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諸葛亮的隆中對有什麼缺陷嗎?

諸葛亮的隆中對有什麼缺陷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諸葛亮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劉備在遇到諸葛亮前可以說是顛沛流離,但在公元207年到219年的短短12年間,劉備的命運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從一無所有的流浪軍閥,變成了三分天下的漢中王。劉備的這一變化與諸葛亮的《隆中對》少不了關係。

諸葛亮在哪一年對劉備說出了《隆中對》,我們已經找不到答案了,但大致發生在201年(劉備屯軍新野)到208年(劉表病死)之間。《隆中對》不僅爲劉備分析了天下大勢,還爲劉備謀劃了將來。

《隆中對》的本質是什麼?

在分析《隆中對》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白“隆中對”是什麼。

現代有一個經常說的詞:戰略。國家有國家的戰略,公司有公司的戰略,個人又有個人的戰略。那麼究竟什麼是戰略?

哪怕到了現在,我們對“戰略”的定義也沒有達成一致,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戰略”這個詞最早來源於希臘語的“指揮官”,隨後便用於軍事概念。在拜占庭皇帝列奧六世的《將道》一書中,將“統兵(指揮)藝術”定義爲戰略。

諸葛亮的隆中對有什麼缺陷嗎?

隨着世界軍事家對“戰略”的研究,有人將戰略定義爲“規劃和指導一場戰役中大規模軍事機動和作戰的藝術”。同時將戰術定義爲“在戰鬥中或直接面對敵人時指揮戰鬥的藝術”。

若按上述說法,戰略便是一種大局觀,而戰術便是具體的執行手段。

我國古代關於軍事提到更多的詞是“兵法”,而沒有“戰略”這個詞。雖說如此,但我國的《孫子兵法》被認爲是一部出色的戰略軍事典籍。

在《孫子兵法》的第一篇始計篇中便提出了“計”這個概念。開戰前君主(將領)需要“校之以計,而索其情”。這個“計”便是對戰前的準備的形容。那麼需要“計”些什麼東西呢?緊接着孫子便提出了“情”的七個因素:

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衆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這七個因素便是戰前的“戰略考量”,“計”便是孫子的“戰略”。

《孫子兵法》的意思便是在綜合考慮一切因素後,才決定是否進行戰爭。這個便是“戰略”的制定過程。戰略制定完成後,便“因利而制權”,這個“權”便是孫子的“戰術”。 《司馬法·仁本》也說“權出於戰”,“權”是戰爭中才有的。

那麼制定了戰略是否就能勝利?當然不是,否則《孫子兵法》也不會有其他的章節了。戰略能否“完美”實施,卻需要靠臨場將帥的“戰術”水平。

就好比現在公司上頭只給你一個任務(公司戰略),但具體怎麼完成卻讓你來操作。這個考驗的便是一個人(將領)的執行能力。

拿破崙對戰爭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認爲“戰爭的勝負關鍵在於執行”。另一方面來說,制定了戰略,能否完成這個戰略依靠的是武將的執行力。

諸葛亮的《隆中對》便是爲劉備勢力制定的戰略。

諸葛亮先給劉備分析天下大勢,曹操是“不可與爭鋒”,孫權是“可以爲援而不可圖”。知道了天下大勢,那麼劉備該如何行動呢?諸葛亮提出了“跨有荊、益”和“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等行動方向。

從上面我們可以知道,《隆中對》這個戰略能否成功,還得靠武將的執行能力,這纔是《隆中對》能否成功的關鍵。一場戰爭只有是戰前的“戰略謀劃”和戰爭中的“戰術執行”,這兩個因素完美結合才能保證戰爭的勝利。

沒有武將的戰術執行,光看一個戰略怎麼可能贏得戰爭?若真能如此,豈不是說雙方不用打仗了,通過比較雙方的“錦囊妙計”來決定勝負不是更好?

