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北伐戰爭的結果如何 北伐戰爭過程都發生什麼事情

北伐戰爭的結果如何 北伐戰爭過程都發生什麼事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伐過程

北伐準備

1926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會議提出“對內當打倒一切帝國主義之工具,首爲軍閥”的口號。2月的北京,中國共產黨召開特別會議,提出進行北伐推翻軍閥的政治主張。同年春,因英國人在長沙公開毆打雪恥會糾察隊員,引發了長沙各界反英驅趙討吳運動。時任湘軍第四師師長的唐生智受王基永的勸導,與國民政府開始接觸。隨後,蔣中正委派陳銘樞前往湘粵邊界的坪石,與唐生智就北伐展開談判。最終唐生智決定接受國民政府指揮。

在此之前的3月,因中山艦事件與蔣中正產生分歧,國民政府主席汪兆銘出走法國,國民黨內另一領袖胡漢民出走蘇聯,蔣中正忙於整頓黨務,北伐呼聲一度無人問津。與此同時,隨着湖南形勢的惡化,吳佩孚決定以援助趙恆惕爲名,進佔湖南。5月5日,李宗仁宣佈出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一職,並赴廣州與第四軍軍長李濟深達成共識要求國民政府把握湖南戰機進行北伐。

北伐戰爭的結果如何 北伐戰爭過程都發生什麼事情

5月21日,中國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召開,通過北伐戰爭決議案,任命唐生智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籌建總司令部、推舉國民革命軍北伐總司令等具體計劃階段。至5月底,葉挺獨立團進抵湖南安仁、淥田一帶,陳銘樞部與張發奎部分別由高州和瓊崖兩地開拔援湘。

1926年7月9日,蔣中正就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並誓師北伐。

北伐宣言

1926年7月4日,在廣州,國民黨中央臨時全體會議通過《國民革命軍北伐宣言》,陳述了進行北伐推翻北洋政府的理由。宣言主要內容:

“本黨從來主張用和平方法,建設統一政府,蓋一則中華民國之政府,應由中華人民自起而建設;一則以凋敝之民生,不堪再經內亂之禍。故總理北上之時,即諄諄以開國民會議,解決時局,號召全國。孰知段賊於國民會議,陽諾而陰拒;而帝國主義者復煽動軍閥,益肆兇焰。迄於今日,不特本黨召集國民會議以謀和平統一之主張未能實現,而且賣國軍閥吳佩孚得英帝國主義者之助,死灰復燃,竟欲效袁賊世凱之故智,大舉外債,用以摧殘國民獨立自由之運動。帝國主義者復餌以關稅增收之利益,與以金錢軍械之接濟,直接幫助吳賊壓迫中國國民革命;間接即所以謀永久掌握中國關稅之權,而使中國經濟生命,陷於萬劫不復之地。吳賊又見國民革命之勢力日益擴張,賣國借款之狡計,勢難得逞,乃一面更傾其全力,攻擊國民革命根據地,即使匪徒擾亂廣東,又糾集黨羽侵入湘省。本黨至此,忍無可忍,乃不能不出於出師之一途矣。”

北伐戰爭的結果如何 北伐戰爭過程都發生什麼事情 第2張

進攻湖南

第一階段從1926年5月開始。第四、第七軍首途入湘,協助唐生智部穩定了湘南局勢。

進軍湘鄂戰前,湖南省長、軍閥趙恆惕擁兵4個師,名爲自治,實爲吳佩孚的附庸。1926年初,湖南人民掀起討吳(佩孚)驅趙(恆惕)運動。湖南省防軍第4師師長唐生智與兩廣取得聯繫後,起兵反趙,佔領長沙、岳陽,就任代理省長。唐生智傾向革命爲吳佩孚所不容。4月,吳令趙恆惕所部第3師師長葉開鑫爲湘軍總司令,率3個師另2個旅反攻長沙;同時,命湘鄂邊防軍司令李倬章率4個師另3個旅增援葉開鑫。在吳軍重兵壓迫下,5月初,唐生智放棄長沙,退守衡陽,急電向廣州國民政府求援。國民政府於5月10日決定派兵援唐,遂命第7軍第7、第8旅先行入湘。21日,任命唐生智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北伐前敵總指揮。24日,又派第4軍第10、第12師和葉挺獨立團入湘援唐。第7軍第8旅於6月1日在衡陽西北金蘭寺地區擊退葉開鑫一部的進攻。葉挺獨立團於6月2日到達湖南安仁,在第8軍第39團一部配合下,於安仁北面的淥田、龍家灣地區擊退直軍4個團的進攻。5日,進佔攸縣。援唐之戰告捷,穩定了湖南戰局,打開了北進通道。

