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兵馬俑作爲一個驚人的攻城 史書上爲何對此隻字不提

古代兵馬俑作爲一個驚人的攻城 史書上爲何對此隻字不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古代兵馬俑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兵馬俑規模那麼大,爲何史書中卻沒有相關記載?

關於兵馬俑的討論,從古至今就沒有停止過,很多人都對兵馬俑充滿好奇,覺得這樣一個驚天大工程實在讓人歎爲觀止,不過在驚歎的同時,很多人也會產生諸多疑問,比如兵馬俑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想法,是因爲史書中沒有兵馬俑的記載,所以很多人才會覺得疑惑,如此大的一個工程,史書中居然隻字未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古代兵馬俑作爲一個驚人的攻城 史書上爲何對此隻字不提

有關兵馬俑的討論

在諸多討論中,其實最激烈的無非就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兵馬俑的主人究竟是誰?另外一個則是兵馬俑的用途到底是什麼?關於這兩個問題,我大概總結了一下人們討論的結果。

首先來說第一個問題,原本最開始階段,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這個結論,基本上是沒有任何爭論的,可是隨着一些專家不斷深入研究之後,發現在兵馬俑中存在一些特殊的東西以及規律,比如說兵馬俑的顏色都是五顏六色的,這和當時秦始皇一統服裝顏色,或者和秦國喜歡黑色有很大差別。

此外就是兵馬俑的髮髻有很多是歪的,這種髮髻不適合秦國的標準,反而比較適合楚國的標準,結合兵馬俑顏色以及髮髻特點,有人提出兵馬俑可能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而是秦宣太后羋月的陪葬品。

關於這個結論,最開始階段還是有很多人支持的,可是隨着兵馬俑中發現的兵器上刻着“呂不韋造”的字樣之後,專家提出的結論就徹底被推翻了,呂不韋總不可能給羋月弄陪葬品吧,不管是年代還是歷史情況都不適合,要了解羋月可是秦昭襄王時期的人物,而呂不韋是靠着投資秦始皇他父親嬴異人而走上政治舞臺的,在此之前,他也僅僅是個商人而已,不可能負責秦國兵器製造。

至於說爲何兵馬俑的顏色以及髮髻有所不同,其實這個更加容易理解,根據兵馬俑的建造時間來看,明顯是在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前就開始建造的了,那個時候天下還沒有一統標準,兵馬俑的顏色自然沒有那麼苛刻了。

其次再來說一說第二個問題,那就是兵馬俑的用途,事實上這個問題還不太好給出準確的結論,因爲兵馬俑不管是像有人所說的用於軍事訓練,還是用於給秦始皇陪葬,都沒有更進一步的資料以及證據肯定,但是又都有一定道理。

比如說有人覺得兵馬俑是用來訓練士兵的,理由是兵馬俑陪葬坑距離秦始皇陵墓有1.6公里,這樣的距離比較遠,不太適合陪葬的標準,再加上兵馬俑中發現的兵器都是真實的兵器,這就讓人更加疑惑了,要是僅僅陪葬,爲何又要用真實兵器呢?

不過很明顯,僅僅是這些理由,完全無法確認兵馬俑的真實用途,所以我們就不繼續對這個問題糾結了,下邊開始來講一講爲何史書中沒有兵馬俑的記載呢。

古代兵馬俑作爲一個驚人的攻城 史書上爲何對此隻字不提 第2張

爲何史書中沒有兵馬俑的記載

從上述對兵馬俑的一些問題進行回答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可以得到一些答案了,很明顯,要是兵馬俑真的是羋月的陪葬品,那麼史書中沒有理由不記載,畢竟一個太后用如此大規模的陪葬品,絕對是世間少有,史學家就算冒着諸多危險,估計也會記上一筆,可是史學家沒有記載,更加說明兵馬俑應該和羋月沒有關係。

要說史學家不敢記載,只能說明兵馬俑和秦始皇息息相關,不管其用途是訓練士兵還是用於陪葬,都不可能有記載,首先我們按照訓練士兵的用途來分析,要是兵馬俑真的是用來訓練士兵的,那麼這就是一個祕密軍事基地,試問這樣一個軍事基地,別說史學家瞭解的可能性小了,就算是瞭解軍事基地的存在,試問哪個史學家又敢記載呢?

再說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品的情況,要是真的是秦始皇的陪葬品,明顯秦始皇也是不會讓人記錄下來的,我們可以從秦始皇陵的情況來看就明白了,秦始皇陵規模那麼大,但是至今也沒有人瞭解裏邊的具體情況,只有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及到秦始皇陵內部的少許構造,其餘的則無法知曉了。

爲什麼會無法知曉呢?司馬遷也寫出了一些原因,比如司馬遷寫到爲了對秦始皇陵進行保密,當初修建皇陵的工匠都被秦二世直接封閉在秦始皇陵當中,保證不會有任何人瞭解秦始皇陵內部的消息。

古代兵馬俑作爲一個驚人的攻城 史書上爲何對此隻字不提 第3張

同樣的道理,要是兵馬俑真的是秦始皇的陪葬品的話,在秦始皇活着的時候不會讓人談及此事,任何人只要敢於談論,必然會惹來殺身之禍,至於說秦始皇去世後,秦二世爲了保密,也不會給那些修建兵馬俑的人活着出去,大概率也會像對待修建秦始皇陵的工人一樣將其直接活埋了。

稍微瞭解一些情況的人,都會被收拾,活下來的人,自然就不瞭解秦始皇陵的情況以及兵馬俑的真實情況了,在不知情的環境下,不管是按照史學家治學嚴謹的態度,還是按照當時的政治環境而言,都不可能有人敢留下史料,就算真有人膽大包天記錄了一些相關史料,估計也會被銷燬。

結合這些真實情況來看,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史料中沒有記載兵馬俑的本質原因了,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不敢”,史學家也是要養家餬口的,史學家也是拖家帶口的,要是冒着危險在史料中記下兵馬俑的相關情況,結果被秦始皇或者秦二世知曉的話,輕則丟了自己小命,重則被滅族,這樣的風險,可沒有人願意承擔,再說了當時的人們絕對想不到,後來的兵馬俑居然那麼出名。

古代兵馬俑作爲一個驚人的攻城 史書上爲何對此隻字不提 第4張

結語

兵馬俑是十分神祕的東西,不管從任何角度來說,生活在秦朝時期的史學家以及文人,都不敢冒着生命危險談論兵馬俑的,甚至從另外一種角度來看,以當時的信息傳遞情況來看,很可能兵馬俑這個東西的存在,都沒有多少人知曉,畢竟這樣的工程,保密程度不言而喻,普通人自然沒機會了解,瞭解的人也不普通,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他們比我們還要清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