赤壁之戰,周瑜與諸葛亮都做出了“曹操可以打”的判斷,這便是“戰略”。但你若換一個武將代替周瑜去執行狙擊曹操的任務,誰能保證一定成功?這便是武將的執行力(戰術)的差距。

戰略好比一個房屋的設計圖,最後如何建造出來,還得靠現場的建築工人親手搭建。瞭解了《隆中對》的本質,我們便來看看詳細的《隆中對》。

諸葛亮的隆中對有什麼缺陷嗎? 第2張

“隆中對”施行的前後順序

戰略會有一個遞進的前進方向,《隆中對》也不例外。將《隆中對》簡單歸納來有三個重點:

一、搶奪一塊自己的地盤,荊州、益州便是諸葛亮看好的地方。

二、與佔據江東三世的孫權聯盟,一同抵抗強大的曹操。

三、待天下有變,劉備出秦川向東攻擊曹操,另一大將從荊州北上攻擊曹操。

現在對《隆中對》有誤解的人,很多就是將《隆中對》的前後主次搞混亂了,只有捋順了諸葛亮的戰略順序,才能進一步解讀《隆中對》。

上述三點按照一二三的順序便是諸葛亮爲劉備制定的短、中、長三個階段。短期目標是劉備需要佔據荊州,這也是劉備最關鍵的一步。有了荊州基地後,便能繼續執行中期目標,即東聯孫權、西取巴蜀、北抗曹操。最後的一步便是等到“天下有變”,劉備進兵中原。

下面我們繼續來分析《隆中對》爲何是諸葛亮爲劉備量身打造的完美戰略。

劉備對荊州的影響力

現代普遍認爲隆中對有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外結好於孫權”與佔據荊州是不可能。關於這一點,我們需要明白,諸葛亮給劉備制度的計劃是先佔據荊州然後再與孫權聯盟,而不是與孫權結盟後再瓜分荊州。

諸葛亮的隆中對有什麼缺陷嗎? 第3張

我們會產生先結盟的方法是受了歷史進程的影響,若我們拋棄2000年的上帝視角回到三國。試問沒有地盤的劉備拿什麼與孫權結盟?歷史上孫劉結盟是因爲曹操已經進入荊州了,但諸葛亮制定《隆中對》的時候,曹操還沒有進攻荊州,真當諸葛亮未卜先知?

諸葛亮的戰略計劃中,劉備佔據荊州後才與孫權結盟。那麼劉備能佔領荊州嗎?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我們總以爲劉備在劉表那裏優哉遊哉地過了七、八年,真當劉備去荊州是養老去了?

劉備對荊州一直就有着明顯的企圖,也在不斷擴充自己在荊州的影響力。其最明顯的動作便是收劉封爲義子。

關於劉封的出身《三國志·劉封傳》曰:“劉封者,本羅侯寇氏之子,長沙劉氏之甥也”。羅侯寇氏是哪一脈已經查不到了,但長沙劉氏卻是荊州的大族。

長沙劉氏起源於漢景帝劉啓的兒子長沙王劉發,從公元前155年到公元207年,劉氏在荊州(長沙)經營了360多年,妥妥的大族(哪怕現如今的長沙劉氏仍是遍佈湖南)。

劉備把“長沙劉氏之甥”劉封收爲義子(當時劉備還沒有兒子,這是當做了繼承人),其拉攏荊州大族的目的已昭然若揭。關於劉備對荊州的影響還有兩個個佐證,一個是劉表死前對劉備的試探,另一個就是劉表死後曹操的反應。

先說說劉表對劉備的試探。《三國志·先主傳》裴松之注引:“表病篤,託國於備”。

劉表打算讓幼子劉琮代替自己的爵位,這基本是荊州上下公開的事實了(劉琦向諸葛亮求救便是明證)。劉表劉備如此說明顯是對劉備的試探。

哪怕這是劉表的試探,也間接表明劉備有威脅劉琮的實力,否則根本不用試探,要麼劉表不放在心上,要麼將其殺掉或驅逐。

再來說說劉表死後曹操的反應。劉表死後,曹操便選擇輕騎突進,以防劉備先一步進入江陵。曹操爲何如此急切?因爲“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

