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左宗棠與郭嵩燾是什麼關係?自小相識但是價值觀上卻是兩個極端

左宗棠與郭嵩燾是什麼關係?自小相識但是價值觀上卻是兩個極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左宗棠與郭嵩燾自小相識,感情深厚,但是價值觀上卻是兩個極端,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左宗棠與郭嵩燾自小相識,感情深厚,可之後的爲官生涯裏。因爲觀念的衝突,兩人數次交惡,甚至十數年不相往來。

左宗棠的價值原則是“公大於私,法大於情”。而郭嵩燾在某種程度上反過來了,至少他堅持認爲,“私有時大於公,情有時大於法”。郭嵩燾是中國第一任外交官,也是近代走出中國看世界第一人,飄逸高遠的郭嵩燾,他的思想力、眼界,百年內沒有幾個中國人可以跟上。

左宗棠與郭嵩燾是什麼關係?自小相識但是價值觀上卻是兩個極端

但他確實如左宗棠所說,不是做巡撫的料。這一點曾國藩也看出來了,他說郭嵩燾“乃著述之才,非繁劇之才”。郭嵩燾著書立說是天才,處理官場關係、搞軍事、政治鬥爭,是庸才。

同是讀書人,左宗棠是“軍事家加政治家”型,而郭嵩燾則是“書生加思想家”型。形象地說,左宗棠是一隻老鷹,郭嵩燾是一隻鴿子。

郭嵩燾藝術家氣質很濃。他情感十分細膩,對外界非常敏感,情緒起伏非常劇烈,整個人給人的感覺,如他的字“筠仙”,仙風道骨。他與“燕頷虎頸”的農夫一樣的蠻牛左宗棠站到一起,差異感立刻就出來了。

在國家利益面前,試圖要左宗棠以親家、鄉親、老朋友的關係,爲自己網開一面,來幫自己說話,今人也很難接受。這不就是“官官相護”嗎?官場搞人際關係網,重私不重公,對人不對事,老百姓深受其害。

拿公共權力做私人交易,比腐敗還可惡、可怕。如果權力來自於上級或某個人,就只需對上級或某個人負責,需要感恩並回報,這與現代法治精神無疑完全背道而馳。孟子說:“民心所向,天必應之”, 民意即天意,統治者權力來自於民。

左宗棠與郭嵩燾是什麼關係?自小相識但是價值觀上卻是兩個極端 第2張

與郭嵩燾“思想上的理想主義”同類,左宗棠有“公大於私,法大於情”的理想主義毛病。不錯,郭嵩燾並不適合做巡撫,他行動力跟不上思想力,弄得左宗棠打仗很被動。但畢竟郭嵩燾對左宗棠有“既救命,又保薦工作”的恩,如果左宗棠對郭嵩燾也完全按原則來,那麼人情就完全被原則葬送了。

關鍵還有,郭嵩燾當年如果不是出於人情考慮,而完全本於國家理性,按照原則辦事,他可以不聞不問,左宗棠可能早就沒命了。左宗棠畢竟生活在“情大於法”的社會,原則性與靈活性把握失當,他的變通能力在這裏欠缺。

左宗棠值得稱道的,是客觀但不絕情。他回長沙時主動請見比他小6歲的郭嵩燾,當然有登門道歉的意思,自己的脾氣是差了點,也不是低不下頭。

但郭嵩燾又不這麼想:你現在拜相封侯,衣錦還鄉;我出使英法歸來,正被全民喊打。勉強見面後,郭嵩燾心裏一直不舒服,他逢人笑話左宗棠現在人模人樣。畢竟郭嵩燾進士出身,而左宗棠只是個舉人。他從與人嘲笑左宗棠中,找到一點心理平衡。這種文藝腔、書生意氣,可以一笑而過。

左宗棠與郭嵩燾是什麼關係?自小相識但是價值觀上卻是兩個極端 第3張

左宗棠並不是不懂還人情,他拒絕在國事上還,堅持私情用私人方式還。當年因樊燮事件捲入“生死門”, 潘祖蔭救了自己一命。做陝甘總督時,左宗棠送他3000年前周康王時的文物“大盂鼎”一對。這事曾轟動中國,潘家藏有寶鼎的消息不脛而走,求見大鼎及求銘文拓本的人絡繹不絕,有人或誘以重金,或企圖強取豪奪。

左宗棠做得過分的地方,是一直沒有還郭嵩燾人情。或許他認爲,兩人關係太近了,多年老友,又是同鄉,還是親家,相互還在攀比、較勁,誰也不願意低頭認輸,不用還這個世俗的人情。偏偏郭嵩燾又很看重。左宗棠的心胸並不比郭嵩燾寬廣到哪裏去,也難怪重情的郭嵩燾耿耿於懷,至死還在惦記。

通過左宗棠與郭嵩燾這種奇特關係,我們可以看出:左宗棠得罪朋友,因個性剛直,不隱惡僞善,又堅持“公大於私,法大於情”。這將人情化中國醜陋的一面,不留情面地撕開,叫當事人情何以堪!

在歷史的當時,這算是不近人情;百年後再看,以個性立世,堅持“公大於私,法大於情”,也正是左宗棠的偉大之處。

左宗棠與郭嵩燾是什麼關係?自小相識但是價值觀上卻是兩個極端 第4張

左宗棠在事業上堅持現實主義,人情上相信理想主義;郭嵩燾則是人情上的現實主義,事業上的理想主義。這種觀念的差異,成爲了兩人交惡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