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漢武帝北伐都那麼的艱難 竇憲北伐爲何如此的輕鬆

漢武帝北伐都那麼的艱難 竇憲北伐爲何如此的輕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竇憲北伐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北伐歷來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諸多北伐中漢武帝北伐無疑是非常耀眼的一場北伐,但是代價也是非常嚴重的。經過這一次北伐,漢朝家底都打沒了,而且沉重的稅賦壓垮了無數百姓。當時的流民以百萬計,十幾個人中就有一個流民,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比例。無數人用血淚鑄成了“封狼居胥”的榮譽,但就這樣也沒能完全消滅匈奴之禍,邊境烽火終年不息。之後匈奴分裂爲南、北匈奴,南匈奴內附漢朝成爲“皇協軍”,但是北匈奴仍舊積極反漢。漢和帝時期竇憲發動北伐,這一次北伐非常輕鬆,北匈奴都被消滅了。那麼問題來了,漢武帝北伐那麼艱難,爲什麼竇憲就那麼輕鬆?

漢武帝北伐都那麼的艱難 竇憲北伐爲何如此的輕鬆

不一樣的匈奴

漢武帝北伐與竇憲北伐的目的一樣,都是爲了解決匈奴之禍,但是雙方面對的匈奴不一樣。漢武帝面對的是完整版的匈奴,當時匈奴是草原上響噹噹的霸主,漢朝要和匈奴和親、大月被打得西遷、西域諸國淪爲附庸、其他部落先後臣服。但是竇憲面對的匈奴就不一樣,匈奴經過一連串的打擊,已經不再是那個草原霸主了,我們說幾個對匈奴打擊嚴重的事件你就明白爲什麼竇憲北伐那麼輕鬆了。

一:匈奴分裂

漢武帝數次北伐消耗了匈奴大量有生力量,天災更是讓匈奴雪上加霜,社會經濟遭到沉重的打擊,國內矛盾迅速激化。在這裏我們要說一下匈奴特色體制,匈奴本質上是多部落聯盟體,單于不能帶聯盟走向富強,那麼聯盟必將更換單于,如果無法選出一個合格的單于,那麼他們就會分家。屠耆堂單于死後匈奴內部就爆發了爭奪單于位置的內戰,匈奴東部支持呼韓邪單于,但是其他部落都不服,因此紛紛自立單于,一時間匈奴出現了五位單于。一個國家只能有一位領袖,一個草原也只能有一個單于,雙方達不成一致,那麼就需要打成一致。

在經過一番廝殺之後東部的郅支單于擊敗了呼韓邪單于,霸佔了漠北王庭。但是郅支單于並沒有和呼韓邪單于達成一致,呼韓邪單于選擇南下當漢朝的“皇協軍”,後世稱爲“南匈奴”。隨後南匈奴在漢朝的扶持下逐漸強大起來,並且逐步蠶食郅支單于的生存空間。最後郅支單于退走,呼韓邪單于佔據了漠北王庭。爲了防止南、北匈奴達成一致,西漢還曾經追殺過北匈奴。我們假設匈奴原本實力爲x,漢武帝北伐將匈奴實力減半,匈奴分裂又讓北匈奴的實力減半,x/2/2和x相比,差距就顯而易見了吧。

很多人會覺得北匈奴實力下降到這個地步,應該沒什麼下降空間了吧。那你可就想太多了,這只是匈奴分裂之後北匈奴的實力(公元前36年),竇憲北伐是公元89年的事情,這之間還差一百多年那,北匈奴的下降空間還有很多。

二:爭奪西域

公元36年光武帝統一全國,之後經過二十年的休養生息,國家發展強盛。在這二十年內北匈奴實力衰弱,所以不止一次的主動提出和親的請求。但是當時光武帝並沒有同意,並且選擇休養生息,因此北匈奴得到了喘息之機。在當時北匈奴得到了西域,得到了大量的土地、人口,因此實力飛速增長。公元73年,北匈奴開始入侵雲中等地,邊境再次燃燒起了烽火,邊疆百姓苦不堪言。漢帝一方面派竇固北伐,另一方面派班超出使西域,其目的就是爭奪盟友,恢復西漢“通西域以便斷匈奴右臂”的對外方針。班超出使西域,通過各種手段讓西域國家陸續與北匈奴斷交,雙方圍繞着西域展開了爭奪戰。一直到公元94年,西域五十多個國家與北匈奴斷交,東漢取得爭奪戰的完全勝利。