7月上旬,國民革命軍第4、第7軍和第8軍在安仁、衡陽、永豐(今雙峯)地區集結後, 分三路向長沙進攻。左路第8軍第2、第4師和第7軍第8旅相繼克婁底、谷水、潭市,向寧鄉推進。右路第4軍第12師指向沈潭(醴陵南),葉挺獨立團進擊泗汾,第10師在皇圖嶺策應,迫敵向瀏陽退卻,不戰而下醴陵。中路第8軍第3師、教導師、鄂軍第1師連克湘鄉、湘潭後,第3師於11日進佔長沙,俘敵2000餘人。葉開鑫殘部退守汨羅江北岸。7月間,第四、第七、第八軍攻克長沙,醴陵,取得了北伐戰爭第一個戰役的勝利。

北伐戰爭的結果如何 北伐戰爭過程都發生什麼事情 第3張

8月12日,蔣中正在長沙召開軍事會議,決定乘吳佩孚軍主力在直隸(約今河北)進攻國民軍,湖北兵力薄弱之機,迅速以主力直趨武漢;對江西暫取守勢。由唐生智兼中央軍總指揮,率左縱隊(第8軍)和右縱隊(第4、第7軍)攻取岳陽、平江,直指武漢;朱培德爲右翼軍總指揮,率第2、第3軍、獨立第1師(由贛軍第4師改編)和第5軍第46團集結醴陵、攸縣等地,對江西警戒,掩護中央軍側背安全;袁祖銘爲左翼軍總指揮,率由黔軍改編的第9、第10軍從湖南常德地區進取湖北沙市、荊門,相機佔領宜昌、襄陽;第6軍和第1軍第1、第2師爲總預備隊。

嗣後,北伐大軍相繼入湘,分成左,中、右三路,向湘北吳軍發動進攻。8月19日,中央軍向汨羅江北岸發起進攻。右縱隊第4軍進攻平江,其右翼第10師從託田渡汨羅江進佔肥田,左翼第12師借其掩護,由白雨湖渡汨羅江,一部向天嶽山、魯肅山實施佯攻,一部向平江城東北攻擊前進,經過激戰,守軍由北門退入城內。葉挺獨立團向平江城東門猛攻,擊退守軍,攻入城內。平江守軍1個旅被繳械。與此同時,右縱隊第7軍第1、第2旅分別佔領浯口、黃塘後,在將軍坪擊退頑抗之敵,迅速向張家牌前進。第8旅猛攻將軍山,遭守軍反擊。第7軍使用預備隊從兩翼投入戰鬥,擊退守軍,攻佔張家牌。左縱隊第8軍於同日渡過汨羅江後,未遭抵抗,即分別佔領長樂街、黃谷市。之後,左右兩個縱隊乘勝前進,至8月22日連克岳陽、通城(屬湖北)、羊樓司等地,開始進入湖北境內作戰。

在此期間,吳佩孚率部協同張作霖軍在直隸南口(今屬北京)等地將國民軍擊敗後,調兵南下,親率湖北暫編第4師和陸軍第8師於8月25日抵達漢口,令自岳陽、通城敗退的湖北暫編第1師和衛兵旅等部共萬餘人固守湖北咸寧地區汀泗橋,並派中央第25師第13混成旅另1個團增援。另以陸軍第8師進至賀勝橋地區設置堅固陣地;武衛軍佔領紙坊,鄂軍第3旅及部分湘軍殘部在白螺磯、新堤、嘉魚一帶,協同海軍阻止國民革命軍渡江。

8月25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作爲第12師的前衛,奔襲粵漢鐵路(廣州-武昌)上的中夥鋪車站,殲滅吳軍1個團;第10師進佔楊泉畈。第7軍佔領大沙坪、桂口市。第8軍佔領臨湘(今陸城)、羊樓洞、蒲圻等地。唐生智根據總司令部關於迅速攻佔武漢的決定,以第8軍攻取漢陽、漢口,第4、第7軍沿鐵路北進,攻取武昌。

