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尋寶曆險記:揭祕“金銀島”上的寶藏

尋寶曆險記:揭祕“金銀島”上的寶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蘇格蘭作家斯蒂文森有一部十分暢銷的小說叫《金銀島》。在這篇小說里斯蒂文森講述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探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吉姆在無意中間從死去的海盜船長比爾那裏獲得了一張尋寶圖,於是他便與人結伴帶着這張地圖開始了驚險刺激的尋寶經歷。驚心動魄的場面和故事人物間鬥智鬥勇的過程固然讓我們心潮澎湃,但這部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文章的結尾作者有意識留下的一個懸念,在結尾處作者暗示仍有一大批財寶隱藏在荒島的某一處。

尋寶曆險記:揭祕“金銀島”上的寶藏

網絡配圖

其實《金銀島》是以真實的歷史背景爲題材寫作的,書中荒島的原型據說是距離哥斯達黎加海岸480千米處海域中的一個叫科科斯的小島,這裏曾是17世紀海盜們的休息站、中轉站,海盜們將掠奪的財寶在此裝卸、埋藏,衆多海盜和寶藏的傳說也爲這個無名的小島憑空增添了不少神祕的色彩。有傳言稱這個島上至少埋有六處寶藏。而其中最吸引尋寶者的還是祕魯利馬的寶藏。

在1535年西班牙殖民頭子皮薩羅帶領着六十多人的騎兵佔領祕魯到1821年祕魯獨立這段漫長的時間裏,利馬始終是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總督的駐地。在長期的殖民統治期間,殖民軍大肆殺害印第安人,並從他們那裏搜刮了大批的金銀飾物,聚斂到利馬,然後定期裝船運回西班牙。所以,利馬號稱富甲南美洲,甚至吹噓連大路都是由“金銀鋪砌而成”的。

但隨着拉美解放運動的爆發,利馬的財寶也成了殖民者最擔心的巨大包袱。1820年南美解放者科克倫勳爵在海上擊潰了西班牙人的三桅戰艦“埃斯梅拉達”號和其他26艘戰艦。拉美民族解放運動領袖之一的聖馬丁將軍,很快就帶領部隊逼到了利馬城下。駐守在利馬城中的西班牙達官貴族們惶惶不可終日,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威風,他們紛紛準備逃離利馬。然而誰也不肯放棄多年來掠奪的財寶,至少也要把能帶走的東西儘量帶走。

但是,當時只剩下一條海路可以逃出利馬,而可以橫渡大海去西班牙的就只剩下愛爾蘭船長湯普森的一條富麗堂皇的雙桅橫帆帆船“瑪麗·迪爾”號了。正巧,湯普森這時也正準備起錨避開一觸即發的戰爭。

於是,利馬的西班牙達官貴族們便不惜重金租下了“瑪麗·迪爾”號帆船。爲了將利馬城中能帶走的貴重物品都裝上船,他們在戰況緊急的情況下整整搬運了兩天,可見財寶的數量之龐大,其中有屬於私人財產的古金幣、首飾、珠寶、金銀餐具,還有屬於教堂的各種聖物盒、金燭臺和祭祀用品,也有相當數量的珍貴圖書、檔案和藝術珍品……

財富總是太容易矇蔽人的眼睛,包括湯普森船長,在那些西班牙貴族忙着搬運財寶的時候,湯普森早已被不斷裝載的這些無法估價的財寶弄得神魂顛倒了。在“瑪麗·迪爾”號滿載着乘客和貴重物品起航後,湯普森船長便下定決心,不將此船開往目的地或者任何其他西班牙港口。這些原以爲可以回老家再次過上奢侈生活的西班牙貴族怎麼會料到自己已危在旦夕,而努力搬運的財寶,竟然是在爲他人做嫁衣裳!

