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人爲什麼多是“疽發背而死”?疽發背是什麼?

古人爲什麼多是“疽發背而死”?疽發背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典籍中,有許多著名歷史人物“疽發背而死”的記載。一個總的規律是,不是古人多死於此病,而是政治人物多死於此病。我們可以認爲這是一種史家對真實死因的曲筆書寫和模式移借。

這一記述最早出現在《史記》,自此之後,史書提到人物之死時頻繁出現這一病因,幾乎每個朝代都有。能出現在正史列傳中的都是一時俊傑,而歷史人物失意不得志、懷才不遇、不受重用、驟然敗頹是這一疾病的重要前提,成爲一種後世史書記載的典範。

《三國演義》第097回《討魏國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卻說蜀漢建興六年秋九月,魏都督曹休被東吳陸遜大破於石亭,車仗馬匹,軍資器械,並皆罄盡。休惶恐之甚,氣憂成病,到洛陽,疽發背而死。魏主曹睿敕令厚葬。

在中醫早期典籍《靈樞·癰疽》中稱: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

傳統中醫認爲疽癰爲臟腑不調所致,五臟不調易生疽,六腑不調易生癰。臟腑不調,感染風寒,血氣凝聚成腫塊,腫塊深且皮厚者爲疽,淺且皮薄有澤者爲癰。醫書《劉涓子•鬼遺方》也雲:凡發背,外皮薄爲癰,皮堅爲疽。

古人爲什麼多是“疽發背而死”?疽發背是什麼?

一些恪守風熱之說的中醫認爲皮膚病是由風邪或邪熱傷於皮膚肌肉所致。而近代以來,中醫西化,認定潰瘍的病因包括細菌、真菌、病毒、腫瘤等。

如范增、曹休、徐達、孟浩然等人政治上受了打擊後,心情沮喪因而抵抗力下降。本來要不了命的瘡癤化膿,這時卻引起敗血症進而喪命。內生曰疽,外生曰瘡。如范增疽發背,大概就是心氣拂鬱於內,積不得解,發而爲疽去世。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又引崔浩雲:疽,附骨癰也。古人說養癰遺患。癰因其比較膚淺,危害性不大。與之相比疽則危害性極大,發病後難以治癒,死亡率高。

隋代巢元方證候學專著《諸病源候總論》雲:疽重於癰,發者多死。同時,經絡學家認爲,膏肓二穴分位於肩胛內側,疽發背是謂病透膏肓,乃不治之症。宋人洪适就在《跋癰疽方》說:

疽發背,三尺童子亦知爲膏盲之疾。

疽發背而死的誘因很多,古代醫學家對此作了探討,李迅《集驗背疽方》歸結爲五個方面:天行一,瘦弱氣滯二,怒氣三,腎氣虛四,飲法酒、食炙煿物、服丹藥熱毒五。元人楊清叟在《仙傳外科集驗方》亦言其源有五:一是天行時氣;二是七情內鬱;三是體虛外感;四是身熱搏於風冷;五是食炙煿、飲法酒、服丹石等熱毒。也就是說,天氣、情緒、體質及飲食等均可能誘發此病。

據《明史·徐達傳》載:十七年,太陰犯上將,帝心惡之。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齎敕往勞,尋召還。明年二月,病篤,遂卒,年五十四。從歷史上的知名人物之死來看,他們背疽而死,都存在憂憤之甚,氣鬱成病的情況,情緒上波動很大,造成情志內傷而離世。

現代中醫綜合古代說法,認爲,癰疽只是中醫的一般外科病,其病因有三:情志內傷,氣鬱化火所致;房室不節,勞傷精氣,以致腎水虧損,火邪熾盛;平素恣食膏樑厚味,以致脾胃運化失常,溼熱火毒內生。生於背部者名曰“發背”。一大部分,是由糖尿病(消渴病)導致。

歷史人物由於某種重大的變故,產生了或憤怒、或悲傷、或憂懼、或驚恐等情緒,使五臟失調發生病變,以疽的形式呈現於背部,並因此喪生。疽發背而死”強調的不是死的結果,而是死前的精神狀態。它一方面是對“大怒”、“憤恚”、“憂憤”等抽象情感的具象化描寫。

在古代政治風雲的變幻與權勢轉移中,很多著名人物死於此病其實不足爲奇。然史家不厭其煩地提及此種病因,往往並非僅爲“實錄”,而是別有深意。

實際上,類似於足疾,這一疾病折射的是:此人在政治上失勢或鬥爭失敗,已經超出了疾病的範疇。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