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武帝爲什麼要北伐?北伐的後果是什麼?

漢武帝爲什麼要北伐?北伐的後果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漢武帝北伐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歷經秦始皇和項羽的統治,漢初開始反思。漢文帝在位時,帶頭節儉吃穿,減免百姓和諸侯的賦稅、進貢,寵愛的慎夫人所穿的衣裙不能拖到地面,爲自己修的墳墓不準使用金銀銅錫裝飾;漢景帝繼承了父親的傳統,自身節儉不說,當他加強了對全國控制後,開始帶領諸侯國也走節儉風氣,且勸課農桑,甚至把劉邦和呂后長陵旁的土地租給農民耕種。

公元前180年文帝繼位到公元前141年景帝辭世,漢統治者用幾乎苛刻的方式要求自己,爲民間提供生產環境,積蓄國家財富,增加人口。《漢書·食貨志》裏記載,景帝后期:

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 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充溢露積於外, 至腐敗不可食。

漢武帝爲什麼要北伐?北伐的後果是什麼?

杜甫描述開元盛世:“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倉廩俱豐實。”因爲府庫中糧食、錢幣充裕,人口增加,是盛世典型標誌。

漢文帝和漢景帝的時代,史稱“文景之治”,良好的基礎下,到漢武帝統治漢朝期間,被稱爲漢武盛世。

與自己的先輩不同,漢武帝繼承的國家很富裕,所以他放棄了劉邦建國時堅持的休養生息政策,並在思想、政治和經濟領域,開始對整個國家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虛弱丞相,削弱諸侯,統一貨幣、官營鹽鐵、建立均輸和平準制度。

牢牢控制國家政權,這之前,唯有秦始皇對國家的統治能夠達到這一程度。

而真正讓漢武帝在史冊上威風八面的功績,是他在位55年間,組織了三次大規模的對匈奴戰爭,並最終深入北方二千餘里,跨過大沙漠,大敗匈奴左賢王,讓對方再也無力南下犯漢。

武帝一改漢朝對匈奴不斷忍讓的姿態,立下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榜樣,這讓漢武帝與秦始皇並稱爲“秦皇漢武”。

然而北伐匈奴耗費巨大,西漢也由盛轉衰

司馬遷作爲漢武帝同時期學者,記載北伐大軍每六十四石糧食只有一石能夠到達前線。10萬騎兵參與的大型戰役,步兵和後勤則需要幾倍於此,整個戰鬥規模牽扯到50萬人是常態,這就意味着千百萬農民需要在國土後方爲他節衣縮食。

古代運輸方式落後,漠北沒有成型的道路,運糧過程緩慢。大漠無邊際,尋找自家軍隊增加了時間,自家軍隊尋找對方軍隊蹤跡也要時間成本,有時甚至需要數月。勞力在運糧的過程中消耗巨大,時間成本又高的驚人。司馬遷所記載的後勤消耗64:1,僅僅是對糧食的消耗。

《史記》中,公元前99年,西漢軍隊在征討匈奴後返回,而死傷人數達到六七成;公元前119年,漢朝軍隊在衛青和霍去病的帶領下對匈奴發起致命一擊,直追至趙信城(蒙古杭愛山下),擊潰了匈奴主力。勝利後,漢朝出塞時的十四萬匹戰馬,返回時只剩下不到三萬匹。

如此大規模的消耗,在封建社會可以說是空前絕後。而武帝在位期間,類似規模的戰爭進行了八次,他還曾出兵越南、青海、朝鮮。

戰爭給漢朝社會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盛世快速瓦解。爲了能夠獲得足夠與匈奴開戰的財富,武帝耗盡了文景之治積累的財富,還加速對民間搜刮。公元前119年,頒佈了“算緡”和“告緡”令,導致許多無辜家庭破產。

漢武帝自己也清楚這其中的巨大危害,晚年頒佈《輪臺罪己詔》,對天下認錯,並希望國家恢復自己先輩帝王們所實施的休養生息政策:

“朕即位以來,所爲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既然如此,漢武帝爲何執意北伐?對比北伐前後的一些情況,答案或許能夠明瞭。

公元前200年,匈奴單于號稱帶領30萬大軍,在白登城包圍了漢高祖劉邦的軍隊,身經百戰的漢高祖絞盡腦汁得以逃脫。用我國近代軍事理論家蔣百里先生的話說,匈奴人“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一致”,具備先天的軍事優勢。

無論是高祖還是武帝,軍隊要進行戰爭,離不開糧草、裝備的籌備以及軍事訓練,但是匈奴人根本不需要這些,單于一聲令下,掠奪朝發夕至。

這60年時間裏,漢朝處於防禦姿態,消耗確實低,文景之治得以積累大筆財富。雙方通過互相貿易,匈奴得到了絲綢、糧食、酒、珠寶等等財物,還有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具、生產工匠;漢朝得到了更優良的馬匹和更多的戰馬。

因此有說法是,這樣的關係維持下去也不錯,何必戰爭。

然而,這只是和親和被動防禦帶來的最美好的片面而已,雙方之間還有另一面。

英國近代學者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論君主和國家的開支”一篇中,第一句話即“君主的義務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護社會和安全,使他不至於遭受來自其他獨立社會的侵犯和壓迫。想要履行這種義務,必須藉助軍隊的幫助。”

漢朝的經濟繼續發展,但是百姓卻被肆意掠奪、屠殺,這自然不可能是合格的帝王。對於漢武帝來說,這種戰爭首先會爲社會發展設置上限,其次也會讓百姓在情感上對朝廷產生不信任。

從歷史規律來看,百年漢匈大戰不可避免

匈奴民族是阿爾泰語民族,初在我國北方爲患,冒頓單于統一諸部落之後,實力達到巔峯。

漢武帝爲什麼要北伐?北伐的後果是什麼? 第2張

從之前的歷史看,西周亡於犬戎,秦則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修築萬里長城以及大軍戍邊而亡;之後的歷史來看,西晉、北宋等,也在國家生產狀態上升時,亡於北方少數民族之手。

公元91年,東漢大將軍竇憲在阿爾泰山擊潰北匈奴,迫使他們向歐洲遷徙。在這個過程中,中亞、西亞許多曾經發展不錯的文明消失;古敘利亞資料上記述着當年匈奴進入他們國家時,整個城市消失的情景;5世紀初匈奴逼近萊茵河,包圍羅馬城,扶植傀儡皇帝,對羅馬帝國進行洗劫;公元455年匈奴配合日耳曼人,殺死羅馬皇帝,再次洗劫。羅馬帝國經不住如此折騰,終於滅亡,只因他們沒有漢武帝。

公元422年,匈奴入侵拜占庭帝國的色雷斯、馬其頓等地,古代西方帝國惶恐,匈奴單于烏爾丁對東羅馬帝國色雷斯省總督說:

凡是太陽能照射到的地方,只要我願意,都能征服。

當然,這並不是說某些民族天生熱愛和平或者好戰,古埃也是在羅馬的兵威下消失的,這只是歷史發展不可避免的規律。

物力匱乏的古代,接壤的強大帝國之間因爲資源、財富以及統治階層的野心,不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基本爲0。歷史也證明了,古代大國周邊不可能有另一個強大的國家。

漢武帝征討匈奴,固然消耗了國本,卻仍然有恢復的機會。如果持續縱容一個能夠瞬間聚集30萬騎兵,對於和親、停戰等相關協議置若罔聞的強大國家始終存在於北方,那麼漢朝積累再多的財富又有何意義?遲早不也只是爲他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