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周朝時期的諸侯們都只能自稱爲公 楚國君主爲什麼會自稱爲王

周朝時期的諸侯們都只能自稱爲公 楚國君主爲什麼會自稱爲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楚國君主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發率領衆諸侯起義,組成了一支討伐紂王的聯軍。兩年後,伐商聯軍在牧野大敗紂王,滅亡了無道的商朝,建立了嶄新的朝代——周朝。

周朝時期的諸侯們都只能自稱爲公 楚國君主爲什麼會自稱爲王

周武王奪取天下後,自稱爲"天子",並將伐紂過程中立下功勞的諸侯、上古聖賢人物的後代,以及自己的同族宗親分封到全國各地,讓他們各自建國,拱衛中心的周朝都城鎬京。後來,周朝遷都洛邑,歷史進入春秋時期。

這一時期,其他國家都稱"公"例如齊桓公,唯獨楚國稱"王"例如楚莊王,這是爲什麼呢?

後世稱呼一國之主的"皇帝"一詞,要到公元前221年才被自認爲"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的秦始皇嬴政所創造。在此之前,周朝作爲天下共主,被稱爲"天子"、"周王",而其他諸侯則只能夠自稱爲"公"。據唐代史學家司馬貞所著的《史記索隱》記載,後世稱之爲"春秋五霸"的五位國君,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

而《荀子》主張的"春秋五霸"則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這些君主中,齊、晉、秦、宋的國君都稱"公",而吳、越、楚則不同,他們雖然身爲諸侯,但自稱的確實與周天子地位相等的"王"。而要想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情況,還得從這幾國的建國史說起。

我們先來說說題外的吳國和越國。細心的讀者會發現,稱王的吳、越、楚三國都處在當時中原地區以南的偏僻之處,那裏距離周天子掌控力最強大的地區比較遙遠,正所謂"天高皇帝遠",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暢。可能諸侯在南方稱王很多年後纔會被周天子知曉。

周朝時期的諸侯們都只能自稱爲公 楚國君主爲什麼會自稱爲王 第2張

當然,即使如此,也不是人人都敢於稱王的,稱王前必然要具備一定的實力,否則周圍的強鄰很輕易便會以"尊王攘夷"爲名前來討伐。吳國、越國因雙方的君主夫差、勾踐而爲人所熟知,"臥薪嚐膽"也是後世常用的成語典故。

而早在夫差成爲吳王前百餘年,吳國國君已然稱王。傳說,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有三個孩子,周文王姬昌之父季歷是最小的一個。周太王喜愛自己的孫子姬昌,但按照立嫡立長的繼承規則,季歷是無法繼承的。季歷的兩個哥哥懂了父親的心意,便主動離開,前往了南方,於是開創了吳國。

後來吳國持續發展,逐漸壯大,據《史記》記載,魯成公五年(前586)時,"壽夢立而吳始益大,稱王。"越國則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後裔,他們在南方發展許久,到了周敬王時,越國國力漸強,於是國君允常便自稱越王。

周朝時期的諸侯們都只能自稱爲公 楚國君主爲什麼會自稱爲王 第3張

楚國和吳、越非常相似,楚國本是北方一支部族,受到商朝人驅逐而逃往南方,周朝建立過程中,楚部落首領鬻熊爲周王當火師,肩負祭祀祈禱重任,但周朝建立後卻沒有得到封賞。直到周成王時期,鬻熊的曾孫熊繹纔得到封爵,不過也只是最低等的子爵。

在楚國的發展過程中,來自中原的諸侯們都對其十分蔑視,認爲楚國地處蠻荒、人民野蠻,不配和中原衆諸侯一同會盟,於是都排擠楚國,稱之爲蠻夷。楚人忍辱負重,揹負着屈辱和嘲笑,拼命的開墾土地、發展國力,並陸續對外吞併了一些小國。

據《史記》記載:"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可見,楚人對於"蠻夷"的稱號恨之入骨,並用這一稱號來挖苦曾經嘲笑楚國的隨國。楚國攻打隨國,讓身爲周朝宗親的隨國國君面見周天子,請求爲楚國提升爵位。

周朝時期的諸侯們都只能自稱爲公 楚國君主爲什麼會自稱爲王 第4張

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隨國國君帶着周天子否定的答覆回到南方,"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爲武王,與隨人盟而去。"楚國國君自此代代稱王。

綜上所述,楚國之所以稱王,最爲主要的原因便是受到諸侯的嘲諷、周王的輕慢,這也是日後楚莊王做出"問鼎中原"的威脅舉動之原因所在。其次,距離周天子和其它強國距離較遠,不易被討伐也是楚國稱王所依仗的因素之一。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