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唐朝讀書人想做官只有科舉一條路嗎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路可走

唐朝讀書人想做官只有科舉一條路嗎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路可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唐朝讀書人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唐朝讀書人想做官只有科舉一條路嗎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路可走

自孔子以來,讀書做官就是無數讀書人一生追求的目標。尤其是科舉制普遍被採納且相對來說開明的盛世唐朝,讀書人求取功名之心可謂更甚。

但唐朝讀書人想要做官,並非只有科舉取仕這一條。那麼除了科舉取仕之外,究竟還有哪些路可走?

在唐朝,如果你文章寫得好,尤其是會寫詩,那麼絕對是做官的一大優勢。倘若你的詩還能得到官員尤其是大官的認可和推薦,那想謀得一官半職並非難事。這其中李白就是典型的代表。李白很想做官,但卻並不想參加科舉考試。於是便寫了一首《蜀道難》給當時的大臣賀知章。賀知章看完之後驚其爲“謫仙人”,於是直接把他推薦給了唐玄宗,獲得了一個翰林院供奉的職位,雖然官位不高,但卻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只不過李白沒有把握住機會,最後因得罪楊玉環和高力士而被“賜金放還”了。王維雖然是通過科舉而取仕,但在考上狀元之前,也是得到了玉真公主和沛王李賢的賞識,當然,他還是憑藉自己能詩善樂又善畫畫的才能。爲了做官,屢試不第的孟浩然曾特意寫詩給名相張九齡。一首《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果然獲得了張九齡的好感,還讓他在張府認識了一生的好友王維。並且通過王維纔有幸直接見到了皇帝。雖然他沒有把握住機會,甚至導致終身布衣,但那是另一回事。

在唐朝假如想做官,你還可以隱居。很多人會覺得隱居和做官有什麼關係?其實關係很大。因爲唐朝皇帝是信奉道家的。通過隱居而獲得隱士之名,並因此引起朝廷的注意,從而讓朝廷破格提拔做官,也是經常的事情。那個禍害了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李季蘭的渣男朱放,就是通過隱居山林而走上仕途。有些人表現得更明顯,皇帝去哪拜謁名山大川,他們就在哪裏隱居。目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遇到皇帝並得到皇帝的賞識,從而走上仕途。孟浩然也曾隱居,只是運氣不好,沒遇到皇帝,於是只好四處去漫遊,去拜謁達官顯貴們去了。

唐朝讀書人想做官只有科舉一條路嗎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路可走 第2張

當然,你還可以嘗試入官員家裏做幕府。達官顯貴們可以自行招募親信或者士人,尤其喜歡招募一些有能力又有名望之人。在唐代,很多詩人都曾有過幕僚身份,比如,杜甫、李商隱,甚至李白也在晚年做過一段時間的幕府。他們在幕府中的主要職責就是“顧問”。通過做顧問而得到官員的賞識,進而推薦做官,也是常有的事情。不過幕府算不上正式編制,地位比較低。

除此之外,有骨氣的讀書人還可能會選擇投筆從戎。通過從軍邊塞,算是給自己的履歷鍍一層金,並藉此來獲得通往仕途的機會。王昌齡、高適、岑參等人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李賀還特意寫過《南園》,在詩中,他向自己發問,“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當然,這條取仕之路,屬於武出方式,換句話說就是用戰功以及,需要隨時做好拿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官職的準備。文弱書生,想要像武人一樣通過戰功換官職,這本身就充滿了艱險,除了有才,還得有過人的膽識和勇氣。

以上便是唐朝讀書人做官的主要途徑。當然可能還有其他方式,比如家族長輩做大官,子弟可以受蔭庇直接做官,比如直接還錢買官等;只是這些並非是一般讀書人做官的主要方式罷了。

由此可見,在唐朝,讀書人想要做官其實還是有不少方式的,只不過不管哪一種方式,歸根結底你得有真正的才能。否則這些路,可能都走不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