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馬援何故缺席“雲臺二十八將”龍虎榜?

馬援何故缺席“雲臺二十八將”龍虎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援東漢名將,早年喪父,但少時有大志,最終也得償所願成爲一代良將。但他爲何缺席“雲臺二十八將”龍虎榜?

東漢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二月,光武帝劉秀崩逝,由他的第四子劉莊繼位,是爲漢明帝。

馬援何故缺席“雲臺二十八將”龍虎榜?

網絡配圖

劉莊登基後,一切施政綱領都基本尊奉光武舊制。史載,劉莊倡導儒學,大興文教,注重刑名之學,他大權獨攬,一言九鼎,絕不容忍權臣干政。劉莊吸取西漢敗亡的經驗教訓,嚴禁後宮干政,並下令后妃諸親一律不得封侯賜爵,同時他對追隨劉秀建立東漢的功臣勳戚們也十分忌憚,嚴加防範這些能人培植私人勢力以致尾大不掉。漢明帝派大將軍竇固遠征北匈奴,欲一舉消弭這支北方強鄰給漢塞帶來的致命威脅。後來,漢明帝遣班超出使西域,西域諸國紛紛遣子赴漢爲質,表示與北匈奴劃清界限。東漢政府重置西域都護府,漢軍重兵壓境,北匈奴被迫西逃。漢明帝在位期間,對外交往日益頻繁,而早在西漢末年就沿着絲綢之路逐漸東傳的印度佛教,在漢明帝統治期間開始壯大並流行,和本土宗教——道教漸成鼎足之勢。總之,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較爲清明,社會相對安定、平和。

永平三年(公元60年),夯實帝位的漢明帝劉莊感念輔佐光武中興的功臣,於是命畫工描繪28將形象懸掛於南宮雲臺閣供人瞻仰。這28位將領爲劉秀東征西討,浴血奮戰,爲東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雲臺28將”以大司馬鄧禹居首,其下依次爲馬成、吳漢、王樑、賈復、陳俊、耿弇、杜茂、寇恂、岑彭、馮異、堅剎、傅俊、王霸、任光、朱佑、李忠、景丹、祭遵、蓋延、邳彤、萬修、銚期、耿純、臧宮、劉植、劉隆、馬武等二十八人。看來,兩漢三國時的人大都喜歡取單名。

馬援何故缺席“雲臺二十八將”龍虎榜? 第2張

網絡配圖

“雲臺二十八將”的地位等同於開國元勳。據說,漢明帝命人圖畫28位功臣的儀形,懸於雲臺閣後,經常去祭祀、供奉。後來,意猶未盡的他,又命人添上竇融、王常、李通、卓茂四將的畫像,東漢開國功臣由28人變成了32人。

然而,仔細檢索歷史文獻,卻發覺“雲臺二十八將”序列裏似乎遺漏了一位大名鼎鼎的虎將——伏波將軍馬援。論名氣,“雲臺二十八將”裏似乎只有戰功赫赫的大司馬鄧禹、淡泊名利的“大樹將軍”馮異能和他相提並論。馬援自建武四年就爲劉秀執鞭墜蹬,跟隨他征戰四方,立下許多功勞。馬援有勇有謀,據說他曾經發明瞭用米堆成山嶽河流的形貌,類似今天的軍事沙盤,爲劉秀演示進軍路線,因而深得劉秀賞識,被譽爲軍事奇才。東漢草創之初,馬援率軍討平嶺南,兵鋒所指,最遠到達了交趾(今越南)中部。至今,嶺南各地猶有伏波將軍馬援南征時留下的諸多遺蹟以及神奇傳說。這樣一位聲名赫赫、居功至偉的虎將,卻沒能進入雲臺閣二十八功臣神位。這是爲什麼呢?難道是漢明帝劉莊無意間疏漏,抑或是另有玄機?

秦漢時,“伏波”的稱謂是一種特殊榮譽,非得立有大功者纔可獲此殊榮。曾追隨劉秀東征西討、北擊匈奴、南平百越,軍功如此顯赫的馬援馬伏波,卻未入雲臺閣圖畫功勳榜,漢明帝劉莊此舉顯然對伏波將軍不公。史料記載,當時就有人對此提出疑議。有大臣問明帝:“何故不畫伏波將軍”?明帝有些尷尬,卻笑而不答。原來,馬援的女兒嫁與明帝做了皇后,伏波將軍是明帝的老丈人,爲避翁婿嫌疑,同時也爲不違背自己定下的規矩,避免前朝外戚專權的悲劇重演,不忘初心、言出必行的漢明帝劉莊只得委屈自己的老泰山了。

馬援何故缺席“雲臺二十八將”龍虎榜? 第3張

網絡配圖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六·顯宗明皇帝上》記載了此事:“馬援與椒房之親,獨不與焉”。

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瞬息間便是滄海桑田。隨着時間的流逝,黯淡了多少刀光劍影,遠去了聲聲鼓角爭鳴,英雄們成王敗寇的偉績總被雨打風吹去,只留下一個個漸行漸遠的模糊背影和一串串既熟悉、又陌生的姓名符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