若劉備在荊州只是個路人甲,他能控制的了江陵(荊州刺史治所,相當於省會)?曹操既然擔心劉備,那麼必然說明劉備有掌控江陵城的實力。否則曹操一聽劉備過了襄陽,便又立即“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裏”,這是爲了防止劉備先一步控制了江陵。

這兩方面都從側面說明了劉備有奪取荊州的實力。劉備擴充實力謀取荊州就是諸葛亮出的注意。

《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略》: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遊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衆可也。"備從其計,故衆遂強。

注:劉備與諸葛亮的謀劃很好,但小看了曹操的決心。因此數年謀劃落空,變成了“東聯孫權,奪取荊州”這一現實。這跟《隆中對》沒有關係,曹操的急切正說明了劉備有奪取荊州的實力,從反面驗證了《隆中對》的可行性。

佔據荊州就不能與孫權聯盟了?

諸葛亮提出的聯絡孫權,首先考慮的便是據守江夏的黃祖。劉備與孫權北方有曹操的威脅,中間又有江夏這一緩衝地帶,自然能夠成爲盟友。結果黃祖被孫權消滅了,這便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沒了黃祖雙方就不能結盟了嗎?自然不是。

有人認爲聯合孫權與佔據荊州是有衝突的。對持有這一觀點的人,我只想問問:關於國家的利益,你需要先考慮的是自己,還是對方?

荊州對孫權有利,難道劉備就不能佔據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是靠着實力打出來的,而不是讓出來的。靠着割讓土地來獲得喘息的朝代,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還少嗎?最後的結局又如何?

在劉備與劉琦佔據荊州的時期,孫權可是主動聯姻劉備的,“琦病死,羣下推先主爲荊州牧,治公安。權稍畏之,進妹固好”(《三國志·先主傳》)。在孫權眼裏,這時候的劉備仍然是自己的盟友。

對於東吳最後出兵強奪荊州的可能,最初的劉備是有應對策略的。

公元215年,孫權派呂蒙襲擊劉備的荊州,劉備率領5萬大軍回援荊州,以事實告訴孫權,自己不會讓出荊州。

奈何這時候曹操拿下了漢中,直接威脅到益州,劉備不得不割讓了荊州三郡來安撫東吳。有了這次的軍事對峙,雙方算是再次進入了“聯盟”狀態

《三國志·先主傳》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

注:孫權是趁着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關羽圍困襄樊之際偷襲了荊州,這與《隆中對》沒有關係。還是那句話,劉備與孫權間沒有友情,只有利益。哪怕劉備把荊州整個給了孫權,當孫權認爲可以偷襲益州的時候,他一樣會偷襲益州。

荊州對東吳的重要性,遠遠不如淮南對東吳的作用。荊州只是東吳西防線,沒了荊州還有夏口、武昌(東吳曾多次遷都武昌)都可以作爲東吳長江的西防線,但淮南卻關係着東吳的發展。

淮南對東吳的重要性,我用兩句“古話”來說明,一句是“守江必守淮”,就是說若想守住長江,必須先守住淮南。第二句是“得淮河者得天下”,這話雖然有些誇大,但也說明了淮河的重要性。

礙於篇幅在這裏沒法詳細解釋,大家僅需要知道淮南不僅是東吳的前沿防線,更是曹魏與東吳的屯糧重地。魏(晉)與吳後期的戰爭一直圍繞着淮南進行,而荊州則少有衝突。

注:魏晉(三國統一以前)軍事武將中有兩個頭銜權力最大,一個是“都督雍涼諸軍事”,其主將一般是鎮西將軍,這是防備蜀漢的;一個是“都督揚州諸軍事”,這是防備東吳的,其主將或帶有鎮南將軍,或是鎮東將軍。荊州的戰爭很少。說這些只是爲了說明荊州對東吳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重要。當然若孫權有機會的話,他自然是不介意再多些地盤的。

《隆中對》的雙路出兵真不可行?