汀泗橋戰役

第4軍代理軍長陳可鈺決定乘吳佩孚軍主力未到達之機,於1926年8月26日凌晨向汀泗橋發起進攻。第12師第35團在高豬山擊退吳軍一部的阻擊,進至鐵路橋頭,遭對方火力封鎖;第36團進至汀泗橋東南高地前,遭敵俯射,前進受阻。第10師第29、第30團分別在第36團兩側展開,激戰入夜,仍無進展。第36團乘夜暗實施中央突破,也未得手。第12師師長張發奎決心以葉挺獨立團和炮兵營向汀泗橋東北的古塘角迂迴,從右側後包圍殲敵。27日凌晨,葉挺獨立團從小路隱蔽接近古塘角,配合正面部隊的全線攻擊。吳軍遭前後夾擊,全線潰敗,被俘2400餘人,殘部向北逃遁。第4軍佔領汀泗橋。葉挺獨立團乘勝猛追,當日中午攻佔咸寧城。

北伐戰爭的結果如何 北伐戰爭過程都發生什麼事情 第4張

賀勝橋戰役

吳佩孚親率湖北暫編第4師和陸軍第8師及在汀泗橋戰役中敗退的殘部共2萬餘人,在賀勝橋及其以南的楊林塘、桃林鋪、王本立地區梯次設防,企圖死守。國民革命軍不給吳軍以喘息之機,於1926年8月29日由第4、第7軍發起賀勝橋戰役。第7軍第8旅在袁家鋪附近擊退吳軍約1個團的抵抗後,向王本立前進,途中遭吳軍反擊,被迫後撤。第4軍第12師在楊林塘附近與吳軍激戰後,形成對峙。30日拂曉,第4、第7軍繼續攻擊,葉挺獨立團猛打猛衝,在楊林塘突入吳軍主陣地,向桃林鋪攻擊前進。此時,吳軍一部從側翼反擊,企圖對葉挺獨立團實施包圍。第10師第28團和第12師第36團適時增援,協力抗敵,突破吳軍桃林鋪防線,向賀勝橋發展進攻。第7軍攻佔王本立後,迅即向賀勝橋東側的南橋攻擊。吳軍正面失利,側背受敵,全線動搖,紛紛潰退。國民革命軍於當日上午佔領賀勝橋,俘敵3500餘人,中路第四,第七、第八軍主力全線擊破汨羅江吳軍防線,繼在汀泗橋、賀勝橋打敗吳軍主力,進圍武昌,一部繞道攻克漢陽、漢口,前鋒進追武勝關。

會攻武漢

吳佩孚迅速集結兵力,企圖憑藉長江、漢水固守武漢。部署以陸軍第3、第8師和中央第25師等部守備武昌;陸軍第14師守備漢陽、漢口;另以湘軍殘部在沌口、金口,武衛軍和河南第10師在陽邏、黃岡,湖北暫編第2師和河南暫編第2師在蔡甸、沙洋,第13混成旅、浚滑游擊隊等部在漢口附近地區,保障武漢的安全。國民革命軍於9月1日包圍武昌城。2日,前敵指揮部決定以第4軍並配屬第1軍第2師和第7軍第7、第8旅主攻武昌城;第8軍繼續準備進攻漢陽、漢口;第7軍第1、第2旅在鄂城(今鄂州)、樊口遮斷吳軍長江交通,掩護攻城部隊側背安全;第1軍第1師爲總預備隊,在崇陽待命。由於武昌城牆高築,吳軍防守嚴密,攻城部隊在缺乏周密準備的情況下,先後於3日、5日兩次攻城,均未奏效,且傷亡甚重,遂對武昌改取封鎖圍困。

北伐戰爭的結果如何 北伐戰爭過程都發生什麼事情 第5張

第8軍於8月26日開始在臨湘、嘉魚間陸續渡過長江,9月5日向漢陽發起攻擊。吳軍湖北暫編第2師倒戈,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十五軍(劉佐龍任軍長),配合第8軍作戰,6日攻佔龜山。第8軍第2師攻佔漢陽兵工廠,第4師佔領漢陽城。7日,第8軍第2師渡過漢水,攻佔漢口。吳佩孚率殘部北逃。第8軍主力乘勝追擊,至16日相繼佔領武勝關、平靖關、雞公山和九里關。國民革命軍攻佔漢陽、漢口後,武昌已成孤城。

