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夷陵之戰結束後 曹魏爲什麼不攻打蜀漢而是東吳

夷陵之戰結束後 曹魏爲什麼不攻打蜀漢而是東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曹魏和蜀漢,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夷陵之戰蜀漢大敗而歸,此時的曹魏在做什麼?曹魏爲何不進攻蜀漢而是進攻東吳?

夷陵之戰前,孫權派人到洛陽稱藩。

曹丕認爲這是大事,便舉行廷議,讓大家各抒己見,談談對孫權稱藩,以及即將爆發的吳蜀大戰的看法。

夷陵之戰結束後 曹魏爲什麼不攻打蜀漢而是東吳

當時的魏廷,大致有三種聲音。

一是曹丕主張的,接受孫權稱藩,並立即調集大軍攻蜀。理由是我泱泱大國,人家孫權來稱臣,我如果不接受,怕是會傷了天下人心。而孫權既然已稱臣,那魏國就有必要助吳滅蜀。

二是王朗王司徒的建議,他也認爲應該接受孫權的稱藩。不過他不同意立即出兵,他覺得魏軍應該伺機而動,待吳蜀兩軍相持不下時,派一大將攻蜀軍要害之處,尋機一舉滅掉蜀漢。

詔議“當興師與吳並取蜀不”?朗議曰:“天子之軍,重於華、岱,誠宜坐曜天威,不動若山。假使權親與蜀賊相持,搏戰曠日,智均力敵,兵不速決,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然後宜選持重之將,承寇賊之要,相時而後動,擇地而後行,一舉更無餘事。——《三國志·王朗傳》

曹丕和王朗的觀點,細節上雖有不同。但核心思想一樣,那就是接受孫權的稱藩,並以這件事爲契機,弘揚魏國的正統性,以及曹丕帝位的合法性。

我們瞭解,當時魏國建立沒多久,曹丕稱帝也沒多久。孫權如果能投降,的確可以讓曹丕的合法性大大增加。

最起碼,從名義上來說,孫權稱藩後,天下不服王化之地,就只剩下劉備控制的益州了。

而既然曹丕接納了孫權稱藩,那魏軍可不就只能打劉備了?

第三種聲音來自侍中劉曄。他的觀點就與前兩種截然不同了。

劉曄對所有人潑了一盆冷水,他說孫權並沒有臣服之心,這次只是迫於劉備壓力,逼不得已才稱藩。

一旦危機解除,孫權肯定要反悔。

而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不該在孫權請藩這件事上沾沾自喜。而應該假意納降,實則暗中調兵遣將,待吳蜀兩軍相持不下時,攻打孫權,以絕後患。

劉曄的建議說完後,曹丕不樂意了。這與他的主張背到相馳。於是他再次強調“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

(曹丕)帝曰:“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降來者心,必以爲懼,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

夷陵之戰結束後 曹魏爲什麼不攻打蜀漢而是東吳 第2張

劉曄也不服,便也堅持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爲益州易守難攻,即便劉備東征孫權,益州內部空虛,我們也很難趁虛而入。

並且最關鍵的是,如果劉備瞭解我們要出兵打他,那他肯定就退兵了,不打了。

所謂的益州空虛局面,屆時還存在?

而孫權稱藩動機不純,害怕我們打他。所以我們打劉備,孫權肯定會按兵不動。

到時候,就會變成魏國單挑蜀漢,讓東吳坐收漁翁之利的局面。

但反過來,如果我們打孫權,劉備因爲和孫權有仇,他肯定樂見其成,正好會出兵,與我們一起胖揍孫權,瓜分東吳地盤。

這樣一來,孫權和東吳就完了。而沒了孫權的掣肘,劉備的滅亡也是指日可待!

吳悉國應之,而遣使稱藩。朝臣皆賀,獨曄曰:“吳絕在江、漢之表,無內臣之心久矣。陛下雖齊德有虞,然醜虜之性,未有所感。因難求臣,必難信也。彼必外迫內困,然後發此使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夫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不可不察也。”——《三國志·劉曄傳》

夷陵之戰結束後 曹魏爲什麼不攻打蜀漢而是東吳 第3張

應該說劉曄的建議還是更有操作性的。

因爲他指出了關鍵點,即孫劉的不同之處。

雖然當時也存在這種可能性——那就是劉備和孫權聽說魏國出兵,兩邊都不打了,共同對付曹丕。就像215年,聽聞曹操拿下漢中,孫劉瞬間和解那樣。

趁夷陵之戰伐吳,也非板上釘釘的機遇。

但不管怎麼說,以當時情況而言,不動刀兵則罷。要動刀兵,伐吳明顯比伐蜀要更有操作性。

然而,劉曄說完後,曹丕還是不聽。

於是一時之間,討論陷入僵局。

這時候,王朗充當和事佬,提出折中意見。

王朗說劉備已經出兵了,而孫權此時還沒有起兵,對我們肯定還有所防備。並且南方這時候是雨季,不利於我們的大軍行動。所以我們還是要攻蜀,只是現在還不行,仍需等待,伺機而動。

