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漢朝之後漢人王朝爲何失去擴張的慾望 其實道理很簡單

漢朝之後漢人王朝爲何失去擴張的慾望 其實道理很簡單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漢朝擴張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導語:漢人王朝有本質的邏輯問題,漢人是由儒家文明而非血緣所定義的,儒家講究倫理,倫理需要穩定的社會關係,所以只能農耕,就需要龐大的官僚集團來管理,需要形成穩定的中央財政以供養封建精英。

漢家皇帝的正統性要遠重要於其能力,每二百至三百年,農業發展導致的人口膨脹問題以及氣候問題是其滅亡本質的不可扭轉的因素。中國如果不能接受工業化與多民族化,不論中央再怎麼強勢,還是會重複以往的循環。中央的強勢是需要很多條件的,地方勢大的前提之下中央很難強勢。

漢武帝的強勢是建立在文景兩朝對貴族的一次次削弱之下的,從王侯貴族到世家大族再到所謂的科舉出身的利益羣體,其權力是在不斷被削弱的,其所能造成的影響也是在不斷降低的,要看得到進步。

漢朝之後漢人王朝爲何失去擴張的慾望 其實道理很簡單

唐朝的強盛恰恰是因爲成功地壓制了士族勢力,而更重要的是解決了幾百年來的民族矛盾。士族形成於武帝時期,好武的武帝大大提高了國家稅負,民衆們開始投靠民間的貴族與俠客,導致後者成爲新的勢力:豪族世家。

自其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在跟中央爭奪土地、人口與稅賦,直到西漢末年東漢初年,其勢大以至於劉秀不得不進行妥協。長期的吸附導致中央政府沒有控制地方的能力,直到西晉南北朝,大族嚴重地阻礙了國家政權的實力,以至於五胡亂華,漢人南遷,軍事疲敝。

漢朝之後漢人王朝爲何失去擴張的慾望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2張

胡人南下佔有軍事優勢,但是人口遠少於漢人。幾百年來各個英雄人物嘗試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平等對待漢胡(符堅)、殺漢人、殺胡人、漢人胡化、胡人漢化等等每一條路都嘗試過,都無法成功地統一全中國。

隋唐大帝國之所以成功來自於北周的解決方案,政府將各族中的軍閥進行交叉聯姻形成關隴集團,成功整合了各民族力量的全新政治勢力符合各方的利益,才從民族上完成了對南北的統合,集團的勢力才能打破士族的封鎖,成功地統一天下。

漢朝之後漢人王朝爲何失去擴張的慾望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3張

士族是鄙棄武力的,講求清談,兩晉以來的士人都是弱不禁風指甲極長的,因爲要與底層的勞動者分離。他們設立鄔堡以求苟安,封閉與保守是他們天然的本色,經略從來就不是他們的目標。士族是以宗族血緣來進行評定這個物質基礎沒有變成以軍功爲衡量標準,那麼他們的本質性質就沒有變,其上層建築也就沒有所謂的“變革”存在。一旦這些人看到自己投降後能夠保住自己的利益,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接受新的統治者。

士族以出身而非軍功抑或考試進行定義,這就讓這個勢力集團有別於後世的一切中層集團的特質,那就是其家族利益在一切外在利益之上,當然,這也是一些官僚士大夫的通病,但是後者已經輕很多了,因爲後者的權力來自於皇權的直接賦予,需要爲皇權負責。這些都沒有歷史上的正義性可言,並不能論證是其作用導致的國家強盛。

漢朝之後漢人王朝爲何失去擴張的慾望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4張

爲什麼隋唐能強盛,這確實是問題的關鍵,唐幅員遼闊,來自於唐太宗開始對胡漢的一體統治,那時的大唐是中原與草原的二元帝國.

事實是到唐玄宗開始正式認南朝爲正統,胡人就沒有了自己的地位,安祿山也就不得不動心思了,唐的地位一落千丈,被回鶻玩弄於鼓掌,顏面盡失。至於爲什麼科舉出身行政能力明顯要好於士族的庶族精英之下的宋明對軍功少之又少,就是因爲前面提到的漢人王朝的邏輯問題。

漢朝之後漢人王朝爲何失去擴張的慾望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5張

以儒家爲統合的漢人王朝只能深耕,只能在東亞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之上進行有效統治,也就是說漢地十八省就是漢人政權的邊界,這個邊界之外要經略就必須依靠遊牧民族,你再立多少軍功都不頂用,永樂橫掃漠北,結果爲瓦剌的崛起做了墊腳石,所以宋明只能對內深耕,他們已經到達治理的極限。但是依然要指出,宋明在軍事上力有未逮,但是其行政效率遠高於隋唐,唐對邊鎮已經束手無策之時,明朝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國家還能有效運轉就是證明。

漢朝之後漢人王朝爲何失去擴張的慾望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6張

唐的強盛來自於對胡漢的一體統治,唐的衰敗來自於背棄二元帝國的身份;而自始至終,士族都是扮演着絆腳石的角色。

宋明達到漢人治理的極限,源自於儒家倫理對定居的需求,定居而需務農,宋明是農業中國的極限,他們佔據了東亞這片土地上最適合耕種的地方,但是不能接受外族,不能成爲多民族多元帝國是其被限制的根本原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