9月中旬,第7軍和第1軍第2師奉調入贛作戰,由第4、第15軍和第8軍一部繼續封鎖圍困武昌。10月8日,守軍第3師師長吳俊卿率部投誠。10日,攻城部隊在吳俊卿部接應下攻佔武昌城,殲敵2萬餘人,生擒守城司令、第8師師長劉玉春和湖北督理兼中央第25師師長陳嘉謨。

攻取江西

正當國民革命軍席捲湘、鄂,吳佩孚軍瀕於崩潰之際,孫傳芳於8月25日在南京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從蘇、浙、皖調兵10萬入贛,會同其駐贛部隊2萬餘人進攻湘、鄂;並令福建督理周蔭人部進襲廣東,威脅國民革命軍後方。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爲達到佔領江西的預定目標,決定對江西轉取攻勢。

9月上旬,國民革命軍分三路進軍江西。在贛南,由李濟深指揮第2軍第5師、第5軍第16師第46團和第14軍(由獨立第1師改編,賴世璜任軍長)先於其他方向行動,攻佔贛州後沿贛江北上,向吉安方向發展進攻。

在贛西,由朱培德指揮第3軍和第2軍主力佔領萍鄉後,連克宜春、萬載、分宜,在新喻(今新餘)與孫軍一部激戰三晝夜佔領該地後,第3軍向高安、第2軍主力向樟樹方向進擊。在贛西北,由程潛指揮第6軍和第1軍第1師分別克修水、銅鼓,繼佔奉新和高安。9月19日,第6軍第19師乘虛攻佔南昌城。孫傳芳急從南潯鐵路(南昌-九江)沿線和樟樹地區調兵反擊。由奉新向南昌攻擊前進的第1軍第1師在牛行受挫,傷亡甚重。第19師孤軍苦戰三日後,被迫於21日退出南昌。次日,第19師得本軍第17師增援,再次攻入南昌,又遭孫軍優勢兵力圍攻,遂於23日突圍,撤向奉新地區。

北伐戰爭的結果如何 北伐戰爭過程都發生什麼事情 第6張

在此期間,孫傳芳將其在贛、閩的部隊編組爲5個方面軍,並設司令部於九江,親自坐鎮指揮,計劃以一路反攻南昌後,由高安方向進擊長沙;一路由武甯越過九宮山攻取湖北通山;一路由武穴渡江攻陽新,在咸寧、蒲圻間截斷武昌至長沙鐵路,然後北上解救武昌。

9月下旬,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組織再攻南昌。

第2軍第5師佔泰和、吉安,向樟樹前進。第14軍擊潰吉水之敵,向永豐追擊。第2軍主力在峽江、仁和渡贛江,於十月上旬在新淦(今新干)地區與孫軍激戰後,佔領永泰,繼而不戰而下樟樹、豐城,向南昌推進。在此期間,孫軍一部進佔湖北大冶、鄂城,一部進抵通山、崇陽,威脅武昌。國民革命軍前敵指揮部告急。第7軍軍長李宗仁爲解其危,採取“圍魏救趙”之計,率部由陽新迅速潛入贛北,威脅九江、德安,迫孫軍西進之師東調,在箬溪地區全殲孫軍謝鴻勳師後,於10月3日進至南潯鐵路中段德安地區,遭孫軍盧香亭等部4個旅抗擊,經激戰斃俘敵各千餘人,佔領德安。孫傳芳急調南昌、九江和已進入鄂東南的部隊反擊。第7軍被迫撤至箬溪,稍事休整後,再攻德安,終因孤軍無援,於7日撤至德安、箬溪間的羅家鋪地區,雙方形成對峙。與此同時,位於奉新的第6軍和第1軍第1師強渡修水河,佔領永修,遭由德安增援的盧香亭部包圍,被迫突圍轉移至永修西北的白槎。第3軍經新喻激戰後,10月2日在萬壽宮地區殲滅孫軍鄭俊彥部2000餘人。8日進至牛行、樂化地區,又與孫軍鄭俊彥、盧香亭部遭遇,鏖戰至12日,終因孫軍不斷增援,第3軍傷亡甚重,前進受阻。在此不利情況下,蔣中正仍令第2軍和第1軍第2師於10月11日強攻南昌。由於守軍預有準備,憑藉堅城深壕死守,並利用夜暗組織反擊,攻城部隊連攻三日不克,傷亡甚重,被迫於13日撤退。

