮的名字“梅花城”,簡稱“梅城”,也就是現在的梅城。

腿壓在皇帝身上第一人!嚴子陵和光武帝劉秀的故事! 第5張

但是京城裏有人看不慣嚴子陵的行爲,於是開始告黑狀,說嚴子陵造城的地方是烏龍山,城內的兩個湖便是龍的眼睛,要是城造好了,龍就活了。豈不又要二龍搶珠,天下大亂啦?”

劉秀雖然跟嚴子陵關係好,但是涉及到江山社稷還是需要重視的,於是,他立刻下令嚴子陵縮小建城規劃,拆改城牆,把烏龍山西邊的平湖圈到了城外。

雖然被改了規劃,但是這裏風水依然不錯,於是發展成了重鎮,還曾經是嚴州的州府所在地,因爲面積縮小了,所以也被稱爲半朵梅花。

建武十七年,劉秀又召見嚴子陵,但他不來。八十歲時,嚴子陵在家中去世。皇帝對此表示悼念惋惜,下詔書要郡縣賜給一百萬錢、一千斛糧食給他的家人。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