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龐涓兵敗爲何最後會選擇自殺呢 六個字就能道破真相

龐涓兵敗爲何最後會選擇自殺呢 六個字就能道破真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龐涓兵敗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戰國中期,李悝、吳起、西門豹等風雲人物相繼去世,魏國實力逐漸減弱。

在競爭激烈的戰國時代,不前進就會被他國超越,如果魏國不改變,必然會失去霸主地位。

這時候龐涓出現了,他率領魏軍南征北戰,讓魏國的輝煌延長了10多年。

然而,大多數將軍不管多麼英勇善戰,總是逃不過一敗,龐涓也不例外。

龐涓兵敗爲何最後會選擇自殺呢 六個字就能道破真相

公元前341年,魏國爲了三晉並一,再次稱霸中原,聯手趙國征討韓國,龐涓便是兩軍統帥。

與13年前一樣,孫臏依然採用圍魏救趙的辦法,率大軍直搗大梁城。

龐涓吸取上一次失敗的教訓,早就盯着孫臏的行軍路線,當齊軍越過魏國邊境時,龐涓就率領魏武卒往回救援。

一路追來,龐涓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孫臏留下的土竈越來越少,第一天還有10萬個,第二天只有5萬,第三天不到3萬。

《史記》有記載,“使齊軍入魏地爲十萬竈,明日爲五萬竈,又明日爲三萬竈。”

龐涓兵敗爲何最後會選擇自殺呢 六個字就能道破真相 第2張

顯然,這種現象說明齊軍獲知魏國大軍回援,知道難以抵禦就崩潰四散了。

龐涓認爲這是抓住孫臏的良機,於是捨棄重裝步兵,糾集三萬魏武卒輕裝追趕齊軍。

黃昏時候趕到馬陵道,兩側是危巖險隘,中間只有一條狹長的道路,龐涓才覺得有點不妙,這地方適合埋伏。

正當龐涓準備撤退時,四周射來無數的箭矢,許多魏武卒一個個倒地,他知道敗局已定,於是憤愧自殺,臨死前說了六個字,“遂成豎子之名”。

《史記》有記載,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

龐涓兵敗爲何最後會選擇自殺呢 六個字就能道破真相 第3張

表面上來看,龐涓是中了孫臏之計而死的,但從本質來看,龐涓有這番結局是自作自受,臨死前說的六個字道破真相。

“遂成豎子之名”,意思是說終究成全你這小子的名聲,可見龐涓嫉妒心之強,名利心之重。

爲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傷害同門師兄弟;爲了自己的野心,不顧魏國利益受損。

其實,嫉妒心強沒有關係,只要能一招秒殺對手就可以,可惜龐涓的智商跟不上,給了孫臏報仇的機會

龐涓兵敗爲何最後會選擇自殺呢 六個字就能道破真相 第4張

何況,嫉妒心強、氣量狹小的人容易心理扭曲,難以取得大成就,或者下場悽慘,比如戰國的范雎,秦朝的李斯,西漢的李廣。

相反,氣量大的人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比如藺相如,因“完璧歸趙”被封爲上卿,這令老將廉頗極爲不服,數次當面羞辱藺相如。

可是藺相如儘量迴避和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之後就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流傳千古的故事;

比如鮑叔牙,不顧自己的利益,向齊桓公推薦好友管仲爲齊相,於是就有了“管鮑之交”這個故事。

龐涓兵敗爲何最後會選擇自殺呢 六個字就能道破真相 第5張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爲名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人們苦心追求“名利”無可厚非,這也是時代進步不可或缺的因素。

然而,如果醉心於此,甚至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就適得其反了,龐涓就是如此。

(參考文獻:《史記》)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