南潯路戰役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總結三次攻打南昌失利的教訓,在於孫傳芳軍控制南潯鐵路主要幹線,便於機動。於是決定集中兵力,先破南潯鐵路各要點之敵,爾後再取南昌,並決定從武昌增調第4軍入贛作戰。國民革命軍入贛部隊分三路於11月1日開始總攻。右翼軍右縱隊第14軍在第2軍配合下,先期於10月20日攻佔撫州,切斷孫軍入閩通路,從東南向南昌推進。左翼軍第7軍於11月2日攻佔德安,第4軍在獨立第2師(由湘軍第1師改編)和第7軍一部配合下,於3日攻佔馬回嶺後,第4、第7軍主力在德安以南的九仙嶺擊敗孫軍2個師,截斷南潯鐵路,向永修推進。獨立第2師在九江、瑞昌間的曬湖橋殲滅孫軍1個師,至7日佔領九江、瑞昌、湖口和武穴。中央軍第6軍於11月3日開始向樂化攻擊,遭孫軍多次反擊,傷亡甚重,後總預備隊第1軍第1、第2師趕到,協力攻擊,於4日佔領樂化、永修。此時,右翼軍右縱隊第2軍主力已由進賢、三江口進逼南昌,右翼軍左縱隊第3軍在第2、第1、第7、第6軍各一部配合下,於11月7日佔領牛行,繼向餘干方向追擊,在滁槎俘敵1.5萬人。孫傳芳見敗局已定,乘船逃回南京。南昌守軍待援無望,棄城潰逃,被殲萬餘人。11月8日,國民革命軍佔領南昌。

北伐戰爭的結果如何 北伐戰爭過程都發生什麼事情 第7張

進佔福建

9月下旬,孫傳芳爲策應江西戰場作戰,令福建督理周蔭人部進襲粵東。周蔭人將所部3萬餘人編爲4個軍,於10月上旬攻佔廣東蕉嶺、鬆口(今梅州市梅縣區鬆口鎮)、饒平(今三饒)等地。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何應欽乘湘、鄂、贛戰場節節取勝之機,轉守爲攻。10月中旬,第1軍第3、第14師襲擊周部後方,攻佔永定,然後回師鬆口(今梅州市梅縣區鬆口鎮),俘周部第3軍4000餘人。此時,周部第2軍曹萬順、杜起雲兩個旅在蕉嶺通電起義,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17軍(曹萬順任軍長),隨即進至中都、鬆源地區(今梅州市梅縣區鬆源鎮),將退至該地區的周部第3軍殘部全部殲滅;爾後,向上杭挺進。在上杭地區的周部第4軍和第2軍殘部退守長汀。10月下旬,第17軍由上杭沿汀江兩岸向北推進,在由贛入閩的第14軍第2師配合下,擊退守軍,進佔長汀。由第1軍補充團擴編組成的獨立第4師在第20師第58團等部配合下,先後在饒平、詔安、漳浦擊退周部第1軍後,於11月相繼佔領漳州、同安、泉州、莆田、永泰,逼近福州。12月初,第2軍第6師由贛入閩,進佔建甌,切斷閩、浙孫軍聯繫。此時,駐閩海軍起義,周部李生春旅投降。12月9日,國民革命軍進佔福州。

會攻南京

孫傳芳連遭失敗,求援於奉軍張作霖,聯合組成安國軍,張作霖任總司令,孫傳芳和張宗昌任副司令。計劃以奉軍一部入河南,促吳佩孚反攻湖北;孫傳芳反攻江西;張宗昌率直魯聯軍接防蘇、皖北部,配合反攻鄂、贛。孫傳芳收集殘部8萬餘人,部署在滬寧鐵路(上海-南京)和滬杭鐵路(上海-杭州)沿線及皖南地區,抗擊國民革命軍的進攻。

北伐戰爭的結果如何 北伐戰爭過程都發生什麼事情 第8張

1926年10月,共產黨爲實踐北伐,於上海發動第一次工人武裝起義,建立“上海市民自治政府”。軍閥孫傳芳部對工人、市民進行鎮壓。工人100餘人被捕。上海總工會委員陶靜軒、“起義總指揮部”成員奚佐堯等10多位共產黨員被殺,起義失敗。