對《隆重對》持反對意見的還有一條理由,那就是雙路出兵不現實。

在這裏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諸葛亮所說的兩路出兵有個前提,那就是“天下有變”。我上面說了,這一條也是諸葛亮爲劉備制定的遠期計劃,或者說是一種設想。當時的劉備連荊州都沒有拿下,你覺得諸葛亮爲他制定一個“吞併天下”的計劃現實嗎?

《隆中對》是劉備的基本戰略,其最終的計劃肯定是一統天下,但如何統一天下,只能一步步來,這便是“天下有變”的真實意思。至於是什麼“變”,那只有等它到來才能清楚。

另外諸葛亮所說的兩路出兵是一種選擇,即告訴劉備若我們佔據了益州和荊州,等到將來圖謀中原的時候,我們既能選擇兵出襄陽,也能選擇兵發關中,或者時機合適(天下有變)我們也能雙路出兵。

因此諸葛亮的雙路出兵僅僅是對將來的一種設想,一種戰略方針,具體情況得了解了“具體情況”才能做決定。至於雙路出兵能不能實現,我們可以從東晉桓溫的第一北伐來參考下。

公元354年,桓溫率軍北伐關中的符健,其採取的作戰方式便是兩路出兵。桓溫親率一路從荊襄出兵,司馬勳率領一路從漢中(梁州便是漢中)出兵,雙方最後匯合於關中。

這次北伐中,桓溫先後數次擊敗前秦的軍隊,若不是桓溫猶豫不決浪費了最佳戰機,使得前秦有了準備,歷史或許會因此而改變。

《晉書·桓溫傳》溫遂統步騎四萬發江陵,水軍自襄陽入均口。至南鄉,步自淅川以徵關中,命梁州刺史司馬勳出子午道。

桓溫這次北伐失敗指的是沒有消滅前秦,其在戰場上是戰勝了前秦軍對的。這說明諸葛亮《隆中對》的雙線出兵是可行的。

注:桓溫北伐靠的不是整個東晉的支持,桓溫的北伐勢力同樣來自益州、荊州(按三國行政區來說)。

結語

現在對《隆中對》持有反對意見的人,與其說是對諸葛亮的“否定”,不如說是對“神化”後的諸葛亮的挑剔。

因爲他們將諸葛亮爲劉備制定的一部戰略,也就是行動計劃當做了一種預言。這些人首先將《隆中對》擺到了一個“完美”的位置上,然後開始對其挑刺,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另類擡高了《隆中對》?

《隆中對》作爲一個戰略,它的成功與否不在於具體的實施,而在於劉備勢力能通過它來獲得多少好處。現代很多人拿着戰術的眼光來評價作爲戰略的《隆中對》,是不是對諸葛亮來說有點不公平?

《隆中對》後,劉備先後佔據了荊州、益州,又聯盟了孫權,最後三分天下。這便說明了《隆中對》作爲一部戰略的成功。

《隆中對》作爲一個戰略,它只是劉備勢力發展的一個大方向,具體的計劃會隨着實際的情況來做出具體變化,其作爲劉備勢力的基本戰略,也僅僅施行到了第二步的“跨有荊益”便出了問題。這不是諸葛亮的戰略不行,而是劉備、關羽等人的執行出了問題。

《隆中對》是一個全面而周密的戰略,它包括了天時、地利、人和,也囊括了政治、軍事,對內政與外交也作出安排。它不僅指明瞭劉備勢力的發展方向,還設定了先後順序,只有一部部實行下去,才能更進一步的發展。

歷史上的諸葛亮也只是一個肉體凡胎罷了,他的《隆中對》與我們現在的公司計劃、城市發展計劃沒什麼不同。若說它高明在哪,除了諸葛亮的卓越的眼光外,便是劉備等人的完美執行力,雙方合二爲一造就了一部難以超越的戰略!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