“今權之師未動,則助吳之軍無爲先徵。且雨水方盛,非行軍動衆之時。”帝納其計——《三國志·王朗傳》

相比劉曄,王朗建議更適合曹丕胃口。

最終曹丕採納了王朗的建議,修改了自己原持有的聯吳伐蜀之計,採取坐觀成敗策略。不對孫權用兵。

爲了鼓勵孫權,曹丕更拜孫權爲吳王,此舉相當於承認其割據的合法性。

劉曄對此堅決反對,但曹丕不聽。

通過以上史料記載,我們不難看出:

一、朝議時,魏與吳更親近一些。大部分魏臣都認爲應該幫孫權,對蜀漢用兵。

雖說益州易守難攻,魏軍的主力也一直在東面防備孫權,部署在西線對付劉備的兵力確實不多。

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就說魏國自始至終就沒有打劉備的企圖。

畢竟史料當中已經清清楚楚寫了“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

並且西線兵力不足,可以從東線調嘛。只要想打,就不算什麼難事。

二、劉曄的想法更實際一些。其他人都過於理想了。尤其是王朗,說什麼雨水方盛,這完全就是睜着眼睛說瞎話,爲曹丕拒絕伐吳建議找藉口。如果這也能成立,劉備就不該出兵。合着劉備大軍就不受長江中下游的雨季影響了?

王朗那幫人之所以會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吃準了曹丕的心中所想。

主動迎合曹丕。

那曹丕在想什麼呢?

根據後來曹丕的一番操作來看。曹丕當時看重的,是所謂的大國風度,是他接受孫權稱藩以後,對後來者的示範效應。

他作爲篡漢者,心裏還是犯虛,不自信。聯合東吳對付劉備,附和他鞏固統治的需求。

畢竟劉備當時已經稱帝,“無可救藥”。

而孫權名義上還是漢臣。還可以爭取。

至於趁虛而入,先打誰的問題。曹丕一點都不在乎。魏強而吳蜀弱,吳蜀綁在一塊也比魏國弱小。曹丕覺得以自己的實力,打誰都是泰山壓頂!

他壓根不在乎能不能抓住時機滅蜀或滅吳。

這點從他後來對孫權用兵,可以明顯看出。

夷陵之戰結束後 曹魏爲什麼不攻打蜀漢而是東吳 第4張

而正是因此,所以曹丕最後採納了王司徒的建議。坐山觀虎鬥,既不調兵遣將滅吳,也不調兵遣將吞蜀。

反正就是什麼都不幹。

後來發生的事,我們都瞭解。

夷陵之戰後,孫權果如劉曄所言,對曹丕開始怠慢。到了後來,更是翻臉不認人,有不承認曹丕是自己宗主的意思。

曹丕大怒,派人到東吳問責,孫權先是派人賠禮認錯,拖延時間。待拖了兩個月後,又繼續不鳥曹丕。

被孫權一番戲耍,曹丕真的怒了,欲親自討伐東吳。劉曄見曹丕被憤怒衝昏頭腦,立即勸曹丕不要出兵。他的理由是“彼新得志,上下齊心,而阻帶江湖,必難倉卒。”

當初東吳人心惶惶,你不打。現在人家東吳士氣正盛,你再去打,能有什麼好果子?

但曹丕不聽,指揮二十萬大軍,兵分三路討伐孫權。結果敗興而歸。

夷陵之戰結束後 曹魏爲什麼不攻打蜀漢而是東吳 第5張

兩年後,曹丕在沒有機遇情況下,再次不顧勸誡,二度興兵伐吳。結果又是鎩羽而歸。

不久後,曹丕病死。曹叡繼位。

曹叡採納羣臣建議,對外防禦,對內恢復生產秩序,發展經濟。從而奠定了後來司馬氏一統全國的實力基礎。

對吳蜀防禦,休養生息策略,其實賈詡早年也對曹丕提過。

帝問詡曰:"吾欲伐不從命以一天下,吳、蜀何先?"對曰:"攻取者先兵權,建本者尚德化。陛下應期受禪,撫臨率土,若綏之以文德而俟其變,則平之不難矣……用兵之道,先勝後戰,量敵論將,故舉無遺策。臣竊料羣臣,無備、權對,雖以天威臨之,未見萬全之勢也。昔舜舞干鏚而有苗服,臣以爲當今宜先文後武。"文帝不納。後興江陵之役,士卒多死。——《三國志·賈詡傳》

曹丕問賈詡,我想一統天下,你覺得吳國和蜀國,我應該先征討哪個?

賈詡答道,哪個都別打。你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實力上來了再動武。

曹丕不聽,結果無功而返。

夷陵之戰結束後 曹魏爲什麼不攻打蜀漢而是東吳 第6張

總的來說。

劉備慘敗,益州空虛,所以就要打劉備,這是正常人的理解。

但是在曹丕看來,無所謂劉備怎麼樣,也無所謂孫權怎麼樣。

孫權請藩,朕同意了。那就該伐蜀。

孫權竟然敢戲耍朕,是可忍孰不可忍!朕非得教訓這老小子!

蜀,不伐了。朕要伐吳。

打仗還看時機?笑話。我泱泱大國,帶甲之兵幾十萬。朕想打誰,還看機遇?

朕不需要!幹就是了。

這便是火燒連營,劉備慘敗,魏國爲什麼不趁勢進攻,而是進攻孫權的原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