爲肅清長江下游之敵,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於1927年1月上旬決定進軍杭州、上海,會攻南京。蔣中正兼中央軍總指揮,率江右軍(由第6、第2軍和獨立第2師組成,程潛任總指揮)和江左軍(由第7、第10、第15軍組成,李宗仁任總指揮)分由贛、鄂沿長江兩岸向皖、蘇推進,主攻南京。何應欽爲東路軍總指揮,率第1、第14、第17、第19軍(由孫軍第1師起義改編,陳儀任軍長)和第26軍(由孫軍第3師起義改編,周鳳岐任軍長)自贛、閩分路入浙,奪取杭州、上海,助攻南京。唐生智爲西路軍總指揮,率第8、第4、第9、第11軍由鄂入豫,牽制北面之敵。

1927年1月下旬,東路軍第1、第26軍在第2軍配合下,由浙江衢州向杭州方向發起進攻,在龍遊附近擊潰孫軍一部,於二月上旬進佔蘭溪、金華後,乘勝向淳安、建德(今梅城)、浦江推進。2月11日,在桐廬、諸暨、富陽地區遭孫軍孟昭月等部4個師抵抗,激戰五日,俘敵8000餘人,於2月18日佔領杭州。此時,共產黨爲配合國民軍進攻上海,發動了第二次工人武裝起義,並在共產國際人員(Gotikoff、Arno、Chernisk、Bouharoff等)指導下進行軍事佈置,起義得到了廣大羣衆的擁護和支持,在國民軍先頭部隊的配合下,經過浴血奮戰,起義取得了勝利。

在此期間,東路軍第14、第17軍和第1軍一部由閩入浙,相繼攻佔臨海、寧海、寧波、紹興等地,肅清浙江境內的孫軍。3月上旬,東路軍開始進攻淞、滬,至20日,第14、第17、第2軍和第1軍一部經太湖以西攻克常州、丹陽等地,截斷滬寧鐵路;第1軍主力和第26軍克鬆隱、松江、吳江、蘇州,迫近上海。21日,周恩來等領導上海工人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經過30多個小時激戰佔領上海。第1軍一部乘機進入上海市區。

與此同時,江左軍由鄂東向安慶、廬州(今合肥)挺進。由於孫軍劉寶題師、陳調元師、王普旅和葉開鑫殘部相繼起義,3月4日不戰而下安慶,至18日進至廬州、六安之線。江右軍由江西沿長江南岸東進,相繼攻克蕪湖、當塗後,3月20日開始總攻南京,經兩天激戰,掃清江寧鎮、秣陵關、龍都等外圍據點。23日,第2軍進逼中山門、光華門;獨立第2師進攻通濟門、武定門;第6軍進抵雨花臺,該軍第19師由中華門衝入城內。當晚江右軍各部分路進城,佔領南京。第二階段於1927年5月開始。

寧漢分裂

1927年3月24日二軍六軍佔領南京。另一支北伐部隊,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等從廣東出兵福建,於12月間佔領福建全省,向浙江挺進。1927年2月底,佔領浙江全境。3月22日一軍進駐上海。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逮捕並屠殺中國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4月18日,蔣在南京另立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對峙,寧漢分裂。北伐軍攻克上海、南京後,孫傳芳不甘心失敗,與張宗昌組成直魯聯軍,反攻南京。奉系軍閥張作霖也派兵進入河南,威脅武漢。“四一二”事變後處於分裂狀態中的寧漢兩方,各自爲戰。武漢方面以唐生智爲總指揮,組成三個縱隊進軍河南,在漯河、臨潁擊敗奉軍主力,6月1日與馮玉祥部會師鄭州。南京方面亦組成三路軍,北伐隴海路,5月下旬克蚌埠,6月初佔徐州,後與直魯軍相持於魯南。7月下旬,直魯軍反攻,佔領徐州,蔣中正組織反攻未果,遂於8月12日辭職。嗣後,直魯軍進迫南京,在龍潭戰役中爲南京軍所敗,喪其主力,雙方復相持於津浦路。同年冬,何應欽指揮第一路軍反攻,十二月再克徐州。國民革命軍聯軍總司令馮玉祥於5月1日就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職,率部東出潼關加入北伐行列,與武漢軍會師鄭州,開封,隨後進入豫東與直魯軍作戰,曾取得兩次蘭封戰役的勝利,並肅清豫境吳佩孚殘餘勢力。山西閻錫山亦於6月宣佈就任國民革命軍北方軍總司令職,派部進入直隸,佔領張家口、石家莊,後因奉軍反攻,閻軍除傅作義部堅守涿州外,餘均退回晉境。

