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因一句蠢話送了命,宋襄公這智商是怎麼當上國君的?

因一句蠢話送了命,宋襄公這智商是怎麼當上國君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宋襄公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宋襄公的心目中,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真君子”,因爲他說過這樣一句流傳千古的蠢話——“君子不重(讀chóng)傷,不禽(通“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

這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宋襄公認爲兩軍交戰時,不應當再傷害那些已經受過傷的敵人,也不應當俘虜那些年紀很大的人。此外,他指出古代作戰不憑藉險隘的地形去阻擊敵人,自己作爲商朝國君的後裔,不會讓自己的軍隊去進攻沒有擺好陣勢的敵軍。

概而言之,在宋襄公的頭腦中,即使是面對自己的敵人,也要將仁義道德的做法貫徹到底。

可以說,宋襄公是春秋時期最滑稽的“霸主”,他繼承霸主之位的過程也比較可笑。

公元前643年(宋襄公八年),沒有順利繼承君位的齊桓公太子昭,逃亡到宋國尋求幫助。

由於齊桓公和管仲立姜昭爲太子時,爲時已晚,怕繼位時出問題,就託付給宋襄公到時予以幫助。

因一句蠢話送了命,宋襄公這智商是怎麼當上國君的?

宋襄公果然努力完成了齊桓公的囑託,第二年就以武力驅逐了跟太子爭位的五個公子,使太子姜昭成爲齊孝公。

可是,大概就因爲有過齊桓公的這種重要囑託,宋襄公就自以爲在其他方面也能填補齊桓公留下的空缺,並因此而做起了霸主之夢。他讓目夷做了左師,總攬朝政。

其實,宋襄公的霸業從一開始就沒有得到任何有實力的諸侯國的支持,這就使得他的霸主夢多少有些滑稽。

目夷倒是一個頗有見識的人,他從一開始就反對宋襄公以小國君主的地位謀求霸主,認爲這遲早會引火燒身。可惜宋襄公對目夷的勸告根本聽不進去。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就曾因爲召集楚國會盟,被楚成王拘押,險些送了命,但這還不足以使他猛醒。

由於只是片面接受了目夷的仁義思想,誇誇其談的“仁義”就成了宋襄公稱霸天下的主要武器。這種主張,聽起來很不錯,但在面對現實的時候,就未免有些天真了。

公元前638年,因爲鄭國與楚國親近,宋襄公討伐鄭國。楚國當然不會袖手旁觀,馬上發兵救鄭。宋國的大司馬勸宋襄公不要與楚軍正面抗衡,襄公不聽。

雙方終於在泓水兩岸擺開了決戰之態。宋軍先到,在一邊的河岸布好了陣勢。楚軍後到,決定渡水與宋軍開戰。

在楚軍渡河之際,大司馬依據兵法中“敵半渡可擊之”的訓誡,認爲這是不容錯過的戰機,應該乘機攻擊。

因一句蠢話送了命,宋襄公這智商是怎麼當上國君的? 第2張

可是宋襄公呢?卻堅持“不鼓不成列”的做法,認爲在對方還沒有擺了陣勢的時候就發起進攻不是“仁義之舉”,沒有同意大司馬的請求。

楚軍渡水後正在佈陣的時候,大司馬又一次請求發起攻擊,宋襄公仍固執己見,還是不同意攻擊楚軍。

一直等到楚軍嚴陣以待之時,宋襄公才命令宋軍進攻。

結果可想而知,楚軍根本沒跟宋襄公講客氣,一番猛衝猛打,使得宋國慘敗而歸,宋襄公本人也在戰場上負了傷,並因此在第二年病死。

可笑的宋襄公“發揚君子謙讓的風格”葬送了他自己以及他的軍隊,跟敵人講仁義道德的那句蠢話則使得宋楚泓水之戰廣爲流傳。

在今天,已很難判斷他到底是不是精神上出了問題,只能說他是“古代烏托邦”的創造人,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而且他還是一個有勇氣去實現“理想”的國王。他的理想即使在二十一世紀也不可能實現,對武裝到牙齒的敵人講仁義道德,虧他想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