漢武帝北伐都那麼的艱難 竇憲北伐爲何如此的輕鬆 第2張

這場爭奪戰從公元73年就開始了,到公元83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不少國家與匈奴斷交了,這些國家切斷與北匈奴的貿易關係,北匈奴的社會經濟一落千丈。公元83-85年,北匈奴陸續有73批人南下降漢,社會經濟大損、人口大量外流,北匈奴衰敗是必然的事情。竇憲北伐是公元89年的事情,是北匈奴走下坡路之後發生的北伐,其難度還要再降一個級別。

三:牆倒衆人推

在這些基礎上北匈奴還有下降的空間,公元85年南匈奴從南面攻打北匈奴,不斷向北掠地;班超從西方開始,逐個擊破北匈奴的盟友;公元87年鮮卑從東面攻打北匈奴,斬殺優留單于;公元88年,北匈奴遭遇蝗災,南下投漢者“前後而至”。很明顯,當時北匈奴周圍的國家都看北匈奴走下坡路,於是出現了“牆倒衆人推”的局面。

經過這一系列的打擊,北匈奴已經非常衰弱了,竇憲北伐的難度比漢武帝北伐的難度小太多了。換句話說,就算東漢不動手,北匈奴也會在羣狼的蠶食下逐步走向滅亡,竇憲北伐只不過是加快了北匈奴滅亡的步伐罷了。在這裏可能會有很多人認爲竇憲的北伐沒必要,但是我仍舊要爲竇憲鳴不平,因爲在當時缺少對北匈奴的處理方法,北伐並沒有錯。

竇憲北伐的原因

竇憲北伐到底該不該?網絡上的部分鍵盤俠認爲不應該,因爲北匈奴已經失去反抗的能力了,已經無慮了。實際上當時東漢的人也是這麼想的,東漢御史何敞、司徒袁安、太尉宋由以及一幫公卿認爲:“匈奴不犯邊境,無故勞師動衆,損費國用”。意思很簡單,匈奴沒有殺我們,我們也沒必要去殺他們。你們(公卿們)可別忘了,幾十年前北匈奴是如何犯境的。他們在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們屍骨未寒,你們竟然認爲沒必要報仇,浪費錢???更何況遊牧民族反覆無常,不趁他病要他命,難道要等他緩過來殺你?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我的想法狹隘,那好,我們拋開這些狹隘的想法。北匈奴如何處置?在當時有幾種對策,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坐視

坐視很簡單,啥都不要管,任由北匈奴自生自滅。在這種情況下有兩種後果,分別爲:

1:鮮卑(南匈奴)吞併北匈奴,之後迅速發展強大,成爲漢朝最大的敵人。爲什麼?因爲國土接壤,鮮卑吞併北匈奴之後肯定不會停止兵戈,它一定會被迫、主動對外擴張。屆時與鮮卑接壤的國家都會成爲對手,《亮劍》裏面就提過一個國家周邊出現一個強大的軍事強國,那麼無論它是什麼陣營、奉行什麼主義,它必定帶來潛在的威脅。像這種與你的國土接壤,和你有直接利益衝突的國家,你怎麼會相信他人畜無害哪?昔日放任匈奴獨霸草原,導致秦漢兩代都保守匈奴之苦,我們既然已經走過彎路了,爲什麼還要走?因此絕對不能坐視鮮卑(南匈奴)吞併北匈奴,必須保持“分而治之”的格局,草原不能讓一家獨霸。但是你說不讓就不讓了?他們會聽你的嗎?不會!你必須要有一場戰爭,能讓周邊國家認可你,所以北伐免不了。

2:北匈奴重新崛起,之後吞併其他部落,獨霸草原。但是這個可能比較小,因爲北匈奴的實力已經不允許它繼續獨霸草原了,它只能偷且偷生或者被吞併。

二:招安

招安這一點不太現實,因爲國內有顧慮,主要顧慮爲:

1:南匈奴不滿

首先南匈奴已經內附了,此時再招安北匈奴,那麼南匈奴該怎麼看?司徒袁安認爲應該滿足南匈奴吞併北匈奴的想法,讓南匈奴統一北匈奴。不應該招安北匈奴,避免“今立其弟,則二虜懷怨”,也就是說不能招安北匈奴,因爲這樣會導致東漢失去南匈奴的信任,以至於南匈奴不滿。但這個想法好可笑啊,再造一個完整版的匈奴,培養一個強大的軍事強國來和自己做對?此時南匈奴內附了,誰能保證南匈奴不會反叛?上面那句《亮劍》的經典金句同樣適用於這裏,一個國家周邊出現一個軍事強國,那麼必然會構成潛在威脅。因此讓南匈奴吞併北匈奴的想法是非常不可行的,另外招安也是不可行的,因爲南匈奴可能會不滿、會反叛,屆時將得不償失。