北伐戰爭的結果如何 北伐戰爭過程都發生什麼事情 第9張

7月15日,武漢國民政府領袖汪精衛召開“分共”會議,公佈《統一本黨政策案》,正式與中國共產黨決裂。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發動南昌起義,自此第一次國共合作徹底破裂。8月14日,蔣介石下野。8月19日,武漢政府宣佈遷都南京。9月初,汪精衛親抵南京,寧漢合流。不久汪精衛又鼓勵唐生智與張發奎分別於10月爆發寧漢戰爭、11月爆發廣州張黃事變,但南京國民政府皆獲得戰爭之勝利,迫使唐生智、張發奎等出國流亡。

二次北伐

1927年12月3日至10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在上海召開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預備會,會議的最後一天決定恢復蔣中正北伐軍總司令的職務。1928年1月4日,蔣中正到任,繼續領導北伐。

北伐軍在佔領河南之後,屢次致電馮玉祥、閻錫山及各將領準備北伐。2月28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議馮玉祥爲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閻錫山爲第三集團軍總司令,並命統歸蔣指揮。

北伐戰爭的結果如何 北伐戰爭過程都發生什麼事情 第10張

1928年4月7日,蔣介石在徐州誓師北伐。9日,各路北伐軍發起全線總攻。第一集團軍第一軍團總指揮兼第一軍軍長劉峙,指揮王均的第三軍、繆培南的第四軍、顧祝同的第九軍、楊勝治的第十軍和賀耀組的第四十軍由徐州北進,擔任津浦路正面進攻。曹萬順的第十七軍、陳焯的第二十六軍、夏鬥寅的第二十七軍、金漢鼎的第三十一軍和陳調元的第三十七軍進攻臨沂、沂水,直趨膠濟線爲右翼。第四軍團總指揮方振武,率阮玄武的第三十四軍、鮑剛的第四十一軍、高桂滋的第四十七軍和餘念慈的獨立騎兵師,沿魚臺、金鄉進攻濟寧爲左翼。20日,方部攻佔濟寧。奉魯軍張宗昌殘部退向泰安一帶。21日,方部由濟寧繼續北進。28日晚,方部奪取萬德、張夏之線,與津浦路正面的第一軍團劉峙部會師。30日,各路軍隊對濟南發起總攻。當天夜晚,張宗昌率殘部棄城北逃。孫傳芳在北京宣佈下野,張、孫殘部向國民革命軍投降。

北伐軍行至山東時,日本一度出兵山東,暗助軍閥張宗昌,殺害交涉員蔡公時,史稱“五三慘案”。此時蔣中正與馮玉祥在濟南以南的黨家莊車站會晤,決定繞過濟南,繼續北伐,同時命令濟南駐軍一律撤出。避免再發生衝突。另一方面則從外交交涉,分別向日軍司令,日本外交部嚴重抗議,並要求日軍同時撤出濟南,同時請求英美協助調停。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當夜撤離北京,退出山海關外,張的專列在到達瀋陽附近的皇姑屯(京奉鐵路和南滿鐵路交叉的三洞旱橋),被日本關東軍埋下的炸藥炸燬,張作霖身負重傷,稍後死亡。6月8日,國民革命軍開入北京。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在東北通電東北易幟,宣佈效忠南京中央政府,北伐至此宣佈成功。

國民政府的北伐,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次由從南向北統一全國的例子(另一次是明朝對元朝的北伐),雖然它所達成的統一在很多方面來說都只是屬於形式上的,當時更有“軍事北伐,政治南伐”的說法。

