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由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爲什麼被稱爲“正統王朝”?

由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爲什麼被稱爲“正統王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386年由鮮卑人拓跋珪在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重建其先祖所創立的代國,同年,又改國號爲“魏”。398年,拓跋珪又遷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正式稱帝,是爲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

534年,北魏分裂爲東魏和西魏,只不過這兩個都屬於短命朝廷,分別在550年和557年宣告滅亡。北魏從386年道武帝建國開始,至534年分裂,共歷20帝(列入正史本紀者12位),享國148年。

由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爲什麼被稱爲“正統王朝”?

北魏王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鮮卑族建立起來的正統王朝。所謂正統,史稱:“道先王,法五帝,尊周爲正”,也就是說華夏血統一脈相承。

商周以來,華夏民族尊王攘夷,驅逐了許多的少數民族,建立起了一代又一代的正統王朝,正統就是權威,就是合法的存在,有着無比巨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正統王朝還指一個政權依照秦始皇時期所建立起的最高掌權者稱帝,建天子行宮、用天子儀衛,置後宮,立皇儲爲太子,建父死子承相傳制度,並設立文武百官。

由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爲什麼被稱爲“正統王朝”? 第2張

當時正值五胡十六國時代,有着諸多的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他們無一不在爭着正統的地位。他們或緣於賜爵封地,或是緣於聯姻,或曰靈異之兆,以此來牽強附會地和漢王朝搭上關係來做國名,以示自己的正統。

匈奴人劉淵本來不姓劉,卻因有昭君出塞的故事,乃自稱是漢朝外甥,所以改姓劉,建立的國號名爲漢國。其它的還有秦字號、燕字號、涼字號、趙字號等,也都是向中原的華夏民族靠攏,可他們沒多久都以失敗告終。

而鮮卑人拓跋氏所建立起來的北魏王朝就是一個很成功的正統王朝,這是爲什麼呢?

原來,他們早先自稱是黃帝之後,與漢人同宗;後來又說他們的始祖拓跋力微(174年—277年)爲天女所生,是真命天子;接着又由於拓跋猗盧(?—316年)曾在魏晉時期被封爲代王。

所以,到拓跋珪建國時,稱國號爲“魏”,就是爲了與周代的魏國和三國時代的曹魏政權接上情緣,以使自己一步步地向漢族的正統王朝靠攏。

由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爲什麼被稱爲“正統王朝”? 第3張

拓跋珪定都平城後,正式稱帝,他尊儒崇孔,大量起用漢人,並以太牢之禮(即以牛羊豬爲牲祭之禮)祭堯舜孔子。還建立太學,大興文教,並命鮮卑子弟入學,認真學習漢文化。

同時,拓跋珪還離散部落,分土定居,也就是取消原來的部落,按土地讓他們成爲編計在冊的居民,實行計口授田,給耕牛,讓他們務農。

就這樣,拓跋珪使鮮卑族從遊牧文明向農耕文明的轉換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從而成爲胡情漢制,成爲一個不折不扣的正統王朝。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