2:花錢太多

袁安還提出了一些理論,試圖說明他的看法正確,他認爲:“(漢朝)供給南匈奴歲一億九十餘萬,西域七千四百八十萬。如今北單于距離遙遠,所以其費過倍。是乃空盡天下,而非建策之要也。”簡單來說,他認爲如果招安北單于,那麼就要增加一筆開支(漢朝爲了讓南匈奴內附,所以每年提供1億餘萬的經濟援助),“北匈奴其費過倍”意思就是認爲東漢可能需要用兩億來換北單于內附,所以他覺得不值。

上述兩點都來自袁安,袁安認爲南匈奴長期內附漢朝,有一定的忠誠基礎,所以可以讓南匈奴統一匈奴。沒必要再招安北匈奴,避免不必要的開支。

《後漢書·卷四十五·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袁安: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單于反其北庭,並領降衆,無緣復更立阿佟,以增國費”

漢武帝北伐都那麼的艱難 竇憲北伐爲何如此的輕鬆 第3張

竇憲聽完他這番理論之後氣得要打人,對他極其不滿。不光竇憲氣得要打人,我看了也生氣,這什麼奇葩邏輯。字裏行間都透露着“漢奸”的意思,難道扶持一個軍事強國對漢朝有好處?袁安這麼相信南匈奴會老老實實的內附?如果朝廷採用了袁安的建議,讓南匈奴統一匈奴,日後南匈奴反叛,那麼怎麼辦?繼續和親?好再竇憲否了他的建議,極力阻止南匈奴統一。

綜上所述:漢朝缺少處理北匈奴的策略,不能坐視鮮卑(南匈奴)吞併北匈奴,但是又很難招安匈奴,怎麼辦?在這種情況下南匈奴提出了出兵伐北匈奴的建議,竇憲極力贊成此建議,並且在竇太后的支持下開始北伐。當然了,竇憲也並不是完全爲國家的,他也有他的私心。要知道他殺了劉暢(竇太后的緋聞情人),被竇太后關在內宮裏面。他想要戴罪立功,以便消除竇太后的怒火。儘管竇憲是有私心的,但是不可否認竇憲北伐是沒有錯的,北伐雖然會花費錢財,但是與他後果相比(再造一個軍事強國或者連年對外經濟援助),這個代價還是要小很多的。

漢武帝北伐都那麼的艱難 竇憲北伐爲何如此的輕鬆 第4張

竇憲北伐的過程

竇憲、耿秉各率四千騎兵、南匈奴左谷蠡王師子率上萬騎兵、南匈奴單于率領上萬騎兵、鄧鴻率領內附朝廷的八千羌胡騎兵、左賢王帶領上萬騎兵,多路大軍在涿邪山會師。之後在竇憲的指揮下大破北單于,斬殺北匈奴將士1.3萬人,俘虜牛、羊、馬等牲畜百萬頭,聞風而降的部落有81部,前前後後二十多萬人。竇憲、耿秉登上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

之後竇憲派人追上了北單于,讓他們投降漢朝。起初北單于還是願意的,也想着入京覲見。但是南匈奴卻建議消滅北單于,之後一併投降漢朝。

漢武帝北伐都那麼的艱難 竇憲北伐爲何如此的輕鬆 第5張

漢朝同意了南匈奴的請求,於是南匈奴攻擊北匈奴,北單于敗逃。然而沒等南匈奴吞併北匈奴,竇憲就出手了,直接滅了北匈奴,北單于生死不明。這過程非常簡短,竇憲北伐非常順利,而且成本也非常小。關鍵是南匈奴也沒能吞併北匈奴,反倒是中了竇憲的“驅虎吞狼”計。一年後,北匈奴殘部不滿被統治,因此再度反叛。但是北匈奴已經不負昔日的榮光了,最後在多方勢力的剿殺下被迫西遷。

竇憲北伐的影響

燕然勒石本質上就是彰顯漢朝的國威,“真理在大炮的射程內”這個道理是不會變的,東漢能在這裏彰顯國威,那麼東漢的真理也會蔓延到這裏。我能滅了北匈奴,自然也會滅了這裏的政權。因此史書對竇憲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把燕然勒石和封狼居胥放在一個檔次。儘管竇憲人生中有不少污點,但是他對東漢王朝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他奠定了中國北疆的新格局,其歷史功績是不應該被抹殺的。後世認爲竇憲滅了北匈奴,導致鮮卑縱橫草原,這看法是不對的,因爲竇憲不滅北匈奴那鮮卑一樣會滅北匈奴,竇憲只不過加快了這個速度而已。真正可惜的是打破了“分而治之”的政治格局,這也就是爲什麼竇憲飽受詬病的原因。如果能止步於北匈奴內附,那竇憲的評價要好很多。

漢武帝北伐都那麼的艱難 竇憲北伐爲何如此的輕鬆 第6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