湯普森駕駛着龐大的“瑪麗·迪爾”號徑直朝北駛去。一天晚上,他終於在自己船員們的協助下把船上的乘客統統殺死後扔進了大海。“瑪麗·迪爾”號從此便成了一艘名副其實的海盜船。經過一番考慮後,湯普森決定將船開往海盜們的中轉站——科科斯島。幾個世紀以來,科科斯島都因其與世隔絕的優越地理位置對於擺脫海上監控和追蹤十分有利,已成爲南美洲海盜們的避風港。

尋寶曆險記:揭祕“金銀島”上的寶藏 第2張

網絡配圖

“瑪麗·迪爾”號靠岸後,湯普森小心翼翼地將船上的主要寶藏埋藏在島上,爲了掩飾,他又命人毀掉了“瑪麗·迪爾”號帆船,並與船員們分乘小艇去了中美洲。回到陸地後,他們便謊稱自己的船隊在海上遇到了無法抗拒的狂風暴雨,船觸礁沉沒了。

儘管湯普森大肆宣揚了很久,但最終他的海盜行爲還是被識破了,他的同夥們在酷刑下供出了實情,並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在19世紀初,已經有非常明確的國際規定表明要對那些從事搶劫活動的海盜處以死刑。然而,湯普森本人卻巧妙地溜走了,在這次脫險過程中他的財寶幫了很大的忙,他可能是用大量的金幣賄賂了有關人員才得以生存下來。

此後,他又輾轉去了加拿大、新愛爾蘭。而在此期間,他很可能回過科科斯島,並從中取走了一部分財寶。但是,由於他的行動並不是十分自由,加上自然條件的限制等種種原因,“瑪麗·迪爾”號船上的主要財寶並沒能被取走,而是依然被埋藏在了科科斯島上,但從“金銀島”上取回的少量財寶就足以維持湯普森富足的生活了。

在湯普森臨死前,也許是爲了擺脫良心的譴責,他向自己的好友基廷透露了科科斯島上的藏寶祕密,並給了基廷一份平面圖和有關藏寶位置的詳細資料。

基廷按照湯普森所說的,先後三次登上過科科斯島,並帶回了價值五億多法郎的財寶。但是“瑪麗·迪爾”號上的主要財寶卻始終沒能找到。後來,基廷又將科科斯島的祕密告訴了好友尼科拉·菲茨傑拉德海軍下士,也許是這位海軍下士實在太窮,沒能找到一條船去往科科斯島,只能守着財富的祕密過完了自己的餘生。

菲茨傑拉德在臨死前,決定將自己知道的藏寶祕密告訴給曾經救過自己性命的柯曾·蒙上尉。在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博物館裏,珍藏着一份寶貴的原始文件,這是菲茨傑拉德於1835年寫給柯曾·豪上尉的埋藏在科科斯島上的“瑪麗·迪爾”號船的財產清單。這份清單是這樣寫的:“我們每隔四英尺在紅土層裏放着貨物箱,第一隻貨物箱內有金錢緞錦用品,以及聖體盒、聖體顯供臺、聖餐杯和1244顆寶石。第二隻貨物箱內有兩個金聖物盒,重120磅,以及654顆黃玉、光玉髓和純綠寶石,12顆鑽石。

第三隻貨物箱內有三個澆鑄聖物盒,重160磅,裏面有860顆紅寶石和其他各種寶石以及19顆鑽石。第四隻貨物箱,內有4000枚西班牙多布朗(西班牙古金幣)、5000枚墨西哥克朗(墨西哥古金幣),以及124把寶劍、64把匕首、120副肩帶和28個圓盾。第五隻貨物箱,內有八個銀匣子,3840顆已經琢磨過的寶石,4265顆未經琢磨的寶石,以及戒指。

在西北28英尺處,在黃沙底下8英尺處,有七隻貨物箱,內有22個金的和銀的大燭臺,重250磅,以及164顆紅寶石。在西邊26米處,在紅土底下10英尺處,有一尊2米高的帶童年耶穌像的聖母金塑像以及王冠和重780磅的寶石胸飾,嵌有1684顆寶石的金祭披。胸飾上有三顆4英寸大的純綠寶石,王冠上有六顆6英寸大的光玉髓寶石,還有鑽石十字架。”這就是湯普森埋藏在科科斯島上的財寶,這些財寶足以令世人咂舌,這也是現在所知的世界第二大寶藏。不過,柯曾·蒙上尉也是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去成科科斯島。

