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揭祕:西沙海戰中國海軍奪得主權改變南海格局

揭祕:西沙海戰中國海軍奪得主權改變南海格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74年1月19日在西沙羣島西部的永樂羣島海域發生一場“西沙海戰”,中國與當時的越南共和國海軍(南越海軍)爭奪西沙羣島控制權,南越海軍在美國的支持下,試圖以噸位較大的船艦來發揮強大火炮取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則以靈活的戰略技術猛攻敵方艦面。這場戰役最終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取得勝利,也爲中國控制中沙羣島及南沙羣島的行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西沙海戰"是中國海軍歷史上首次擊沉外國軍艦的戰例,1950年,越南共和國(南越)聲稱對西沙羣島擁有主權,1956年出兵佔領西沙永樂羣島中的甘泉島,1958年出兵佔領了琛航島,同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重申“西沙羣島是中國領土”。

揭祕:西沙海戰中國海軍奪得主權改變南海格局

1973年1月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和平協約簽定,美國開始從越南撤軍,南越政府得到美軍移交包括大型軍艦在內的剩餘軍事裝備,自認可用強大的海軍實力佔據西沙羣島。從1973年8月份開始,南越軍艦在西沙海域不斷地驅趕和抓捕中國漁民,企圖佔領全部島嶼。

1973年12月底,設在海南島白馬井的廣東省水產廳下屬的南海水產公司派出南漁402號(船長黃亞來)、南漁407號(船長楊貴)漁船,拖帶2艘機艇、10艘玻璃鋼小艇,由南海水產公司革委會副主任張秉林帶隊共計97人,到西沙永樂羣島羚羊礁附近海域進行捕撈作業,並在琛航島上設立加工廠和後勤組、架設通信電臺。

揭祕:西沙海戰中國海軍奪得主權改變南海格局 第2張

1974年1月10日,張秉林率南漁公司部分漁民登上了甘泉島升掛中國國旗,豎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容侵犯"的木牌,不過南越政府卻宣佈要在西沙羣島海域勘探石油,接連在西沙海域撞毀中國漁船,抓捕漁民,並嚴刑逼供他們承認西沙羣島是南越領土。

1974年1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聲明譴責南越當局對中國領土主權的肆意侵犯,但南越政府無動於衷,並沒有因此收斂入侵行動。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立即與軍委副主席葉劍英研究對策,經毛澤東主席同意後,決定採取加強巡邏和相應的軍事措施,保衛西沙不受侵犯。

兩方部隊在1974年1月19日開始於海上廝殺,越艦企圖拉開作戰距離,發揮大口徑遠程火炮的威力,大陸艦則儘量緊貼敵方,以極快的小口徑火炮猛烈攻擊對方艦面,經過4小時激戰後,優劣情勢轉變,南越“怒濤”號炮艦被擊沉、3艘驅逐艦受損,中國海軍則是2艦重損、2艦輕損、2艦無損。

戰事結束後,南越軍艦主動撤離西沙羣島戰場,中國海軍則一鼓作氣奪取全部島嶼,解決了西沙問題,接着派兵登陸被南越佔領的甘泉島、珊瑚島、金銀島;奪島過程中,中方沒有人員傷亡,並俘虜南越軍隊少校軍管等以下48人,及1名美國領事館聯絡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功獲得了西沙羣島及附近海域的控制權。

揭祕:西沙海戰中國海軍奪得主權改變南海格局 第3張

西沙海戰造成中國18名官兵犧牲,67名參戰人員受傷,389號掃雷艦、274號獵潛艇損傷嚴重。

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郜耿豪表示,"這場海戰雖然規模不大,但意義重大,使中國從此牢牢控制了永樂羣島核心區永樂環礁,爲後來控制西沙邊緣島礁及控制中沙羣島、進軍南沙羣島奠定了重要基礎。"

中越西沙海戰所出動的船艦,可以看出雙方軍艦的噸位有很大差距,中國靠着靈活戰略成功取得勝利。

揭祕:西沙海戰中國海軍奪得主權改變南海格局 第4張

西沙海戰有兩處烈士陵園,我在2010年4月22日分別前往琛航島祭奠西沙海戰英烈。從南沙回到三亞後,在海軍榆林基地副政委的帶領下,前往紅沙鎮歐家園西沙海戰烈士陵園祭奠。

西沙海戰烈士陵園位於三亞市紅沙鎮歐家園,建於1975。西沙海戰烈士陵園年。是爲紀念在1974年西沙海戰中犧牲的18位烈士而建。每逢新兵上島、幹部換班或重大節日,駐島官兵都會在烈士陵園開展教育活動;每一艘靠泊琛航島碼頭的艦艇或上島人員,都會自發前往祭拜英烈。15位西沙海戰英烈雕像矗立在軍港碼頭旁。

西沙羣島琛航島烈士陵園修建於1995年10月,2016年8月1日重修,是我國最南端的烈士陵園。是爲紀念1974年1月19日西沙永樂羣島自衛反擊作戰犧牲的南海艦隊馮松柏、周錫通、曾端陽、王成芳、姜廣有、王再雄、林漢超、文金雲、黃有春、李開支、郭順福、郭玉東、楊松林、羅華勝、周友芳、曾明貴、何德金、石造等18位同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