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裝甲之父古德里安戰後憶希特勒:其有聰明之處

裝甲之父古德里安戰後憶希特勒:其有聰明之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第三帝國許多重要人物的中央,就站着這位混世魔王希特勒,他是我們大家命運的統治者。

希特勒出身微賤,所受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極有限,並且說話和態度都非常粗俗。但當他站在我們的面前,卻一點都不感到侷促不安,他好像是和他的親信同鄉在一起一樣,讓人感到非常輕鬆。他和具有較高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尤其是談到文學、藝術等等問題,他也一樣滔滔不絕地發言,表示當仁不讓。以後,他的親信當中有一部分人——都是和他一樣出身微賤的——就總是故意喚起他對上層階級的惡感,他們這種行爲是有目的的,主要是想毀滅這些人對於希特勒的影響力量。他們這種企圖非常成功,其原因有兩點:(一)因爲希特勒在早年曾經飽受艱難和侮辱,所以對舊恨還是耿耿於懷。(二)因爲他以爲自己是一個大革命家,所以不願意這些傳統落伍的思想,會對自己的前途產生阻礙。

這也就是解釋希特勒心理的一個重要關鍵。由於這種情感上的複雜關係,所以他對於王公貴族、學者專家、文武官員都會產生厭惡的心理。在他當權之初,他還勉強抑制他的行爲,使他能夠合於上等社會和國際社會的標準,一旦戰爭爆發之後,他就把這些假面具全都撕破了。

這個人的頭腦絕頂的聰明,並且記憶力特強,尤其是歷史上、技術上和經濟上的數字,能夠記得十分清楚。凡是送給他看的任何文件,他都仔細加以閱讀,藉以吸收新知識,以補充他在教育上所留下來的空白。他在會議席上常常把他所看見或聽到的話,整段背誦出來,使大家感到驚奇佩服。當他變成了德國的總理兼任三軍最高統帥之後,他常常會這樣向人說道:“六個星期以前,你所說的話和今天完全不同。”這種說法常會使人感到手足無措。關於這些話,是不可以和他爭辯的,因爲他可以馬上查出當時的速記記錄,以來證明他的說法的正確。

他對於說話也具有一種天分,能夠用平易近人的方式,把他的意見發表了出來,還會使用一種連續重複的方式,好像是用一把槌子,來把他的思想敲進聽衆的心頭一樣。不管聽衆是成千上萬人,還是少數幾個人,他所說的話常常是這樣開始的:“從1919年起,我就決心要做一個政治家……”而他在政治思想談話的結論上,卻總是這樣說道:“我絕不放棄,我絕不投降!”

裝甲之父古德里安戰後憶希特勒:其有聰明之處

他的講演天才可以說是高人一等,無論是對於一般的羣衆,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們,都同樣能夠發生奇效。他懂得怎樣調整他的語言和態度,以來適應聽衆的心理。當他講話的對象是工業家、軍人、黨員、公務員等各種不同身份的人,他的態度都能配合做各種變化。

他最特別的個性就是他的“意志力”。使用他的意志力,他可以強迫旁人隨着他走。他這種力量能發生一種強大的暗示作用,使許多人都受到他催眠的影響。這種情形我曾經多次親眼目睹。在OKW的範圍中,幾乎沒有一個人敢反對他:不是像凱特爾那樣,受了永久性的催眠,就是像約德爾那樣,不敢不服從。甚至於有些很有自信力的人,當他們在敵人的面前都顯得非常英勇,但是卻爲希特勒的辯才所征服,爲他的邏輯所困惑,而沒有能力反抗他。當他對少數人說話的時候,他一面說話一面就注意每一個人的表情,看是否每一個人都肯接受他的話。假使他發現了他的話對某幾個人不發生作用,於是他就會進一步專門對他們進行說服的工作,一定要消滅了這種反抗的精神,才肯停止。假使那個人還是堅持不爲所動,那麼他就會惱羞成怒了。他會喊道:“我還沒有把這個人說服?”於是下一個步驟就是把這個人清除掉。他愈成功,就愈驕縱,愈不肯忍受人家的反對。

有人認爲希特勒之所以能夠一帆風順的緣故,是因爲德國這個民族特別容易接受這種鼓動。不過在所有國家,所有各時代中,人類在非常領導之下,常常都可以接受這種鼓動。在近代史上,就不乏很多的例證。法國大革命的時代,許多法國人都追隨在拿破崙的後面,爲他的人格所感召。法國人民隨着這位偉大的科西嘉人的後面,一直走向完全毀滅的途徑,他們也明知是如此,但卻還是死而無悔。在兩次大戰之中,儘管美國人是最愛好和平的,但是卻爲兩位總統的魔力所吸引着,也走上了戰爭的途徑。意大利人跟着墨索里尼後面走。更不用提起蘇聯,那個巨型的國家,完全違背了它原有的傳統。

至於德國爲什麼會接受希特勒的指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戰勝國的政策失敗。這個政策爲納粹主義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基礎;它使我們產生了失業現象,要負擔着重大的賠款,割去相當多的領土,喪失了自由、平等和軍事力量。當那些勝利國起草凡爾賽條約的時候,他們並沒有遵守威爾遜十四點的理想,因此才使德國人民對各強國都喪失了信心。當時的魏瑪共和國政府在國外得不到任何有意義的外交成就;在國內也不能解決德國人民的困難,所以希特勒登高一呼,馬上就贏得了不少的擁護者。換句話說,這是勢有必至,所以並不是德國人民特別容易受到鼓動。

希特勒所提出來的謊言是說,在國外他可以取消不公正的凡爾賽條約,在國內他可以消滅失業現象和取消不必要的黨爭。這也正是每一個德國善良人民所具有的共同希望。當然不會有一個人反對他。在希特勒以前,那些政客們的確是太無能,他們的行動是一點作用也沒有,所以更驅使許多人都投到卐字旗幟之下。大家總記得1932到1933年間的德國情形。失業人數在600萬人以上,連他們家屬一起算起來,那就是至少有2500萬人在捱餓。青年工人不僅是在柏林,而且在德國各大城市中游行示威,犯罪的人數也增加了。

英法兩國拒絕准許德奧兩國在經濟上締結聯盟關係,事實上,這個聯盟對於改善兩國經濟情況,功能實極有限,而且在政治上絕不會有害於英法兩個強國。當時奧地利由於聖澤門和約的限制,已經走到了經濟總崩潰的邊緣。它若不和其他大型工業地區發生經濟上的聯繫,那麼它就無法生存,現在就希望所謂歐洲經濟聯盟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在那個時候,阻止德奧兩國在經濟上締結同盟關係,實在是使最“傾向西方”的德國人,也感到十分不愉快。這時歐戰已經結束了十二年,德國加入國際聯盟也已經有六年,而勝利國家的態度還是這樣,不僅毫無意義,而且更引起了極大的惡感。這個事件使希特勒在1931年和1932年當中,連續在選舉上獲得了重要的勝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