尋寶曆險記:揭祕“金銀島”上的寶藏 第3張

網絡配圖

就這樣,有關科科斯島上藏寶的資料年復一年地遺贈着、傳遞着,後來還被盜竊過、交換出售過。在澳大利亞悉尼的“海員和旅遊者俱樂部”裏,保存着一封菲茨傑拉德根據基廷提供的情況寫成的一份資料,描述了幾名探寶者潛入水中,卻一無所獲的經過。這些記載雖然很詳細,但有着明顯的矛盾之處。有關藏寶地點的說法莫衷一是。

1927年,法國託尼·曼格爾船長從悉尼“海員和旅遊者俱樂部”複製了這份資料。他帶着得到的這些資料,曾於1927年和1929年兩次前往科科斯島上尋過藏寶。託尼發現,湯普森標出的有關藏寶位置的數據是錯誤的。湯普森是在1820年埋藏這筆財寶的,他當時用的是一個八分儀。這種八分儀在1820年就被回收不再使用了,因爲它測定的數據存在很大偏差。託尼根據1820年到1823年的航海儀表資料校正了湯普森的數據。託尼認爲,湯普森的那筆財寶就埋在希望海灣南邊和石磨島西北邊的海底。託尼在那裏還確實找到了一個在落潮時可以進入的洞穴!

然而,由於他“犯了一個不謹慎的錯誤,是獨自一人去科科斯島的”,在那個地方,水流特別急。正當他在水下竭力排除洞外雜物時,越來越多的水涌到了洞口,差一點兒把他淹死。他拼命掙扎了半天總算回到了岸上。他以爲“這是對藏寶尋找者的詛咒”,從此便再也不敢去那裏冒險了。

隨後,1931年,一個叫貝爾曼的比利時人,根據託尼·曼格爾的資料,在希望海灣找到了一尊2米高的金聖母塑像。這尊金聖母塑像被貝爾曼帶到了紐約,並將它以11000美元的價格賣掉了。

湯普森的寶藏不像別的寶藏那樣總是讓人毫無收穫,它的確給一些人帶來了一點兒甜頭,因此人們十分確信在這個島上肯定存在着價值不菲的寶物。據有關歷史資料記載,島上除去湯普森的寶藏外很可能還埋藏着好幾筆總價值高達二百多億法郎的鉅額財寶。這裏不可能不成爲尋寶者的天堂,當然來到這兒的人還是最希望能發現湯普森的寶藏,畢竟這個號稱“世界第二大寶藏”的地方着實令人神往。

隨着時間的推移,有關科科斯島藏寶的資料也越來越多,並且每個都自稱是最可靠的材料,令人真假難辨。曾有很多人對這些所謂的可靠材料深信不疑,美國洛杉磯一個有錢的園藝家詹姆斯·福布斯就是這其中的一個,據說他擁有第三份平面藏寶圖,他也曾經帶着現代化的先進器材五次去過科科斯島探寶,但遺憾的是每次都一無所獲。到底這些藏寶圖哪些纔是真的?還沒等人們有機會一一驗證,1978年,哥斯達黎加政府就以保護生態環境爲理由,將科科斯島封閉了,並嚴禁任何人在此島進行挖掘。從此科科斯島便成爲尋寶者心目中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人們只能拿着手中的尋寶圖望“島”興嘆。

一個世紀以來科科斯島一直是夢想發財者的天堂,但衆多手捧尋寶圖的人懷着虔誠的心來到這裏,又總是無功而返。我們禁不住想問問,湯普森船長的寶藏到底還在不在科科斯島上呢?或許它們仍然在小島的某個神祕角落裏等待着真正的主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