勝利因素

指導思想

北伐一直是孫中山的革命理想。概攬孫中山的北伐戰爭觀,它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高舉護法大旗。孫中山歷來視《臨時約法》和國會爲中華民國的主要象徵和共和制度的可靠保證。他曾指出,“約法與國會,共和國之命脈也,命脈不存在,國體將安託?須知國內紛爭,皆由大法不立;”“共和國家之總樞全在國會,國會爲民國中心,憲法爲立國大本”;故“今日言和平救國之法,惟有恢復國會完全自由行使職權一途。”可見約法和國會在孫中山北伐觀中的地位。

重視軍事鬥爭。孫中山爲恢復約法和國會,先後進行過多次護法戰爭。如辛亥革命時期的北伐;1915年第一次護法戰爭;1922後第二次護法戰爭和1924年江浙戰爭爆發時孫中山領導的北伐等等。這一切都足以說明孫中山對軍事北伐的重視程度。

聯合其他力量。早期的孫中山沒有自己的軍事武裝,進行軍事北伐只能依賴地方軍閥。採取利用或聯合一派軍閥反對另一派軍閥的做法,致使他領導的多次北伐都因地方軍閥的反對和破壞而失敗。在共產國際和共產黨人的幫助下,孫中山認識到聯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進入了以革命的武裝進行北伐的新時期。

北伐戰爭的結果如何 北伐戰爭過程都發生什麼事情 第11張

戰爭策略

國民政府在戰爭初期以兩廣爲基地,策略以“打倒吳佩孚,聯絡孫傳芳,不理張作霖”爲主,實行各個擊破。

早在1925年9月,蘇聯軍事顧問加倫就提出了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的北伐軍事戰略方針。但是,由於國民革命軍將領各有自己的算盤,所以在1926年4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制定的北伐進軍計劃中,提出同時向湖南和江西進軍,即同時與吳佩孚和孫傳芳作戰。加倫回到廣州後發現這個問題,立即要求修改計劃。經過加倫的勸說和多次磋商,各軍將領才同意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的戰略方針,即首先向湖南、湖北進軍,長驅直進,迅速消滅吳佩孚所部;同時和孫傳芳進行談判,並向湖南、江西邊境和廣東、福建邊境分別派出部分兵力進行監視和防備,待兩湖戰場取得勝利後,再集中兵力消滅孫傳芳;最後,集中兵力消滅張作霖,統一全中國。後來的事實證明,加倫的戰略構想是北伐戰爭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條件。

軍事指揮方面,北伐軍在戰爭中發揚長驅直入,運動殲敵,窮追猛打,速戰速決,英勇頑強,連續作戰的作風;審時度勢,靈活運用兵力,適時轉變戰法,保持戰爭的主動權;分化瓦解敵軍,補充擴大自己。這些都是國民革命軍能以少勝多的重要因素。

國共合作

北伐的成功是國共兩黨共同努力的結果。北伐戰爭期間,隨着革命形勢的勝利發展,依靠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動員和有力組織,爲北伐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主要有以下方面:

共產黨員直接參與北伐。在北伐軍中,一大批共產黨員擔任各級黨代表或政治處長,或者擔任基層指揮員、戰鬥員。一些著名的共產黨人,如周恩來擔任第一軍副黨代表,李富春擔任第二軍副黨代表,朱克靖擔任第三軍黨代表,羅漢擔任第四軍黨代表,林伯渠擔任第六軍副黨代表,肖勁光擔任第二軍第六師黨代表等。周恩來、毛澤東、林伯渠、張太雷、鄧中夏、蕭楚女、惲代英、李富春、聶榮臻、蔣先雲等爲代表的共產黨人實際上領導了北伐軍的全部政治工作,對北伐勝利進軍起了重要作用。

北伐戰爭的結果如何 北伐戰爭過程都發生什麼事情 第12張

工人運動的迅猛發展。湖南、湖北的工會會員,到1926年年底左右,發展到30餘萬人,在許多地區,工人還建立了自己的武裝糾察隊。1927年1月,漢口、九江工人羣衆在李立三、劉少奇的領導下,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反帝示威,先後收回了漢口、九江的英租界。上海工人階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爲了配合北伐軍的勝利進軍,先後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

農民運動的蓬勃發展。在北伐革命戰爭期間,同工人革命運動一樣,農民運動也在大半個中國蓬勃開展起來。到1927年6月,全國已有201個縣成立了農民協會,人員發展到1000多萬人,對農村的封建勢力進行了一次空前的掃蕩與衝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